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3个方法帮你改变认知,走出迷茫,2021不做职场“小透明”

55
回复
981
查看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321

帖子

9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3
发表于 2020-12-29 13: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钟小芹,在职场工作了5年仍是个小透明。

同事的快递到了让她帮着去拿,她说好;咖啡机坏了,领导让她去修,她说好;同事打印个文件,她说可以顺路帮忙打印。

无论别人有什么需求,她都会伸出援手。

有人说,钟小芹是一个老好人。

这个人物背后,更多的却是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遇到朋友同事的请求,明明不想答应,却总也说不出“不”;总和父母吵架,不知道该和解还是僵持。

许多人面对这些问题,只得唉声叹气,默默忍受,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

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主理人,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在《了不起的我》里给出了回答:从不同的关系中认识发展中的自我,做好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是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良药。

《了不起的我》以作者多年的咨询案例加分析的方式,提供给我们可行的方案。在不同的关系当中认识不同的自己,让我们能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识别可控与不可控,做到改变对自己的认知,走出迷茫。



01 每种关系里都有一个自我

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没有人是孤立存在的,人无时不刻都处在关系当中,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决定我们语言和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而不是我们的本性。

一个妈妈跟她的孩子说话时会大声责备他:“你怎么还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你怎么可以这么不听话?”

如果长期和孩子处在这样的关系中,这位妈妈会认为当她和孩子在一起时,是一位暴躁的妈妈。

当电话响起时,妈妈接起电话立刻笑容满面,喂:“老师,是您啊,您要来家访?好啊,欢迎欢迎。”这时妈妈的表现大方热情,温和有礼。

这时妈妈可能会怀疑,刚刚的两种表现是同一个人吗?对儿子的表现是不是更接近真实的自己?而对老师的表现是伪装的呢?

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位妈妈处在“亲近”和“疏远”两种关系当中,所以有了不同的语言和行动。

所谓人格或个性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是当时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当长期处在某一关系中时,我们可能会做出同样的表现,久而久之,以为这就是我们的个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在某种特定的关系里,一些人总是做出相同的行为,以致使他自己和别人都相信了他就是这种个性的人,是改变不了的。

其实,每一种关系里都有一个自我,把所有关系里自我的共性抽象出来,就变成头脑中固有的自我。

其实它不是我们的个性,而是处在那样的关系当中,才做出那样的行为。

比如,如果是一个你很认同的老板交给你工作,你的工作效率就很高,如果是一个你不认同的老板交给你工作,你会非常拖延。即不是你自己,而是关系,决定了你是否拖延。

把每个自我放到不同的关系和情景中,去观察自我的表现,就会发现不同的自我,也就增加了改变的可能性。



02 用课题分离打破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

当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关系里有不同的自我时,还要懂得区分他人与自我。

在日常生活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舍友太吵了,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同事经常请我帮忙,却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我的简历太烂了,HR看后不知道怎么想”。

这类烦恼的根源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课题分离”是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论,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面对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需求是自己的课题,别人接受还是拒绝,那是别人的课题。舍友太吵,可以和他平心静气地谈下自己想要睡觉的需求,这是我们的课题,要学会表达需求对自己负责。

无法拒绝别人,用课题分离来理解就是:别人遇到困难请求帮助,那是别人的事,拒绝还是接受则是自己的事。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困难,就抱怨同事不该提要求。

第二,不要害怕别人的评价。当你无法做到时,就用课题分离来帮助自己。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的课题是当别人的评价无法提供中肯的建议时,你完全可以忽略,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和期望来左右我们。

区分是谁的课题的原则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就是谁的课题。

03 突破与自己较劲的束缚——控制的两分法

当处理完人际关系的烦恼后,我们有时还会跟自己较劲。

你可能会听到身边有这样的对话:

“明年孩子的升学考试该怎么办啊?我太发愁了”。

“我家孩子老是不听话,我都说过他太多次了,还是不长记性”。

“朋友谁谁都买房子了,我还是打工苦命人,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命呢?”

这些话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质:所关注的问题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家长再愁,也不能替孩子去升学考试,不能替孩子去长记性;人怎么抱怨也控制不了朋友买不买房子。

人们在祷告时通常说的一句话:“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勇气,让我分辨两者。”

这句话精简一下,就是控制的二分法:即控制能控制的事情,不妄图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将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归在“关注圈”内,而我们能控制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则归在“影响圈”。

当我们把精力放在关注圈时,会紧盯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会变得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和想法找借口,错误的关注焦点让我们越来越偏离自己真正的路线。

当我们关注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影响圈便一圈圈向外扩张和成长,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有位公司总裁有敏锐的洞察力,管理却独断专行,对部下颐指气使。几乎所有主管人心涣散,抱怨上司,以上司的缺点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有一位主管却不愿向环境低头,他深知总裁的缺点,却不抱怨,而是想办法弥补缺失,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自己能控制的能力范围内。

有一天开会时,总裁依然对其他主管颐指气使,却问这位主管:“你的意见如何?”

这是因为这位主管的影响圈扩大了,他未关注他控制不了的事情,比如总裁的脾气,别人的抱怨等,而是专注在他能控制的事情上。

李嘉诚曾说:“我发现没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专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区分开来,如果成功是我的目标,驾驭一些我能力内可控的事情是扭转逆境十分重要的关键。”

既然控制的两分法很重要,那么如何应用控制两分法呢?

首先,找出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列出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是哪些,不能控制的部分是哪些,把注意力资源用到能控制的事情上。

可控部分找出来之后,做个计划,完成它。

当我们处理好与外界他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用控制的两分法将精力集中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时,才能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最后,希望更多在成长中对关系、对自己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都能翻开《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学会在不同的关系当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作者:咸,笑薇书评私教班三期学员。

大家好,我是笑薇,南方姑娘远嫁西北,靠读书写作实现自由生活。坚持阅读三年,成功实现经济独立,时间自由。
从2020年年初开始,我致力于阅读推广,目前已影响近400名书友走上读书写作之路,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了平台签约作者,有的已经写出了10万+爆文,还有些因为养成了读书写作和早起的习惯,走出了之前的焦虑迷茫,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规划与期望。
2021年,改变自己的第一步,从读书开始。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因书结缘,精进成长,欢迎私信我,备注:改变。让阅读照亮你未来的路。#笑薇读书营#
了解我更多:
书单|来点轻松的!4本简单好读又令人回味无穷的女性成长好书
书单|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样对婚姻困惑失望,这3本书能让你释然
21天,3本书,改变永远都不会来不及
2020年读了100本书,这本带给我的触动最多也最大
因为这本书,六年不曾早起的我,今年早起300天,收获超出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6

主题

3607

帖子

75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40
发表于 2020-12-29 13: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改变从读书开始[玫瑰][玫瑰]#笑薇读书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51

帖子

63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60
发表于 2020-12-29 13: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改变[大笑][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0

帖子

62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20-12-29 13: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6

帖子

66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27
发表于 2020-12-29 1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506
发表于 2020-12-29 1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89
发表于 2020-12-30 02: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079
发表于 2020-12-30 17: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跟真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152
发表于 2020-12-31 03: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252
发表于 2020-12-31 1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