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2月22日信息来源:嘉兴-南湖晚报
分享到
图片由志愿者提供
“1,2,3,茄子!”当孩子们喊出整齐而响亮的口号,志愿者们赶忙按下快门,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就此被定格。
昨天下午,由团市委、南湖晚报、市志愿者协会主办,市拾星者青少年社工事务所承办的第三届“万封家书传亲情”关爱新居民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来到了第九站——秀洲区王江泾精英学校,摄影志愿者们又收获了700多名新居民孩子甜美纯真的笑脸。不久后,孩子们就可以拿到印有自己照片的明信片,明年春节前,这些承载着孩子们的问候、祝福和微笑的明信片将寄到故乡亲人手中,也将他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带回故乡。
满满都是冬日里的温暖
连续几天的降温,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冬日气息,但一来到王江泾精英学校的操场,立刻就能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在这里,摄影志愿者正在给七年级的同学们拍摄照片。“我老家是四川资阳的,两岁的时候就和爸爸妈妈来到嘉兴,中间只回去了两次。”七年级的李盈盈说起这事,露出了一丝难过,“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老家,平时只能靠打才能和他们说些话,这次过年不能回家,但能把照片寄回老家,也算是我给他们的一份新年礼物吧。”在拍完自己的照片之后,不少同学还会拉上几个平时要好的小伙伴,商量着等会合影时要摆个什么样的pose。
“我们班里50多个学生都是外地来的孩子,由于时间、经费等客观因素,回一趟老家并不容易,有的同学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了。”看到自己班里的学生一个个拍好了照片,四(1)班的班主任封妹老师感到很欣慰,“我平时经常和这些孩子聊天,一说起家乡的山和水,他们就特别能说,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老家深深的思念,把照片寄给家乡的亲人,是一次让他们加深亲情的好机会。”
志愿者们都说“下次还要来”
“小朋友,来,放松点,笑一笑。”一(3)班的教室里,摄影志愿者郎解正在认真地给孩子们拍摄照片,拍摄之余,她还分享着自己的拍摄心得,“有些小朋友一看镜头就紧张,表情也不太自然,碰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先让他到旁边去放松一下,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拍的,过几分钟,等他不那么紧张了,我再帮他拍,这样拍出来的效果能够好一点,也更真实。”因为生病而腿脚不便的郎解行动起来很困难,但喜欢摄影的她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今年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万封家书传亲情”活动了,“帮助孩子们很快乐也很有意义,明年要是有机会的话,我还想继续参与!”
周致远、王一杰和张昊辰都是秀水经济专修学院的学生,同为学校摄影社的成员,此次他们是“抱团”来参加拍摄活动的。95后的周致远告诉,他们几个人都很喜欢摄影,从老师那里听说这次志愿活动后,觉得特别有意义,就果断报名参加了,“今天的拍摄很顺利,孩子们都很配合,很开心能为这些新居民孩子做些力所北京冻疮最好医院日常药物帮助治疗冻疮能及的事。”当从活动负责人口中了解到接下来还要去几所学校拍摄时,周致远爽快地应下了:“下周我们也可以过来帮忙,到时候我把摄影社的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叫上。”
“微心愿”和“赛家书”将陆续开展
家书传递亲情,传递着“第二故乡”对新居民孩子浓浓的爱;家书传递亲情,传递着禾城市民对新居民孩子深深的牵挂;家书传递亲情,传递着孩子们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谊。
“活动很顺利,有的孩子一年都没拍过照,今天显得格外兴奋。”“万封家书传亲情”活动的负责人朱慧雯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十分有感触,“为孩子们拍照片寄回家,不仅仅是一次拍摄活动,更是带去一种关爱,平时爸爸妈妈不在他们身边,带大他们的爷爷奶奶更是远隔千里,通过拍摄照片寄给远方亲人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给亲人们带去问候,也能拉近我们与新居民孩子的距离。”
随着“万封家书传亲情”关爱新居民子女志愿服务活动进程过半,其他相关活动也将陆续开展,“下星期还会走进4所学校为孩子们拍照,‘微心愿’和‘赛家书’活动也将陆续开展。”朱慧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