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今,许多父母正在尝试“温柔养育”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也就是既不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例如给贴纸、糖果和允许看电视,也不惩罚孩子的不当行为,例如取消孩子的某些特权,限制孩子的玩耍时间。
这些父母认为,奖惩措施抹杀了孩子倾向做好的本性,让孩子形成一种表现好只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的行为模式。
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
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奖惩就不可能维持纪律。但是,这取决于你对纪律的理解。纪律本身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学会辨别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当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适当的,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工作场所的大量研究发现,让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并不在于外在的奖励,例如奖金、办公条件、头衔或证书。而在于人们在工作中是否感到快乐、有价值、被重视,以及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研究还发现,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人更快乐、更高效。
学前教育https://www.eduhk.hk/ece/sc/academic_programmes.php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然而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很少,通常由父母决定他们一天的安排,例如什么时间吃饭、外出、在家、午睡以及穿什么衣服。要想让孩子过得更开心,更愿意配合家长的教育,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自由。
不过,家长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不管,那将造成混乱!家长需要对孩子有一定的限制,例如不准玩火、玩刀,不准到不安全的地方去。告诫孩子这些安全常识并不是在惩罚他们。家长可以采取以下非奖惩式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阻止不安全的行为。如果孩子要往马路上跑,你应该及时拉住他们。如果孩子要伤害小狗,请及时出面制止。如果孩子要摸滚烫的炉灶,你应该带孩子离开厨房。如果孩子行为粗鲁,你需要归正他们。
在制止的同时,请告诉孩子“……不安全,我不会让你这样做的”。例如,孩子往马路上跑,你可以说:“跑到马路上是很危险的,我不会让你去的。”如果孩子没礼貌,你可以说:“你刚才说的话很伤人,你不应该那样说。”
这时,孩子可能会哭,所以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孩子哭就妥协了。想想,如果开车超速被警察开罚单,警察会因为我们哭而不开罚单吗?显然不会。因此,如果孩子因为你纠正他的不适当行为而哭,请不要妥协。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还是要时刻关注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知道他很伤心。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感觉很委屈,因为我不让你……”如果孩子因为你不让他摸热炉灶而哭,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想知道热炉灶是什么感觉,但是我不能让你摸它,因为会烫到你。”如果孩子行为粗鲁,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不是有意说伤人的话,但是你这样说话会让别人很难过。”
家长需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这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奖惩机制。家长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处于孩子的位置,希望被如何对待。如此才能使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