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年,近50次献血记录,21个献血证,献血总量累计达1.76万毫升……这组数据,是界首市东城街道办事处东顺河社区一对夫妻的献血记录。多年来,他们把无偿献血当成一种习惯,并以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影响着身边人。
在东顺河社区,一提到王鹏、邹敏这对夫妻,居民们都会夸赞他们善良、忠厚。这对夫妻,丈夫王鹏16年先后义务献血33次,献血总量达12000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妻子邹敏在他的带动下,8年时间里,无偿献血14次,献血总量5600毫升,超过了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王鹏的第一次献血,是在1998年。当时,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到外地出差。有一段时间,王鹏在深圳工作,有一天路过街头时,他无意间看到一辆献血车,车外挂着“A型血紧缺”的公告板。
“其实,我也不了解献血,不知道对身体是否有影响。”不过,因为看到了“紧缺”两个字,想到自己就是A型血,王鹏决定上前帮忙。经过工作人员介绍,王鹏二话不说,撸起袖子,献了400毫升。
有了第一次,此后王鹏就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他坚持一季度献血一次。在深圳时,同车间的工友找工作就来包食宿微信网络客服求职招聘交流QQ群们得知他的行为后,纷纷效仿,10多人一起去无偿献血。此后多年,王鹏辗转多地打工,从江西到太和、临泉……城市一直在变,但他无偿献血的行为从未中断。
2006年,得知丈夫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妻子邹敏萌生了同样的想法,想和他一起献血。不过,考虑到家里有两个孩子,一直都是妻子在操持家务,王鹏最初不同意邹敏去献血。“他不让我去,我就偷偷去。”等献血回来后,邹敏才告诉丈夫。“看到我的血液顺着针管流向采血袋,想象着一个垂危的生命可能因为我的血液,重燃生命之火,心里就暖暖的。”抱着这个朴实的想法,夫妻俩多年来坚持无偿献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