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一名外地纯母乳喂养的42天大的男宝宝,平日吃喝拉撒睡玩都正常,有一天突然出现烦躁、易激怒,哭闹难以安抚,家长也没重视。2天后孩子突然出现肢体抽搐被紧急送到医院,头颅CT提示一个右侧颞顶枕叶的脑实质血肿,出血范围大,同时伴有脑室内出血,经治疗后婴儿脱险,但其脑实质损害已不可逆。经一系列检查,孩子被诊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
纯母乳喂养的1月大男婴,突然出现烦躁、易怒甚至抽搐,送医后发现颅内出血,判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沪上新生儿科医生解释道,产科在新生儿出生时会常规注射维生素K1,早发型与经典型白癜丸价格在哪个价位区间的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很少见。为避免晚发性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半个月至2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可通过每日加顿配方奶或在1月大时注射一次维生素K1。
对此,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龚小慧主任医师解释说,产科在新生儿出生时会常规注射维生素K1,现在早发型(出生24小时内)与经典型(出生后1-7天)的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已很少见。国内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未经预防给药的新生儿中,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病率为千分之4.6,其中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发病率为千分之0.8,发病率不高,在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每年大概会有5至6例严重病例因颅内出血入院。
龚小慧介绍,母乳的综合营养比牛奶和配方奶都好,但惟独维生素K含量仅为牛奶的1/4,大部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发生在纯母乳喂养婴儿中。大龄婴儿和成人通过饮食摄入维生素K,也可通过微生态肠道菌群合成。但对半个月到2个月大小婴儿来说,从母体带来的维生素K存量渐少,自身还无法合成维生素K,加上纯母乳喂养中维生素K的含量低,所以有可能发病,但属小概率事件。
龚小慧表示,临床中发现,只要生后半个月到2个月间每天添加一顿配方奶就能预防出血。但任何事都有利有弊,小婴儿吃牛奶,可能食物蛋白过敏的风险会增高。如果家长坚持纯母乳喂养,不妨在孩子生后1个月打1次维生素K1,等到2个多月后其自身就可合成维生素K。
龚小慧解释,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也会与皮肤、胃肠和黏膜下出血等同时存在。出血前几乎无先兆,孩子只是出现反应不好、精神不好、哭闹异常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大多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或癫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