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条红线的“威力”,开始显现了。
前两天,华夏幸福债务违约,无法按时支付即将到期的52亿债务。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华夏幸福总负债超过4000亿。其中,有息负债规模为2185亿元,主要为短期负债,其中短期借款约34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近598亿元、应付债券逾525亿元。
相关的解读,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昨天的文章:《华夏幸福爆雷!超50亿债务逾期,楼市危机频现!》
尽管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出来表态,称坚决不会逃废债,但再诚恳的表态也不如按时偿债更有意义。

当然,华夏幸福仅仅只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缩影。随着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热点城市的调控收紧,2021年的楼市走向也将和2020年完全不同。
近日,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
2020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年初疫情爆发时期的低谷,年中的超预期修复,再到下半年的量价齐升。尽管当前商品房销售景气度依然较高,地产企业投资力度不减,但政策再度走向收紧的通道。伴随着前期财政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热点城市地产政策趋严,今年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大概率前高后低,地产或将进入下行周期。
看见这段文字,大家是不是有点眼熟?
这其实是地产PLUS从去年底到目前一直在表达的观点:楼市情况变了,信贷收紧,泛滥的货币开始消失,暴涨的房价后继乏力,2021年房价将呈现前高的后低的走势。

所以,对于今年的楼市和购房者,PLUS也有如下判断和建议:
一、 货币政策收缩,楼市进入下行期,房价增速今年将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二、 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收缩,二线城市城市观望,三线城市有一定的补涨可能。
三、 涉房贷款总量受限,按揭贷款审批更严,放款时间更长,经营贷进入楼市将被查处。
四、 『活下去』再次会成为开发商今年的主旋律,房企债务爆雷事件会越来越多。
五、 通过拍高地价来拉抬区域房的方法失灵,去年底和今年初拍出的地王将站岗三年左右,今年下半年各地地王将从土拍中消失,取而代之是更多的底价成交。
六、 去年底和今年高位入手的炒家将高位站岗,房产短期赚钱效应减弱。
七、 建议买入核心地段的房子,宁可中心区二手,不买郊区新房。
八、 伴随着学位政策的不断变化调整,学位房将逐步贬值,但过程会比较漫长。
九、 刚需买房可以在三月或五一集中推货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入手,不要指望房价在短期内大幅回落,更别指望自己能抄底。
十、 不要跟反价的二手业主谈判,让他把房子留到天荒地老。
十一、自住型买家尽量不要受焦虑性情绪影响,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在解决自住之前,不要考虑房产投资。
十二、房产投资从周期上看,逐渐进入尾声。不要将全部资产投入房地产,学习多渠道投资,提高自己的综合投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