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SLxXLKB4zrwnUY)
高峰期的深圳地铁站。 (IC photo/图)
“深圳女孩”这个热词出现时,我身边很多深圳女孩是以此为骄傲的。有文章追根溯源到最初来深圳打工,后来在深圳买楼的女孩们,赞美深圳女孩颇像当初赞美香港的Office Lady——中国最初一批走向职场与追求经济独立的女性。
我在武汉疫情暴发的两个月前从武汉搬到深圳工作。来深路上,我写下《当男人说女人赚那么多钱干嘛时,他们在表达什么》发表在南方周末App。其中论及社会和男性群体无意识地对女性经济暴力的问题,我在深圳居住一年多,几乎从未遇到过此类对女性的经济暴力与冒犯。
我们深圳女孩,真的就如造词人描述那般:和女同事们往来职场的私人时空中,谈论的是买房、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境内外银行储蓄与贷款利率、保险利率走势、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与安全性、遗嘱、遗产处理、民法典关于婚姻家事有啥变化等金融、经济与法律问题。
这和我在武汉职场的感受太不同了。在武汉,即使在律所办公室,同事们(甚至不论男女)大都谈论育儿、婆媳关系、婚恋八卦、家长里短等等。
当经济和法律问题成为女孩们私人领域中核心话题时,女性力量和女性独立才是充满希望和经济底气的。
斯坦福大学女性与性别研究所资深研究者玛丽莲·亚隆与合作者德蕾莎·布朗在新作《闺蜜:女性友情史》一书中写道:女性友谊在今天才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历史上只有男性才被认为具有发展和维持有意义关系的情感和智力深度。女性通常被社会性别歧视视为不理智的、有失偏颇的、情绪化的,而能力、智识、权威等品质,大多来自男性模板和榜样。
深圳女孩们以基金、买房、项目、副业等经济、金融等话题取代长期霸占女性私人时空的婚恋、育儿等主题,是女性深度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标志。这是多少年女性权利运动梦寐以求的愿景啊。
昨日看到朋友圈有位朋友说,深圳女孩是被资本裹挟,搞钱的时间不如趁年轻去爱。
搞钱只是通俗简陋的俚语,容易被曲解为拜金女性。其实深圳女孩,更重要的是女性通过“搞钱”深度建立、参与经济社会关系。负面言论与评价是无法阻挡深圳女孩的,因为这已不是某个个体行为,当这些女孩们形成深度连结与联合,形成社会氛围与文化,不是某种曲解与误读的言论可以轻易击溃的。
这就是造势的力量。
不可否认这词中有着996过劳和资本裹挟,但在资本与市场、商业前沿的深圳女孩前兆了中国女性在经济变革中的身影。
如果你知道有多少女性因为经济无法独立而不得不忍受家庭暴力,有多少女性因为育儿家累无法重返职场、无法在职场晋升,你就知道女性深度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有多可贵。
我自己身为90后女孩,每每看到身边的同龄人因为养育孩子而无法兼顾工作,都会格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权。
被桎梏在私人领域,与人和社会、经济脱节、失去连结的女性,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女性,她们的周遭可能也是与之同类的女性。有经济能力并建立经济信息共享的女性友谊是一种稀缺,许多女孩在网上说:想和深圳女孩做姐妹。最是羡慕深圳女孩时,就是女性经济能力觉醒的重要时刻。
(作者为独立保险经纪人、法律顾问)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之“人在职场”,欢迎来信分享职场心声、吐槽职场经历、打破刻板印象、揭秘行业规则。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骆方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