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新闻特约评论员 栗鑫
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提出“放宽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一时间,35岁就业门槛冲上热搜,真的是抓住了不少“打工人”的痛点。要说“35岁门槛”的始作俑者,大概就是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来的,公职人员招录都要求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企业也照着来,一些互联网大厂明里暗里也流行35岁裁员这一说。
我今年正好35岁。我没有参加今年的公务员招考,但是当时心里就有一个感慨,就是以后想考也没资格了。看着年轻,但实际上对我来说,就业渠道已经在一个一个关闭了。我25岁参加工作,到今年刚满十年,就几乎已经丧失了再次择业的权利。刚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不想要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但是照现在的形势,我只希望自己未来不要失业,否则35岁+的我要到哪里去呢?
就业市场歧视实在太多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身高歧视、带娃歧视、地域歧视……说白了,“内卷”无处不在。在“人口红利”之下,企业倾向于选择便宜更好用的年轻人几乎是必然。但是国家要“高质量发展”,“便宜”绝不应该是企业的招聘原则。
公务员考试应该限制年龄吗?在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投票中,多数网友选择了“行业不该有年龄限制”。蒋胜男说,有社会阅历的从业者在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中甚至更有优势。我同意。比如说文秘工作,你看国外的电影,好多大老板的文秘都是中年女性,甚至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就是因为许多这个年龄的女性,被生活磨砺得更有耐性,稳定,细致,考虑事情周全,特别善于处理杂事,她体力胜任文秘工作也完全没问题。
随着我们的“人口红利”逐渐褪去,就业市场里的种种歧视应该得到正视,因为它伤害的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挥霍。像电视剧《小欢喜》里黄磊饰演的爸爸,一名30多岁的高级法务,失业之后竟然只能去开滴滴,完全没有歧视滴滴司机的意思,只是说他本身是法务人才,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能力,这难道不是专业人才的一种极大浪费吗?
还有一些觉得应该用年龄划线的声音说,给年轻人多一点机会。忍不住想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35岁+的人都不怕一起来竞争,年轻人怕什么呢?按工作业绩,按能力考核,末位淘汰,平等的竞争规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况且,青春饭谁都吃不了一辈子,人人都有35岁+的那一天,等到自己被歧视的时候,要怎么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