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大连“街道干部不配合防疫登记还打电话找卢书记协调”事件冲上热搜,很多人也联想到日常工作中的两难问题:那就是如何应对上级的一些不当指令,比如对于我们HR来说,上级或者其他部门领导有时会要求我们做一些不符合流程规定或者走关系的工作。直接拒绝容易得罪人,而答应的话出事了自己也要背锅。那么职场中面对这种两难问题,针对不同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呢?
1、理解一下指令。指向结果的命令。
要理解指令,我们先理解一下命令这个词。
![](https://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a81dbe4a-9ad1-4b6d-b92b-c28992dc50d3)
其实“令”这个字本是由“命”演变而来的。后来,将这同一个字组织演变成了一个可以动词也可是名词的命令了。
而命在初始本指天命,实际就是讲的一种上天注定的命运。因此,才会有所谓的天命所授,天命所归。而天命、命运指向的其实就是结果,一个按趋势发展本就应该出现的结果。
那么发展到现在,命令的出现,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首长发出命令时,其实缘由就是他们看到了这样的行动命令,在完全实施后,应该要出现一个自己所要的结果。因此,要求受命者一定要执行。
当然,领导为什么有推演命令的结果?
其实那是有一帮参谋合力演绎的结果。因此,每一道命令都应该是深思熟虑,有过结果推演的。
但对于执行者来说,他们并不一定知道这样的过程,但命令发布者却一定会将我们要达到的结果说得清楚明白。如坚守1天到某点,炸掉某个桥等。
因此,执行者坚决结果将拿出来,才是真正的服从命令。就这样,才出现了军队上的:服从命令为天职。
因此,在我还在部队上的时候,我们指导员就告诉我们:
军人有两种关键素质,一种是听从命令,一种是完成任务。
这才会有在电视上都能看到的军人接受命令时说:坚决完成任务。
但对于军令,我们也还有一个说法: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将领士兵在外执行的时候,就可以不受军令指挥了?
这其实不是说不受指令。而是说军令发出者,由于不了解现场的发展态势,做为执行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变通的执行。所有的一切,都应该遵从上级在发出军令时的目的,以实行任务目标为准。
因此,服从命令为天职,其实指的是服从命令所指向的结果。
2、职场指令,要执行,先将目标结果搞清楚。
在职场,我们经常接收到上级的工作指令。但却很少有人能象部队上一样将指令当命令来执行。究其结果,我们并不是军人。对命令的认识并不深刻。
但在阿里的那个谁说的,将马爸的命令做正确了。却是深得命令的真传。
现在企业中能将指令执行得最好的现下企业,估计除了军工企业,就是我们的大华为了,一个深得佩服的企业。华为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这样的中华有为。其实与任老爷子的军人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在职场,我们要遵守命令,但更重要的是将领导要的结果要搞清楚。
要知道,领导也并不是神,就算是神其实也有出错的时候。不然耶稣也不会有背叛者了。
作为执行的下属,我们都应该具有执行自己职责的能力(这是招聘入职上岗就应该匹配了的)。
那么,在接受上级的指令时,首要的是要向领导复述领导要我们要执行命令的结果指向是什么?这才是我们能否坚决执行命令的前提。
当上级想实现的目标和发布的指令相互矛盾的时候,而我们作为命令的执行者,自然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其命令可能导致的结果给推演出来。让其修正指令。
当然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并不应该出现。
毕竟,当决定要做一项事情或者要采取某项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对过程、结果进行推演。而这样的推演,决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应该是一个民主决策的结果。
要知道独裁者,往往都是最后的凄惨结果。
3、指令执行中变通,并不是不守命令。
没有人是一个完人,就算是诸葛亮也会有看错人的时候。因此,无论是领导还是作为执行的我们。有时都会在行动前决定不了行动的结果。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了。
但如何将指令,向我们的目标结果靠拢,如何及时的止损,其实也是执行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原因。
因此,在知道结果的导向明确时,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必须的。
只是看这种命令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而已。
在军队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统治者为民为国。自然都是服从就好。
在职场,我们的价值观也许每个人不一样,但总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说都会有自己的利益观。那么,在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能立即执行。但出现价值观不一的时候自然需要考虑,执行与不执行的成本如何。
这其实就是一个选择题。更是一个对自己利益观的一种权衡。因此,会有人一路往黑,也会有人做善良的谎言,也会有人就是坚持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