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俺一句文她付十六万
高致贤
有人说“文章是无价的”。这“无价”语意双关:同一文章,在一些人的面前一文不值;可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又价值连城。对此,笔者曾发表过《谁说诗文不值钱》之浅见,援引了唐代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南宋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和近代爱国人士吴迈曾的“阳朔堪称甲桂林”(民间流传为“阳朔山水甲桂林”)等诗句;加之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明这些诗文为某些地方引来多少国内外游人,使旅游经济收入持续大增!谁说诗文无价?好了,一不留神就把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到我的主题上来吧!
本人有《捧饼望月祭母灵》一文被收入北京出版的《如花似玉的原野》散文集。我送了一本给来自揭阳的炼友蔡学平。他老伴刘秀英很喜欢这本书。当她读到《捧饼望月祭母灵》文尾的那句“尽孝赶在父母健在时,避免留下终生遗憾”时,深受感动。她细细咀嚼文章,认真对照自己,不禁想起了她的母亲——
刘秀英的母亲彭老夫人,5岁被卖到南洋,12岁才彼赎出来;其母及三个弟弟流落他乡,迄今80余年过去,始终音信杳无。彭母生下秀英兄弟姊妹八九个,抚育成长五六人,一辈子吃苦。而今彭母已年近九旬,儿孙满堂,子孙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且一个个在深圳,在北京,在美国……都购了高楼,买了小车,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秀英想到,妈妈是该过点好日子的时候了!然而,孀居数年的妈妈,从没有过一幢自已独住的住房。倘若不及时为母亲建幢住它,一旦老母辞世,再修一万幢高楼大厦,母亲也享受不到了!
想到这里,刘秀英坐不住了,她便从深圳赶回揭阳农村,力排众议,个人出资16万元人民币,为89岁的妈妈建了幢100多平方米的小楼,请母亲入住,还自付母亲的生活、护理费用。她的孝心赢得村民们的频频称赞,无不向她母亲投来羡慕的目光,让老人也好好风光了一把。
然而,也有人说,老人那么高龄,用不着花大钱建新楼了!刘秀英却说:“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哪怕老人只住一天,我也会乐意的!就像老高说的那样,‘尽孝赶在父母健在时,避免留下终生遗憾’。为母亲修建了这幢住房,我也死而无憾了!”
2019.8.30.再发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