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调控加码,金融收紧,打击炒作:带给中国房地产和楼市的十大考验

17
回复
539
查看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308

帖子

9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4
发表于 2021-2-28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幸福里BANNER

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四百三十三期(NO.433)

专栏内容提要:

趋势思考:2021年全新的经济和货币环境开局下的政策态度,调控风向,还有金融表现,带给中国房地产,楼市,房价的十大考验。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 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我是@熊猫贝贝小可爱,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房地产和楼市观察分析者,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熊猫贝贝第433篇原创文章:

时间已经正式进入2021年第二个月份,中国的楼市现在的气氛非常的微妙。

因为,马上就要迎来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里面每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农历春节。

后疫情时代,万物暴涨,已经不是一个笑话,不相信就去菜场转转就知道。

目光所至,都是涨势汹涌,即使是高风险,高估值,不成熟的中国A股,也拉出了大阳线。

更别说中国投资市场的硬通货代表的房产了。

2020年已经开启,并且加速分化的趋势开启以来,中国的楼市,尤其是备受瞩目众人关注的几个一线和核心城市,其实在趋于狂热和失控的表现之下,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绽出刺目的光芒,那只看不见的手已经伴随着高层态度的威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压了下来,而且,力度和效率,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调控的大网,已经在势在必行的局面之下,罩了下来,金融的束缚和收紧,也同期不约而至。一路狂奔的房价和狂热的楼市,被当头一盆冷水浇下,这脚刹车,可谓是又快又狠。

意料之外,但是绝对是情理之中。

中国热门城市,尤其是一线标杆,具有带头示范效应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层态度警告+调控手段加码+金融贷款管控”的三杀环境;

而与之对应的,是承载和聚集了中国70%以上人口的三四线,还有成百上千的小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市场却陷入凛冬,再加上2021年“就地过年”的号召,很多小城市地方政府,特别是对于土地财政有着高度依赖的城市和地区,财政情况简直就是潘多拉的魔盒。

这错综复杂,分化加剧的中国房地产的行情局面,再加上前所未有,雷厉风行的调控态度,事实上,给刚刚开局的2021年中国的房价和楼市,带来了至少十大考验。

对楼市,对房价,对行业,对未来,对趋势,也对风险。

这篇文章,就谈一谈笔者针对当下中国房地产,楼市和房价正在面对的十大考验,进行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读者通过文字选择作者,作者也在通过文字选择受众。

如果有帮助,欢迎关注,每天看点有深度的房产和楼市的内容,帮助您更好地认知财富,资产,还有中国房地产的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个考验:北京的房价表现,至关重要。


一线暴涨,全国关注,各地动向,都看北京。

中国的一线城市的经济基本面都可圈可点,房价涨,都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和一些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比起来,一线城市的房价的确有硬气的底气和资本。

所以,中国以往的房价行情规则,都是由一线牵头,轮动发力,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拉升的。

但是这个规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那就是北京。北京虽然也是一线,但是北京的城市地位太特殊了,一举一动,都成为外界和各个城市解读高层态度和风向的表现。

从2020年疫情后启动的这波行情,深圳,上海,广州,甚至连一些次能级的小城市,都出现了明显的涨势,只剩下北京,按兵不动。

这很能说明问题,北京的楼市不躁动吗?北京的市场没有暗流涌动吗?

2月1日,一份关于《稳定首都房地产市场的承诺书》在业内流传,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组织链家、我爱我家等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作出四点承诺,包括“降低热点区域看房频次,每套房屋每周带客户看房不超过2组”、不参与“经营贷”“首付贷”“消费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等。

显然,相比于正常的年前行情,北京的楼市启动信号非常明显,至于能不能启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北京的楼市和房价,在这个节骨眼上,非常的难,因为全国这么多城市,都嗷嗷待哺的眼巴巴看着呢!

后市,北京的房价和楼市会走出一个什么样的趋势,没人说得好,但是现在躁动是肯定存在的,如果有在北京的,关注楼市,了解行情的朋友,一定能够感受到这种挤压的气氛。

不吹不黑地说,北京的房地产表现和动态,能够直接决定中国2021年全国楼市和房价的趋势,北京稳,全国稳,北京涨,全国涨!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个考验:调控会不会继续升级?


