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承元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6511d4d12d746bfb5c24106273c30bf)
我在理光公司做管理层时,物流部门有一个员工姓宋,都叫他小宋。仓库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大家都认为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小宋心态好,干活机灵又认真,管理层提议让他做物流部门的精益改善先锋,启发他动脑筋、找问题、想办法、做改善。
一段时间之后,小宋的微创新提案频频得奖,连续几个月成为“改善之星”。因此,他也从一般员工晋升为组长、班长。有一天,小宋突然提出离职,理由是感觉在制造业机会不多,打算离开理光去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几年后的一天,偶然遇到小宋聊起了离开理光之后的经历,始终感觉他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满意,对未来比较迷茫。后来我建议他来3A上班,继续在制造业寻找职业发展机会。就这样,小宋成为3A顾问的一员,以一种不同的身份回归制造业。
爱钻研的小宋在3A进步很快,经过多年磨练,成为一名备受客户尊重的总监级顾问。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两个结论:
一个是制造业其实蕴含着大量的发展机会;另一个是只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小宋这样的成才故事可以复制。
案例中,小宋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内因,理光和3A的成长环境是外因,他的成长是内因和外因两个要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第一个因素是员工自己
员工想成为有用之才,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深度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激发内心深处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同事朋友奉献的强烈意愿,即通常所说的使命感。
如果能够放大你的格局,把这种意愿和使命感扩展到为社会大众奉献的时候,那么这种强烈的意愿就是情怀。所以,一个人拥有了使命感和情怀才能持续获得激情与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在使命情怀的驱使下,拓展自己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范围和疆界,不断升华自己。
第二,把为他人奉献的强烈意愿和使命情怀转化为每天的行动,干一行、爱一行,要做就做到最好。
第三,是要学会反省。曾子强调,做人一定要做好“忠、信、勤”三件事,这是曾子倡导的“日省三要素”,核心思想是务必做到忠诚于事、取信于人、勤勉于己。
我们要常怀自省之心,不断改正未能忠诚于事和取信于人的过失,革除未能勤勉于己的懒惰,不断提升修为和品格。
第二个因素是环境
作为公司领导,要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有爱”的环境。所谓爱,有两层含义:
第一个是“关注”, 指关心和注意,就是用心倾听,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要关心、爱护员工,保证其自尊和积极性不受伤害,站在员工的立场看问题、想事情。
第二个是“成长”, 指一个人心智不断走向成熟,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有些人能力超群,但心智不健全,极大地制约着其能力的发挥。成熟的心智体现在拥有独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平和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
作为管理者不能对员工放任不管,而是要积极引导、影响、要求,甚至强制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利于下属成长的“严格”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里,责任心是不可能凭空生长出来的。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af1803ea7a8747f39745f3ad5bff6739)
本文发表于《企业管理》杂志2021年第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