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仅仅过了一个月,楼市调控政策的调整已经开始。先是上海一马当先,发布楼市新政,内容涵盖土地、限购等内容,尤其是重点打击“假离婚”买房的投机行为。后有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收紧房贷。新年的“组合拳”,能否给楼市降温,又能否让房价下降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楼市降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自2020年末,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楼市热度一度升高,也促使了新年调控政策“打补丁”。其中,杭州作为近两年热度较高的城市,先后发布了多个调控政策,到2021年1月,更是提出落户未满5年限购一套,赠与住房也受到时间限制,彻底堵死“炒房”行为。
在房地产金融领域,更是限制了银行房贷额度,配合各城调控政策,可以说是全方位地、立体地给房地产市场降温。回去过去几年房地产金融领域的调控,从限制信托、理财等方式外资参与房地产,到设置开发商“三道红线”,限制高杠杆“无序”扩张,再到银行放贷额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符合各阶段特点,做到有效“围追堵截”,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安全。
在“组合拳”的影响下,2021年的楼市将进一步降温,尤其是过往时而存在的“周期性”热度升高,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灵活调整下,也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是新年以来,住建部多地的市场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出手,坚决遏制投机炒房”,维护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从侧面也更坚定地保护了老百姓的住房权益。
第二个问题,房价会下降吗?
首先,政策端的稳定、加码,将进一步限制了楼市热度。在限购、限售等政策下,非首套购房成本更高,贷款难度加大,“堵死”投机炒房。需求端受到一定的“压缩”,在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房价将有望稳中有降。
其次,对于个别热点城市,一方面是人才的虹吸效应,需求端得到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价值投资”依旧存在一定市场,在此前提下,稳中有升将是大概率事件。但新的一年,各城市调控政策空间大,灵活性高,将有效稳定市场,房价变化幅度不会太大。
另外,受“房贷额度收缩”等影响,“房贷稀缺”等话题制造一定的舆论热度,不排除部分城市会借题发挥抬高房价的可能。但随着购房者对于楼市的认知逐渐理性,并不会为“舆论炒作”买单。对一线城市来说,需求端依旧稳定,房价变化可能性不大;二三线城市或将出现“两极分化”,以城市发展规模为准线,“强者恒强”,更依赖于调控政策的“修补”。
不同城市的购房者,在认清自身需求的同时,要对舆论保持一定理性和克制,对话题炒作保持冷静,不跟风,不盲从。在楼市热度大概率降低的前提下,房价保持稳定,涨幅进一步回落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