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华商报消息,市民王女士购买了电子正街华安紫竹苑小区二期13号楼一套住宅,合同约定2020年12月31日交房, 临近交房时被开发商方面告知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交房日期延后为2021年1月底。

但没想到的是,1月31日上午王女士和其他400多户业主前往华安紫竹苑售楼部准备收房时,却得知房子不能按时交付,但开发商此前没有任何延期通知。
短评:
买房问题千千万,诸如质量不达标、延迟交付、楼盘烂尾等,更有甚者,以教育、医疗等资源进行虚假宣传,社区基础设施变更,或故意隐瞒不利因素,这种一次次刷新底线的行为,让购房者寒心。
不可否认,维权与置业顾问甚至开发商在营销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关,但归根结底,是行业监管疏漏才使其有机可乘。以延迟交房为例,如遇不可抗因素应按相关规定及时告知业主;如因开发商自身问题延迟,则应按规定进行赔偿。如此一来,维权问题是否会得到改善?

为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去年8月底,西安市住建局出台《西安市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就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内容、期限、要求等事项作出规定,除明码标价外,还须标示可能产生废气、辐射、噪音、烟尘污染等不利因素,以及教育资源等项目不确定因素。
在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身为置业者的你,是否会觉得心安?而立足开发商角度,不利因素的公示,又是否会对商品房销售产生影响?欢迎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