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石晶整理报道 示意图·邹晶 /
复工复产进行时,职场上的新“规矩”受到追捧。这些新礼仪你get了多少?
精准距离才完美
社交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一场疫情,把这一条升级为“精准社交距离”。
首先距离不能小于1米,凑太近会被视为没礼貌;也不能太远,不然说话要放大音量也很吵。有这么一句话正流行:“精准保持1米~1.5米,你才是完美的职场人。”
如何操作呢?有地砖看地砖。如果地板砖是边长70厘米的正方形,跟人保持两块砖的距离就行。所以,当你走向同事的格子间时,要在还剩一块砖的时候止步;走廊上互相遇到时,大家各自侧身,就差不多了。
避免肢体接触
在一个办公空间内,难免要互相打照面、交接文件、物品。避免肢体接触本来就是基本社交礼仪,疫情加快了这一点的推行。建议大家,交办文件时,把文件夹放在指定的一张小桌上;传递物品时,也是一个人先放下,另一个人再拿取。每个人可以准备一瓶“手消”,万一有肢体接触,随时洗手。
多用网少面谈
在某企业做行政的刘小姐介绍,复工后单位里的人从上到下都主动减少面谈,“比如,当事情需要交待时,就在网上发送。”她表示,网上交待事情时,推行123列出清单项的方式,“其实比口头交待清晰、好记,而且省了额外寒暄什么的,也方便随时核对。”她说,以前只有少部分人这么做,复工后推行起来变得容易了很多,“大家因为防疫达成了共识,也不用担心因为采用网上留言的方式、没有面对面而引发什么误会。”
电话不要随便打
三餐饭点和晚上10时后,不要打电话。防疫有一条,吃好睡好提高抵抗力,职场人要懂得彼此关照。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的张小姐说,公司要求员工,对内、对外都要尽量做到吃饭时间和夜里不要打电话,让她觉得很赞。
开会尽量短
必须面对面开的会,尽量缩短。某单位要求所有会议都不许超过30分钟——为此,会议室里装了新的大挂钟。“从上到下客套话少了,上来都直奔主题,很高效。”做行政工作的刘女士说,以前一个会动不动两三个小时,坐得人腰疼,“现在就半小时,逼着人提高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