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槽这件事上,随着职场新人的年轻化,就业时间也随之缩短。一则调查显示,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70后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平均3年半换工作,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当00后迈入职场,平均离职时间又要缩短一大截。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在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些涌入职场的新鲜人,越来越多地偏向于新型职业、新业态,灵活就业成为他们的就业方式。很多人的就业观念发生转变,现有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然后选择离职,离职之后也许会遇到更合适的机会,带着这些想法,不少职场新人一言不合就想跳槽,炒老板鱿鱼。
当前的职场,年轻人闪辞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3.0%的受访者坦言身边存在“秒辞”的年轻人。闪辞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当下的年轻人就业观念在改变,他们择业更关注自身感受。
一位工作多年的女生,新换工作没多久就离职去玩短视频去了,看过她拍的东西,低俗毁三观,播放量个位数,而且视频内容并没有创意,全都是照搬其他大号的内容,走“俗”路线,也需要有创意,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吸引观众。
还有一位做设计出身的网友,一年能换四五份工作,全是设计的基层岗位,每次换工作薪资是能涨一部分。今年,他也遇到了瓶颈,目前他的薪资已经到达临界值,再换工作也是这么多,还不一定比原公司的待遇好。之前也劝过他,最好在原岗位上多学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三十之后还是基层员工,薪资要得很高,很容易成为企业淘汰的对象,同样的工作,企业更青睐于薪资更少且富有活力的年轻人。
当然,也有闪辞做出一番事业的人,辞职后专职做自媒体,输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和观点,或者和朋友一起创作短视频,接广告那平台分成,从工作室到开公司。现在短视频很火,多数人都想通过拍视频成为网红达人,成为流量主,但是在内容过剩时代,如果你的产出没有价值,没有闪光点,不可能被关注。
年轻人闪辞,也需要辩证来看待。
如果自己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知道自己在某个阶段想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样的闪辞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光添彩,让自己更有价值,能够胜任以及承担更复杂和更困难的工作。
事与愿违,闪辞的年轻人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迷惘,迷失,是他们的关键词,总想着先找一份工作试试看,如果合适就留下来,如果不合适就继续找工作。
同时,随着新行业“造富神话”的传说,就业成本的下降,以及职场“996”的高压渲染,让年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变弱。本身工作就不喜欢,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强度大,薪酬低,与其在原公司受罪,还不如换工作。
工作不是过家家,一言不合就闪辞,当然,在刚毕业的那几年,职场新人是有资本闪辞的,年轻就是资本,有勇气有时间去闯荡,但如果闪辞形成了惯性,那只能在职场上频繁跳槽,找不到归宿。
年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越来越小,这是闪辞的本质问题。如果不从自身找问题、找解决方法,一味切换就业赛道,只能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要知道,职场上每家公司虽有所不同,但差距不大,企业招聘的本质就是让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等大同小异。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承压能力太弱,没有明确的规划,无论换多少份工作,只能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进步。
乐说职场,和你一起聊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