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咪读呀原创
01
最近陪小小费练钢琴,有一个片段让人深思。由于他练习时间不长,手指力度不够,导致在弹和弦时,总是没有办法3个指头齐下键。不是前两个指头按下,第3个指头翘起来,就是后两个按下,第一个翘起来。总之,手指不和谐。
第一天我忍了,第二天练习还这样,我内心的小火山就按耐不住喷发了。被我一阵熊以后,小小费嘴一撇,嗷地哭了。谁知道30秒后,他两只胳膊伸过来:“妈妈,我要抱抱——”
我正在气头上,推开他“不想抱,弹好琴了才抱。”他不依不饶:“妈妈,要抱一下,妈妈抱……”
哎,我正要拒绝,忽然想到曾看到的一段话:请珍惜6岁以前的男孩吧,那是唯一属于妈妈的时间。
0~6岁的男孩,其实和女孩一样,喜欢与爸爸或者妈妈(至少有一方,一般为妈妈)达成特别亲密的关系。妈妈的拥抱、妈妈逗着他咯咯发笑,妈妈的温柔言语,对男孩而言都是莫大的幸福。
虽然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男孩不敏感别人触摸他们的脸,女孩反而喜欢常被捏捏小脸蛋。经研究调查显示,男孩的大脑发育速度,往往较同龄女孩更慢,所以显得男孩的情感依恋需求,其实是要比女孩更为强烈,这就是为什么男孩有时候显得更嗲。
但很多时候,父母对男孩要求更严格,对男孩的体罚也多于女孩。“你是男孩,你要坚强!”“不许哭哦,闭上嘴!”这些语言,不经意中往往伤害着男孩。
同时,由于荷尔蒙的作用,男孩更容易烦躁、好斗,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当他们在难过、焦躁、无法达成想要达到的目的时,男孩往往更容易焦虑,这时,一个温暖的抱抱能让他们宽下心来,感觉到妈妈的爱意。
02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认识一位男性友人,他长得高大英俊,器宇不凡。熟悉了以后,有人开玩笑,“你这么帅,一定有好多女生追吧。”沉默了一会,他说,就算有很多女孩对他好,他总是怀疑别人为什么要爱自己。他不敢接受别人的爱,至今的恋爱也斑驳陆离。就算接受了,也不懂得如何表达,往往对方先离他而去。他说,原因其实在于童年时的一次经历。
4岁半那年,他和父母一起出游。要去寺庙拜拜,石梯很长,高高的看不到头。他张开双臂要爸爸抱抱,以前爸爸都二话不说一把抱起来。而那次,爸爸却斩钉截铁地说:“你马上就快5岁了,是个大小孩了。爸爸不能总抱你,你要学会独立,你是男孩。”
年幼的他怎么能体会父亲的初衷呢?也许父亲只不过想要锻炼他,让他体魄更强健而已。可在小孩子看来,天塌了,爸爸不爱我了!带着这种心理的伤痕,他渐渐长大。而童年时缺乏的安全感,永远印刻在他的生命里。
无论孩子多大,他们永远渴望父母的爱和关心。无论男孩女孩,在他们还愿意被拥抱的时候,大胆地给他们温暖吧。等到孩子青春期,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父母的抗拒,“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续需要父母的拥抱了。”等那时候,想要抱抱儿子,真是难上加难了。
哪怕孩子6岁、8岁,他们依然是孩子。孩子,总免不了向父母撒娇,这是他们内心获取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及时对孩子的要求回应,就是高质量的陪伴,就是父母表达关爱的方式。别急着推向他们走向独立。孩子也好,父母也好,请慢慢来。
早教专家、尹建莉曾这样说过:“当你不陪孩子的时候,孩子慢慢也就不想陪你了。”
儿童的一切都是在模仿成人,父母怎样对他,她也怎样对待别人。一个人不可能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从小缺爱的孩子怎么给别人爱?这也许就是那个友人封闭内心的理由吧。
03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弹琴的这个现场。现在,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因为反复练习,却还没有达到成功,而感到强烈的挫败感,因此伤心大哭。
他其实非常强烈地渴望,想要达成理想的练习状态——3个手指头同时下键。但经过努力始终达成不到,于是他无法控制情绪,懊恼、焦虑、急躁、挫败充斥了他的心房,于是眼泪成为他宣泄的途径。
再加上我的责骂和愤怒,加重了他的气愤和焦虑: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妈妈还是觉得不满意?这是他内心的潜台词吧。
想到这里,我平静了心态,那瞬间,我决定和儿子达成和解。我不再说什么,等着他宣泄完毕。我起身拿了毛巾,给他擦擦脸。我伸出手抱抱他。拥抱很神奇,孩子垂着头在我肩膀上抽泣。过了一会,雨过天晴了。
我拍拍他的背,感觉到他好多了。
这时候他又重新回到钢琴前,这一次——他的和谐弹得整齐、清脆、力量。
爱一个男孩,请多抱抱他。让他们的肌肤得到触摸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未来的岁月里,他们有相当长的时间独自承担社会的压力,因此童年时足够的安全感,就更为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