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股市好了,对楼市究竟是利多还是利空?
这是一个足以成为奇葩说辩题的拷问。反方会说,当然是利空啊!钱就那么多,都拿去炒股了,楼市怎么会好?
正方则会反驳,这是短视的说法。从较长维度看,股市里赚了钱,就有人会去买房。赚得越多,买的人就越多。这不是利好是什么?
如果真的是在辩论场上,我相信,“黄执中”或“傅首尔”们一定会以各种段子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不过,最近某券商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技术化地站在了正方的队列中。
这份包含大量数据的报告,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去年散户们从股市中赚走了大量的钱;
第二:人均持股最多的,都是一线城市;
第三:去年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所以,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02
先来说说赚的钱。
根据这份报告,去年个人投资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散户,或者韭菜,去年从股市中赚走的钱高达5-6万亿。
渠道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个人炒股。
这个数字不算离谱。

[size=0.882em]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等
2020年末,A股总市值为77.53万亿元,较2019年末的59.2万亿元,增长了18.36万亿元(增幅31%)。
根据中国结算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已开立A股账户的自然人投资者为1.75亿户。
这么一算,平均每个人赚了有10万。
去除新股发行和机构账户的因素,5-6万亿是一个还算合理的数字。
我不知道各位怎么样,反正在我身边,去年从股市里赚到钱的人还蛮多的。尤其是买了基金的,基本都有20%以上的收益。
03
但这些钱,并不是平均分配到祖国大地上的。
收入更高的人,持有股票和基金的比例明显更高,这就是常说的强者恒强,或者钱跟钱走。
而这些人,大多在一线城市。报告指出,其中最牛的城市,就是深圳。
较为保守的估计是,深圳居民在2020年牛市中的财富增值,占其2019年居民存款的30.9%,占2019年收入的60.3%,占2019年房地产成交额的88%。
不愧为改革开放排头兵。
排在第二、三位的,是上海和北京。
再细化一点,那些发达地区,拥有的股票+基金金额明显更大。其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所占全国的份额,加起来在50%以上。
04
巧合的是,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2021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一线城市领涨。
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上涨0.5%、0.6%、1.0%;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9%、1.3%、1.4%和1.7%。

[size=0.882em]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等
再回到2018年,这一年是有名的熊市,上证指数一年下跌了25%。
这一年,全国房价涨幅最高的5个城市分别是西安(22.4%)、海口(22.1%)、呼和浩特(21%)、贵阳(18.8%)、大理(18.8%)。
领涨的以二三线的省会城市为主。
涨幅排最后5位的分别是泉州(1.5%)、南京(0.7%)、上海(0.4%)、深圳(0.1%)和厦门(-0.4%)。
乖乖,居然有两个一线城市。
熊市中,人均持股越多的城市,房价涨幅越小,牛市来了,则正好相反。不管是不是巧合,股市赚钱和楼市火爆正相关,看似有一定底层逻辑。
05
在这个逻辑面前,杭州,或者说浙江,还是比较克制的。
从绝对收益来看,浙江人去年从股市中赚到的钱,排在广东和上海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但估算这些钱,占居民收入和存款的比例,浙江基本排在前5以外了。这里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确实赚的没有北上广深多;另一种是浙江人一直比较有钱。
事实上,无论是私募规模还是著名牛散,浙江(杭州)和上海、深圳等金融前沿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我认识的一些杭州私募,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上海拜访同行,学习探讨。
回到房价,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2020年杭州的涨幅,基本都在几个一线城市之后。
06
如果认可这个逻辑,那我们对于今年的房价走势,似乎应该保守一点。
2020年,沪指上涨了13.87%,深证成指上涨了38.73%,创业板指更是大涨64.96%。不管你同不同意,说是结构性的牛市,很难反驳。
但农历牛年以来,股市一路下跌,7个交易日之内,创业板跌幅超过15%。
2020年最火的股票诸如茅台比亚迪等,全部呈瓦解之势。
这是因为,2021年藏着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是货币政策的导向。
众所周知,因为疫情,2020年全球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放水,市场上货币泛滥,所有资产市场一路高涨。
但如今,随着疫苗面世,疫情有望出现拐点。全球经济一旦产生复苏苗头,放水就将趋缓,钱也会越来越少。

中国因为疫情控制得最好,经济复苏得最快,关于是否要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争论,早就开始了。
前面几次都是“狼来了”,但次数多了,谁能保证下一次不是真的呢?
事实上,只要货币趋紧,对楼市本来就是利空。一旦叠加股市横盘或下行,按上述逻辑,楼市承压会更严重。
病好了,钱就会受影响。高位入手各类资产的人,可能会被套住;手里已经有各种资产的人,也会受影响。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两难选择。要我选,还是选一个健康的世界吧!
毕竟只要山清水秀、不带口罩,经济终将会以其内生逻辑,开始一轮新的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