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脉上有一个热帖:
“组里被加进来一个新人,干活总出错,理由还特别多,要不就是加班要不就是当时别人找他了啥的,遇到这样的组员我该咋办啊?”
巧了,最近连续喜提热搜的《演员请就位》中,也有个差不多的情景火了。
某个参赛演员的表演,被尔冬升评价为:你那个样子好猥琐,好像小偷正在偷东西时被抓了。你那个眼神好像是在说,你不要再说了,你再说我要揍你了。
参赛演员的解释是:因为要挑战这段戏,压力非常大,我从来不失眠的,已经失眠了三天,而且大把的掉头发,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我还去医院检查。
对于这样的解释,尔冬升说:“你的解释对我来说,没有一点意义,谁没有压力?我们拍戏何止会掉头发?你是什么心态呢?”
“不能有借口的,因为你真的拍戏的时候,那部戏拍到没有钱,导演很差,剧本很差……各种问题都会在,但观众给钱买票了,谁会去管你后面的事情?”
大导演就是大导演,看的通透。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辛苦榜,只有成绩单
前几年的娱乐节目,尤其是选秀类节目,就流行卖惨,比当年人均出车祸集集白血病的韩国电视剧还惨,每个都让故事会的编辑想给他转身。
专业水平怎么样放在一边,舞台灯光一暗,背景音乐一响,导师给yes就完事了。
节目看多了,很多人啊就上头了,以为现实世界也吃这一套。于是,你也看到了,网上四处飞的都是类似“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一类的傻话。
我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我只知道,只要活不好,就要乖乖立正挨打。
以结果为导向,现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当年,老师不会因为你头一天通宵复习,就给你高分;现在,老板也不会因为你加班就给你升职加薪。这个世界评价我们的始终是成绩单,而非辛苦榜。
抱怨,卖惨,晒加班这些东西没用的,要不福布斯富豪榜上写的就不该是马爸爸的名字,而是996的福娃。
越抱怨,越倒霉
啥是抱怨?抱怨就是当我们无力改变时,过的那个嘴瘾。
所以,越抱怨越暴露。著名华人设计师包益民说:“纽约这个城市好不好,取决于你有没有钱。”良药苦口,狠话扎心。当我们因为没法将局面局面变成自己的舒适区的时候,抱怨的越多,越是暴露出自己的痛苦,而且,是那种自己无力回天的痛苦,打不过只好骂两句的那种痛苦。抱怨的次数越多,暴露的就越全面越彻底。
同时,越抱怨越堕落。李笑来在一次演讲中说:“抱怨的害处,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暴露自己的无能。真正的害处在于,他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有人可能会说:我无力回天,我还不能过过嘴瘾了?可能还真不行,因为咱们人类这种动物嘴上过瘾了,身体上就容易泄气。想想买完就当去过了的健身卡,想想报完就算学会了的课外班,你自己说,类似的事咱是不是没少干。
老实人跟绿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就是说说,我们老实人总当真。
但是,你得知道抱怨骗不了别人,只能骗自己:这事不是我不努力,是开发没排期,是运营不给力,是产品经理垃圾,是采购不批,是财务出差,是法务刁难...
你信了,你的领导不信?最后,你口中的绊脚石都升职加薪了,没做出成绩的你只能在午夜12点独自打开网抑云...
没人说成长是快乐的
如果你已经抱怨成习惯,那么现在就该赶紧跳出来。
生活酸甜苦辣,酸苦辣是常态,甜是意外。你上班是来挣钱的,你创业是要改变世界的,对不起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舒舒服服的。舒舒服服的事情都是花钱的。
如果你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那么无谓的抱怨就let it go吧!
如果,你此时恰好处于事业生活的上升期,那么你可能还要承受更多几倍的“折磨”。成长不是快乐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点名表扬了来自云南的新生林万东。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一个小山村,那里曾是深度贫困地区。高考那年,姐姐在上大学,弟弟在念高中,爸爸的身体不好,生活不可谓不苦。好在成绩没有辜负付出常人几倍辛苦的林万东,他考了713分。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赚钱。
《人民日报》在报道林万东时,这样写道: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是的,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唯有向前。
别抱怨,勇敢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