|
美联储的牌打完了,但经济依然渣渣辉;
中国都出行政命令了,但房价依然没按住;
拜登周末又要掏2万亿美元搞基建,我们也在抓紧排查经营贷。你追我赶不亦乐乎。为了什么?
1
排查经营贷,有人倒霉了
上海查出经营贷,银行要提前收回贷款。还不起,会怎样?
列入征信黑名单,房子没了,首付没了,说不定还要负债。
惨...
注意哦,这次是排查,还不是严查。多位上海银行业人士处获悉,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已开展了消费贷、经营贷及个人住房贷款的排查,也查出了一些有问题的贷款,不过数量不多。
数量不多....

自然是不多,也不能多。真要全查出来了,那是要出问题的。
要是严格执行,进行穿透式倒查,基本可以查出95%的挪用经营贷、消费贷购房个案。再全部提前收回,一定会对楼市产生巨大杀伤力,很多房子估计要被拍卖,而且还要突破限售期。
而每一个拍卖背后,都可能使一个家庭损失惨重,甚至是破产。
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住户贷款里非“房贷”的贷款,占全部住户贷款的45.5%,总额28.75万亿。但你要知道中国的国情。
几乎所有的贷款都是房子,这28万亿哪怕只有1/3间接流入了楼市也有9万亿。现在为什么要查经营贷?为了堵住后来的口子。
被惩罚的多数是违规太明显了....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背后逻辑是什么?
2
逻辑是什么?
治大国如烹小鲜,每一个举措背后,均有深意,牵一发动全身。
为什么要查经营贷?
经营贷威胁金融安全。
怎么威胁的?
经营贷实际上是放水给企业的低息贷款,企业现在不经营扩大,拿去给市场炒楼市,一旦出现短期内房价剧烈波动,会出乱子的。
钱大批量流入楼市,引发房价暴涨,房价暴涨形成资金堰塞湖,房子是个市场,是市场就有承载度,超过这个度,就容易爆。
房价跌了也一样道理....太冷了,这个场子就废了。
大家都知道黄河,黄河是地上河,甚至与开封塔齐平。但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高,早些时候,黄河也只不过是一条地平河。
造成黄河一日比一日高的原因是沙,沙子怎么来的?周围的植被被枯竭式消耗后造成的。水还是那些水,但承载的“池子”不行了。
不行了,怎么办?
要么加固,推倒重建;
要么开口,逐步泄水。
第二个肯定要简单些,但度不好把握。一不小心像大坝垮了那就难受了。所以,咱们现在是一边加固不加高,一边搞泄洪。
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又要提到一个先手。
3
Z、M争先手
放水救市,从来都是自损800的行为。货币增发就是延寿毒药,不是不毒发,而是秋后算账,时候不到。
这波不要底线的放水,中国的根本危机在楼市,美国的根本危机在股市。
谁先处理好自家泡沫,谁就能在之后的对抗中拿下先手。执棋水平一致的情况下,显然,占据先手的更有优势。更何况,对面实力略高一筹。
...
美股要是崩了,美国金融系统受重创,美元体系也会受到冲击。

所以,美股每次都能拉回去。美联储是站在美国金融体系这一边的。
所以,拜登要做的就是尽量震荡消化,不会出现系统性崩盘。
所以,拜登也好,特朗普也好,一切政策都跟着经济,围着金融市场走。这不,周末拜登又要搞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
10年期美债早已得到消息回落(周二标售的580亿美元3年期美债投标倍数为2.69,高于2月的2.39和2.40的平均水平),美股也先嗨了。而全球资产价格对标美债的现在,中国金融市场也能得到喘息。但你要知道,我们现在是在“抽水期”:警惕一点,反弹不新高,必有新低。
......
我们这边也一样
中国房子要是出问题,那财税系统都要出问题,社会也会出乱子。
所以,一方面,我们死死按住房价不让涨,甚至不惜行政命令。一方面,我们提前开始拧紧水龙头,提前领先美国实行货币收紧,
现在又开始严查经营贷,追责到个人,有人已经倒霉了。

据传这是上海第一个告知函。
涉及300万,要是拿不出来就惨了。收到这个告知书=法拍房=首付没了,还得承担拍卖等税费....
惨......
虽然对个人这个事很残忍,但从大局来看,这是好事。相当于提前给黄河排沙了。这事对市场资金面也是个利空,以后放贷会更严,程序会更严格。
银行不好好管,就要被罚的。银行虽然不在乎这些小钱,但他们怕被处罚,背黑锅。头上M子还在不在,前途有没有很重要。
所以......
反映到资产价格上,对利益既得者反而是短期利空。对潜在人群反而是利好。核心城市房价受到政策压制,这不就是典型的弹性上涨空间?这等于国家帮你打压房价,在高速上愣是减速让你上车。对没买房的刚需绝对是个利好。
不管美国怎么做,股市总归是要跌一下的;不管咱们怎么禁涨,该涨的还是要涨的。只是时候不到。
我们可以利用规则,但却无法改变规则。可以推迟恶果的到来,但却无法做到完全避免恶果。不要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