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发现很多人都存在这么一个误区:
按部就班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然后就能自然而然的升职加薪。
然而现实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职场上不会主动掉机会给你。
很多人任劳任怨,却从不思考,不突破,久而久之,慢慢被职场淘汰。
这种低效的努力,反而害了自己。
想要先人一步,就要付出更多,做出更多改变,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在做一个给头条外贸人送书,送资料的活动。进我主页查看。
工作认真为什么得不到赏识?
这就又让我想到了之前一位朋友的提问,我相信有不少朋友也陷入了同样的职场困局,先来看看他的问题吧:
冰大, 在这里问下您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
我老公目前是做啤酒业务的,平常负责跑超市,他一直很努力,做人也可以,干活也踏实,一直服从安排,完成任务。
但就是感觉做了这么久都没有什么好机会,工资平平,一直得不到老板的重视,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几份工作,从福州到厦门再到深圳, 老板总是叫他送货,并没有交代他重要的事情。
目前在深圳,认认真真做了半年业务,结果现在老板却让他做司机。
虽然不能明确表达出来,但还是觉得很伤人的。
这么努力,踏实做事的人,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业务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还是说我们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我老公的工作不像我们做外贸的,还可以通过学习来查漏补缺,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他。
现在我的老公想要换个行业发展,我希望他能一起学习米课,但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
期待冰大的指点方向,谢谢冰大。
不改变注定被淘汰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踏实做事,这是绝对没错的。
用心、努力、老实、诚恳,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有了这些,在职场上,可以给他带来一份工作,温饱肯定没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东西,不足以产生大的价值,想要在职场上成功,这些还是不够的。
也就是说,保持这些品质,努力工作,但是他产生的价值却没有大幅度增加,试问收入怎么可能增加呢?
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各方面都弱于年轻人,自然会逐步被边缘化。
职场上就是这样,只看结果,不论过程。
哪怕过程很艰难,工作很不容易,或许会得到一些夸奖,得到一些怜悯,可也仅此而已。
职场上只讲利益,如果他这么多年,个人能力并没有太大提升,我只能说,这很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所以,不能说他方向错了,而是他在努力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去学习和变化,没有危机感和对未来的预见性。
恕我直言,这是一种“勤奋的懒惰”。
外界看来,一个人的确很努力去工作去生活,但可惜,他的待遇并没有变得更好。
这是为什么?
如果这个世界在不断变化,而他变化很少,哪怕踏实工作,也一定被这个世界慢慢淘汰。
很残酷,但是很现实。
说说我第一份实习工作时的一个同事,他年纪不小,当时我22岁,他已经37岁,他是办公室的一个内勤小主管。
他学历不高,初中毕业,也是在多个啤酒厂工作过,从送货到内勤到销售,一路做到大区经理。
如今,是一家江浙地区知名的啤酒企业的华东地区负责人,年收入60万多。
虽然不算特别多,但都是他那么多年一步步努力过来的。
他的努力,不是简单的卖力气,不是简单的听话和重复性工作,而是不断变化,不断学习的过程。
他也在一次次转型,送货和内勤,不是一回事;内勤和销售,不是一回事;销售和采购,也不是一回事。
但是他还是在每一次转型的时候,都去尝试,都去努力学习和适应,而不是告诉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没学历,我不适合,从来没有。
我亲眼见证了,他把女儿从广西的农村,接到上海读书;
也亲眼见证了,他们一家三口从六户人家的杂乱拼租房,到如今上海静安区的140平米房子;
再到后来,他接了父母和妹妹,让他们能够在上海做小生意立足。
这不是什么逆袭,只是一个底层小生物的挣扎。
认识他十多年,他没有玩游戏,不抽烟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为了家庭和孩子,用尽一切力气。
当然,当时我们四个人是一个团队的,还有另外两个朋友,也绝对是极好的正面案例,在其他两个不同的领域做得相当棒,毫不输于他。
我想说的是,你想要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回报,那就需要做出改变,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
按部就班不会给你带来升职加薪。
自己摸不着头脑,那就去看看身边业务做的好人是怎么做的,话术,销售技巧,对产品的理解,保证自己在不断的进步。
换成外贸中,也是一个道理。
最近看到有朋友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广交会可能办不成了,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客户原定的验厂也取消了。
再细细追问下去,得知他们公司的往年业务基本靠的就是广交会的平台。
除此以外,线上的营销和客户开发,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到了此时,傻了眼。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就有说过,今年由于行情原因,大家只会面对更多挑战。
机会不是没有,但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比你的同行做得更好,想的更长远。
你不变,继续坚持自己“低效的努力”,自然有人走在你前面,将你淘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