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先是想起了一部印度电影《厕所英雄》,随后又想起了互联网企业引发的“如厕难”问题。
印度电影《厕所英雄》中,讲述了新娘贾耶嫁给丈夫凯沙夫后,发现家中没有厕所而坚持离婚,最终掀起一场女性厕所革命的故事。事实上,这部电影根据一个印度真实事件改编。
如厕,本应是一件难以启齿的私密之事。但是当互联网迎来大批人才涌入时,“程序猿”与厕所的梗,竟然又衍生出了许多的话题?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SHFocC575KDtek)
《人物》杂志在11月份刊发了一篇稿件《互联网大厂的厕所》,讲述了许多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因人员的井喷致使厕位紧张,并引发了一幕幕囧相。使得一些员工每天都要把如厕这件事,作为与通勤、吃饭同样必须要考虑的大事来看待。
这些互联网公司, 往往占据的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央心写字楼,随着对效益的追求和事实上人才数量的激增,引发了厕位告急的现实。事实上,一方面很多高层往往更加关注战术,而忽略了像厕所这种配套的完善,另一方面,本身工位拥挤、利用率高到极致的写字楼内,也的确很难再拓展空间留给厕所了。
纵观这些公司,有的地方是厕位稀缺,有的则是给员工如厕设定时间,还有的公司甚至为了提高效率,开发了一个类似“如厕指南”的小程序,点开就能看到哪个楼层厕所的坑位是空闲的。
在这些职场中,如厕的方式往往分成三种:去老实地排队;去别的楼层(单位)蹭厕所;走出很远去周边的商业综合体。
美国作家朱莉·霍兰在《厕神:厕所的文明史》里写道,文明并非源自文字的发明,而是第一个马桶。废物处理使人们不再到处游走躲避自己的粪便,从而最终定居下来。
同样,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考古证据显示,冲水式马桶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起便已存在,只是形式有所不同。事实上,有关人类如厕的文明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厕所除了解决身体排泄的需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里,这些相对独立、封闭的小空间里,往往也成了很多年轻人暂时释放压力的处所。可能刷几个段子、可能会玩一会游戏、也可能会抽一根烟,然后到镜子前洗把脸,给自己一些“加油,你行”的暗示,然后继续投入战斗。
但是在管理者那里,却认为去厕所里的人并非全是去解决问题了,也可能是放空或偷懒,在有限的时间,尽量为企业实现价值,贡献力量,是管理者所期待的。
然而,有些互联网企业咋把公司厕所里作为企业文化宣讲的阵地,醒目位置悬挂的海报里,都是如何提高用户体验或企业价值观的,还有就是告诉员工,996,值得珍惜……
当然,某商业平台公司来得更加直接:断网,假如你在如厕,你一定是刷不出抖音的,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WiFi信号或者手机信号。
一边写字楼窗外无敌的城市景象,一边是密密麻麻的工位和面孔。年轻的人,头发已变得稀疏,手边的咖啡变成了习惯,手头的活那么多,加班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公司交办的事项。当夜已深,走到了一二线城市的街头,回头望望那座体面的高楼里,还是依然的灯火通明,厕所,也许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
有人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厕所是职场的缩影,职场是人生的缩影。厕所应该只是如厕的地方,而不应该成为员工的避风港、安全舱。企业发展,还应该去关注员工的基础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尊严,有尊严的活着,不也是去奋斗的方向吗?
当你为了人生而打拼,或是习惯了加班、沉溺于业务,多少时间没有感受生活的乐趣了,或者最基础的生活保障还满意吗?追求上进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状态,但是,奔跑的过程中,也不要把自己逼到崩溃的边缘。 这也是企业应该所考虑的,毕竟高薪不是每个员工能获得的,但是尊重,可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