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南
“早上9 时30分你到了办公室,手里还拿着咖啡和点心,刚开始的15分钟,你跟同事打打招呼,愧疚地浏览网页,终于,你决定开始干活了。你查了一下邮箱,先挑容易解决的事情处理。你坐在那儿感觉踏实了一些。处理完邮件,你想看一下今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但是你发现快到午饭时间了,于是开始处理一些短时间内就能做完的事情。吃完午饭,你坐在办公桌前又浏览起网页来。
“你得缓一会儿才能回到工作状态,所以你又挑了点相对简单的事情来做。在这个过程中,不时有新的邮件蹦出来。简单的邮件你就立刻回复了,你感觉这样效率很高。下午过了一半,你终于要看待办事项清单了,但是你发现已经没时间推进大项目了,于是你挑了几件小事做了做。当一天结束时,你满怀愧疚。大项目原封不动地留到了明天的待办事项清单里,如是重复。”
是不是感觉说的就是你?
其实,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会把工作做成这样:他们就跟在荒岛上走来走去的人一样,来来回回地捡树枝、找吃的,心不在焉地寻找水源,就是没想着给自己搭个窝。实际上,他们都是被动地让大脑来决定做事的顺序,我们现在八成已经意识到这么做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按照这么一个路数,可能注定只能成为电视剧活不过三集的配角。
如何成为厉害的少数人?或许这本新书《学会生存》(How to Survive: Lessons for Everyday Life from the Extreme World)可以给你支招。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38a4609d03bf43e58a4f05fc4ab83723)
本书作者约翰•哈德森是英国军方的首席求生教练。求生需要哪些素质,他都一清二楚。过去的二十年间,他游走在灾难体验的边缘,也因此积攒了许多一手资料。
对于极端压力状况下人们做选择的方式,他也有长期的研究。可以说,这本生动的“案例集”包含了作者的毕生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将求生法则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挑战中。
其实,虽说我们每个人的职业背景不同,没有什么缩写准则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还是有一条万变不离其宗的秘诀:你得搞清楚什么是最要紧的事情。
希望你能想象一下,假如自己被困在一座荒岛上时,首先你该做什么?是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还是找水?找吃的?还是生火?
你花一分钟时间,列个顺序写下来。当我们求生的时候,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想清楚接下来要干什么。但是,我们的大脑常常需要有人帮一把。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并不善于分清轻重缓急。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的大脑会把事情简单归纳为两类:威胁或是奖励。我们都想避免受到威胁,做事情的时候也都想立刻能尝到甜头。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通勤上班族会一路都在玩手机游戏,因为这样产生的多巴胺刺激会多一点。但是,这在今天却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当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越是费心思考虑这么做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我们做的决定就越糟糕。我们得学着平衡,得明白长远利益更加重要。所以,我们来看看究竟需要做什么,应该按什么步骤做。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21528c16c4a48239e35ff8d2bcd0d09)
制定计划
不管在哪儿,如果我们将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列个表,我们的思维就会更加理性、行动规划也会更加清晰。我们一开始应该把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就可以避免浪费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比起做长远规划,大脑更擅长决定眼前的事情,制定计划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强迫我们扭转这种情况。
要想上手,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在早上上班途中花点时间想想什么事情很重要,然后写下来。记住,你的精力很宝贵,可以动笔的事情就不要费精力去记了。你可以写下“为什么做这件事很重要”“你准备怎么去做”“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帮你解决真正关键的问题”。你的目标是要弄清楚第一步要做什么,如何旗开得胜。如果放纵自己的大脑,你就可能会去寻求简单的奖励。即便有些事情你或许应该抓紧做,可你一旦感觉到是威胁就会避之不及。当一天开始之时,如果你能不再随波逐流,那这一天也算是顺利起航了。有这样一个比方最恰当不过:如果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活吞一只青蛙,那么之后做的每件事都是小菜一碟。而这就是做事的原则。
计划要具体
清单上列的东西要具体。如果你把要做的事情列成下面这样,那么它既不能让你搞清做事的条理,也不会因为划掉了哪个就能给你带来重要的奖励。
相反,在做计划的时候,列的事情要因人而宜、细节具体、积极主动。这就跟假设场景的时候提出“要是……”的问题和“我将会……”的应对方法差不多。
事实上,如果是在荒野,你所列的计划应该具体到一天该捡多少块木头生火、该找到多少水来喝。
脚踏实地,整齐出发
如果你一天只打算做五件事,就别写上二十件。不然当一天过完时,再把剩下的十五件事照搬到明天,这一定会让你觉得自己很失败。针对长线计划,你应该另外再做一个清单,但它应该和你每天列的清单分开。
另外,不管哪个求生教练都会告诉你同样的事情:要把东西收拾整齐!如果你感觉被压得透不过气的话,那就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收拾。你用不着弄得跟禅师似的,但是你得让不同的东西分门别类,这样你工作起来就不会慌张。
集中注意力
每当你想在列表里添加新的事情,你就想想那些在海滩上走来走去最后一事无成的人。想到要打水了就扔下手里的木头。正当你满怀愧疚地看着自己尚未完工的栖息之所时,你又想起来是不是要去找吃的了,你不希望每天都瑟瑟发抖还被蚊子咬一身包吧。当同时接手两三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脑子为了腾出新的空间就会开始丢三落四。如果你需要同时处理不止一个问题,那你最好把差不多的任务都归到一组。在狩猎采集者的时代,人们一次只做一件事,我们也应该照办。只要条件允许,你就应该尽可能逐一解决,这才是可行的方案。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97d00b5df994ce9a55c1cb11a9e5fc7)
给自己点儿奖励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需要保证自己是在奔着某个目标积极地做事情,而不是消极地逃避什么事情。害怕失败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奏效,但是长远来看压根儿算不上什么好策略。与之相比,你每做一件事情便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机制就比较好。而且奖励是要对你胃口的,不能是很抽象的东西。你好好想想:一个大项目搞定了,这可真的算是件好事啊,那感觉该有多棒。这一点你在脑子里得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就算完成任务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你也会因此在所不辞。
话虽这么说,如果我真的很想躲避某件事情的话,我就得记住如果不躲得远远的会有什么后果。这样想也会有用。比如,虽然做吊床很费劲,我也会花时间做一个。有了吊床,我就不用挨着地面,也不用碰到地上的小生物,不然整个脸肯定都要被咬变形了。
总结起来,几条自我精进的原则需要你牢记在心:
了解自己的弱点,然后在脑子里把它们按要紧程度排个序,这样你就可以更有效率地发现你面临的直接威胁是什么。要是你能有办法针对弱点进行补强甚至把弱点转变成自己的长处,那就更好了。
把荒野求生的时候会问的问题“什么东西会最先伤害到我”用到你的工作中。问问自己:“哪一件事情是最要紧的?”
每天开始的时候花点时间列下今天要做哪些重要的事情。但是不要写得太复杂,只写今天的就好。你要确定列的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处理要做的事情时,一件一件来。这样会比你同时做好几件事有效率得多。从更不好做的事情开始着手,你搞定了这件事之后整个一天都会好过些。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b48535959a04cc48dafe9e0730cb129)
其实,我们上面说的便是军事求生三角中的一角:计划。那么职场中遇到的其他复杂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有的人凭什么就能比其他人更能逼自己一把?
总是分心怎么办?
哪些小事会让我们难以成功?
如何让别人站在你这一边?
《学会生存》将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帮你一一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只需日服,成为强者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