进入2021年,深圳的楼市和房价,在宏观态度和调控实施的环境之下,其实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有在深圳的都知道,深圳的楼市调控和炒房套路,在过去几年里面是一种怎么样的胶着状态。

说轻松一点,那就是猫抓老鼠,说严肃一点,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放眼全国,能在炒房这件事上,从资格到贷款,从进入到退出,针对调控政策无孔不入,手段套路层出不穷,建立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大肆张狂的进行炒房套利的,除了深圳,无所能及。

深圳,是一座全民炒房的城市,名至实归。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国家政策意志的调控手段,在深圳就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总比限制多”,“只要有套利,就有人冒险”的风气,直接导致调控直接管控效果降低。

更可怕的,是调控的边际效益不断地削弱。

别的城市调控好歹2-5年时间会持续影响楼市,大家知道2020年深圳颁布实施715“史上最严调控”以后,深圳楼市恢复成交量,房价强势上涨,用了多久?

2个月。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是人性贪婪和资本驱动,在明目张胆和政策,和高层意志在正面博弈了。

所以进入2021年,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调控加码,惩戒对象界定清晰,手段公示……

上海,深圳进入2021年以来,密集发布调控完善措施,打补丁防微杜渐。

至于效果如何,现在来研判肯定是太早也过于武断,但是这个“不顾误伤刚需,也要打击炒作嚣张气焰”的态度非常明显。

那么考验就来了:后续的调控是否会因为效果,而出现进一步的加强,限制更为严格呢?

这对于真正需要买房的群体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个考验:对于购房群体,是否会造成持续“误伤”?


后疫情时代的楼市调控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调控对象发生了明显的转移和改变。

中国的楼市调控,基本上都是围绕“房住不炒”的宏观态度制定和实施的。

也经历了一个升级的过程:

首先是面向地方政府的限价;

然后是针对开发商的资金管理,交易流程,营销猫腻等等;

其次就是购房资格,也就是大家最常遇到的“限购,限外”这样的“准入门槛”。

但是这次调控,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限制银根,也就是国家的金融机构银行。

这就厉害了,完全是打蛇七寸,直击要害。

任何城市的房价越高,说明这个城市的杠杆就越高。

任何城市的房价上涨,本质上都是金融的力量支持。

这一次,堪称釜底抽薪,毫不为过。

很明显,不管地方政府的调控效果如何,楼市管控的目的一定达到了。

没有金融的支持,还玩个啥?

问题是,这种无差别打击,卡住要害的金融调控,对于真正的购房群体会不会造成持续的误伤?如何从投机群体中,有效识别出真正购房群体?这是一个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第四个考验:金融收紧,是否会导致通货流入民生领域?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以后,世界各国以美国为首,开启了大水漫灌的货币超发以应对疫情造成的冲击和经济影响。

中国也不例外,大量的货币流动性被释放,对于经济环境来说,就是明显的通货膨胀。

对于那些整天抱怨房价,指责房价的群体来说,有没有考虑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超发货币,如果没有一个货币蓄水池,流动到消费市场,民生领域,是一个什么情况?

物价暴涨,货币购买力贬值,低收入群体民不聊生!

房价怎么不可以降?国家真的要想调低房价,那不要太容易!工商局,物价局,房管局的职能了解一下?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房地产这个货币蓄水池中出来的货币,会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民生基础商品,造成多大的冲击?

“房价如葱”?呵呵哒~是房子贵好,还是葱贵好?

这就是中国房价的底层逻辑,所以中国的房价高,虽然不正常,但是一定有其合理性存在。

但是从2020年开始的,针对开发商的“三道红线”,再到针对银行的“两道红线”,非常明显的是要限制货币流入房地产。

这样,就必然造成了消费市场“万物皆涨”的局面,现在还是春节期间,有一定的节气景气成分,如果针对房地产的金融限制持续,那这样的物价涨势,必然延续至年后,贯穿全年。

这对于民生,消费市场来说,冲击不可谓不大。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五个考验:严控楼市的氛围,对于市场信心会不会有伤害?


目前中国的房价能得以支撑和稳定存在,最关键的,其实不是什么真实的经济增量和经济繁荣带来的价值增长,而是市场信心。

市场信心是投资市场上,价值超越黄金的重要精神支柱。

特别在一线城市,有多少人是月供2万,消费2千,勒紧腰带,缩衣紧食地用自己的收入来支持房价的?

是什么动力让这些购房群体愿意坚持,并且持续付出,保持银行契约的信用?

就是市场信心。

而中国楼市的市场信心最大的来源,就是有源源不断的需求群体,进入市场。

先不说价格的问题,只说这些需求群体,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对市场的信心坚定,才是中国房价坚挺安全的基石。

这很好理解,大家价值共识一致,就不存在泡沫风险。

但是2021年的调控氛围,很明显对市场信心会造成伤害,一个是交易门槛提升,一个是货币容量限制,而这样对市场信心的伤害,是否会进一步对房价造成下行压力?

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考验。



图片来源:网络

第六个考验:“价差”的存在,如何让市场情绪回归正常?


现在中国炒房的模式已经完全变了,但是本质逻辑还是一样的:

原本温州炒房团时代,是房价涨起来吃差价,现在深圳打新时代,房价倒挂,买到就是赚到。

咳!都是价差惹的祸,有价差的存在,就好比香喷喷的腊肉放着,能不招食肉动物的垂涎么?

相较于存在风险的温州炒房模式,目前中国楼市中普遍存在的“价差”吸引,更是赤裸裸对套利的市场情绪进行撩拨和刺激。

以前炒房是看资金实力,现在想要价差套利,完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明晃晃的价差利润空间,市场情绪怎么可能正常?说句不客气的,真刚需都要被刺激成投机分子了。

这不是开玩笑,不要拿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去测试人性。

所以价差这个刺激市场投机情绪的现象,对于当前调控目的实现和楼市稳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是考验。

如何解决价差存在的情况下,引导市场情绪回归正常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七个考验:“越调越涨”的负面影响,该如何解决?


当下一线城市的楼市非常之热,热到烫手,热到冒烟……

按照惯例,调控就是楼市和房价温度过载的调节器,简单粗暴一点,调控的存在,就是为了给楼市降温的。

但是中国房地产22年一路走来,大城市的调控都被市场给看得透透的了:

限价?那说明有价值空间!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

限购?那说明有需求矛盾!买!没有资格创造资格也要买!

调控?那说明房价还有空间,市场信心爆棚,越是调控,越要买!想尽办法钻空子也要买!

基本上有点楼市经历,头脑清醒的群体,都知道,调控一紧一松之间,就是房价实现质的突破的过程。

调控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打压房价,抑制行业,而是为了控制市场节奏的。

都2021年,这个逻辑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了。

大家想一想,北京上海严控三年,2017年到2020年房价横盘阴跌三年,上海北京的房子就没有价值了吗?

那套北京西城阴暗地下室,根本没有居住使用价值可言的房子来说,一个优质学区500万,有没有人要?

经历了这么多轮调控,深圳的房子就没有价值了吗?白送给你,你敢要吗?是你胳膊比人粗,还是能力比人强,敢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占着房子?

这不是揶揄,也不是调侃。

只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调控之下,反而对调控城市的房产价值,起到了固化和肯定的作用,用房投圈的行话来说:“调控所指,价值所在”。

这就是资本和政策的深度博弈,这就是调控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越调控,供需越紧张,房价上行动力越足。

这样的负面效果,该如何解决?像鹤岗,个旧这样的城市,需要调控吗?



图片来源:网络

第八个考验:分化之下的一线和大城市虹吸效应不断增强,怎么破?


这次一线房价上涨,映射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很真实的趋势,那就是“大城市病”。

这不是开玩笑的,一线城市的虹吸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以深圳为例,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富豪和资本代表的投资关注,一个北京,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价值信仰。

海量的资金,沉淀在一线城市,处于资本逐利的原始本能,进一步推高本地资产价值。

此消彼长,很多城市,特别是小城市,就会在这样看不见的虹吸趋势中衰落。

很多小城市的精英阶层,具有社会财富分配能力的阶层,不惜孤注一掷,敲骨榨髓,都要往一线去购置资产。

因为趋势太明显,从财富,资源,再到下一代的起点,城里一张床,永远比乡下大别墅的价值更高。

这次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又何尝不是一种价值分化的警示?



图片来源:网络

第九个考验:小城市的房价和楼市,怎么办?


结合上一个考验,对于小城市来说,房地产市场所有的参与者,都要面对一个尴尬的考验局面:

对于地方政府,房价缺乏上涨动力和理由,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对于开发商,无利不起早,没有利润就没有动力;

对于购房者,消费属性太强,房价存在泡沫,缺乏购置动力。

如果小城市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难以被复制的经济模式还好说,不然,走向鹤岗个旧,是必然的趋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离开了房地产,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如何实现,这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图片来源:网络

第十个考验:面对通胀的经济和货币环境,对于房地产经济风险还有别的方法吗?


客观来说,中国房地产关联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和宏观环境,可谓是动一发而牵全身。

中国的房地产是国有土地及城市公共资源资本化,货币化,金融化的综合产物。

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管控,以及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和酝酿的风险控制,是一个复杂,多元,而又长期的艰难任务。

目前国家已经动用的办法有:

政策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政策市”环境,调节供需;

金融层面的收放管控,遏制资本扩张;

行政层面的管控,打击炒作套利;

但是综合来说,其实以上的种种手段,都是短期机制,而房地产经济,是一个必然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组成部分。

所以,这就对长期的房地产经济的管控和风险治理防范,造成考验:

是否有切实可靠,长期有效的长效机制,能够管得住房地产经济,能够管得好市场和价格?

目前来看,其实国家手上还有很多好牌没有打出来,比如税务层面的房产税,比如交易层面的流通限制,比如户籍和学区制度的改革转变剥离房产价值……

对于这个考验来说,笔者是充分相信中国的,毕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能够在疫情后屹立不倒,率先恢复的最可靠的制度优势。

文章就到这里,希望能够给看到的朋友们,一些启发,一些思考,一些帮助,那就很好了。

在一个扑朔迷离,暗流涌动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和不断学习,是很重要的。

如果您对今天文章的题设有任何的看法和意见,欢迎文明留言交流。

文末寄语:

愿2020年所有的不尽人意,换来的是2021年的称心如意。

2021年,经济波动和暗流涌动正在恢复平静,但是影响视野的大雾依然没有散去。

预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能够心志坚定,做好准备,在2021年实现迷雾冲破,快意逐浪!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或赞或骂,还请留个声音,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

思考,是对世界的尊重。探索,是对未来的准备。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时代的权力,但是时代绝对可以选择人。

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是一个眼界和思维决定的未来。

希望能与有伟大格局和理念的群体同行。

做时间的朋友,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命运的主宰,做财富的主人!

仅以此文,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熊猫地产观,讲究和追求的就是在纷杂繁乱的信息时代,输出一种稀缺,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本人自媒体的态度和初心:不做什么大路货,通过写作分享,记录对世界的认知。

熊猫不稀罕吗?你觉得我的文章不稀罕吗?哈哈哈哈……

不当什么专家,也不敢大言不惭说自己高明,只想通过写作分享,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6

帖子

65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59
发表于 2021-2-28 0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错综复杂,分化加剧的中国房地产的行情局面,再加上前所未有,雷厉风行的调控态度,事实上,给刚刚开局的2021年中国的房价和楼市,带来了至少十大考验。
对楼市,对房价,对行业,对未来,对趋势,也对风险。
这篇文章,就谈一谈笔者针对当下中国房地产,楼市和房价正在面对的十大考验,进行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3671

帖子

75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44
发表于 2021-2-28 09: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看见的问题在国家层面根本不值一提,国家出手控制房价肯定有她的道理,不是哪个所谓的专家和部分人可以左右的。我相信国家的调控,跟着政策走不会出大错!衷心祝愿:国富民强、民有所居!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6

帖子

65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02
发表于 2021-2-28 0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问题,仍未有解决办法。跟分析中国足球如出一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51

帖子

63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60
发表于 2021-2-28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办不成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3

帖子

64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74
发表于 2021-2-28 0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房地产也是要转型升级的,怎么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就很重要,如在运营推广方面使用里德助手呀等等都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6

帖子

66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29
发表于 2021-2-28 09: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1.房价最终能控制住
2.最终控制住的时候,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431

帖子

6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37
发表于 2021-2-28 09: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标太原,从15年开始我就不买房子了。8套房子,卖了5套,还剩3套。这几年太原房产的增值还不如银行的大额存单的利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55

帖子

65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75
发表于 2021-2-28 0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好,还得看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主题

3530

帖子

737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72
发表于 2021-2-28 0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