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疫情爆发。
考虑病毒传染性质、错开返程高峰,初七返程。现在想来一个人在两居室的房子里竟晃荡了一个周有余。
晚上的床头书是非常熟悉的作家,贾平凹老师的散文。罢手准备睡觉。
关灯,眼睛里一片明亮,没有一点夜的模样。原来,因为沁河源有夜,所以总能一夜无梦睡到心满意足。想起几段回忆,遂起身做个大致记录。
沁河源,是大山里一个百十余户余户的村庄,环邑皆山,沁水汇流,峰峦合拱千秋峪。县志记载,绵山镇其北,沁河绕其南,雕巢岭、蟠龙山据其东,霍太山峙其西。
除开贫穷闭塞,实在是一方理想的休憩之所。佐证累了,被打击了,第一想法就是回家。不过回家也呆不住太长时间,我都不敢想象如果自己没有返程,在沁河源呆个把月以上的状态:洗澡不方便,厕所在室外,长年累月烧煤灰尘到处都有……
什么是家,家是当你在家的时候着急离开,离开以后经常念想回去的地方。
就像现在。逮一些记忆写成文字可好?
最喜欢厨房的炕。盘腿坐下靠着叠好的被子手里随便拿本书,地上煤炭烧得红旺旺,沏上一泡茉莉花茶就是一整天:老太太扣手机,大部分要读出声音帮助理解,间或抬头问我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图片;我看书刷视屏偶尔抱怨,妈,能不能低点声r;一日三餐由我给老爸安排地妥妥贴贴,奈何姑娘很多年以后痴迷地仍然是白萝卜咸菜、小米汤、一碗最日常不过的面条,地道道山里穷人家的娃r。
想念沁河源的星空。沁河源八点以后就是一片黑暗,不同于现在洛城的夜,哪怕凌晨逼近,哪怕窗帘拉上屋里也总有朦胧的灯光。经常在老头老太太睡过以后,一个人溜达抬头,星星真是一闪一闪的:心想着北斗七星、猎户座地模样眼里却是杂乱排列的星,三五成群地、密集地、单独地、这颗暗下去旁边的那颗又亮起来了……好多天晚上凌晨以后凑着上厕所的时间出来院子里溜达。
沁河源很冷。哪怕是太阳将屋子里晒的明晃晃的,你得知道那是错觉。于是哪怕从小迷恋土地喜欢大山,我也很少出门,应该说是很少下炕,每天早上醒来马虎收拾一下就到厨房了(只有厨房有炕),于是无法不长时间跟老太太同处一室直到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被老太太赶走。
沁河源闭塞。春节后村里的大喇叭每天上午十点开始聒噪,说得啥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村里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日子一如既往,就像大人们的秧歌唱了一首又一首。
返程路上的口罩。出发之前才知道口罩的重要性:村里的卫生所没有,村委会没有,眼瞅着要离开,每天老妈站在村口等乡政府的巡防车过来,每天要一个,三天给我拿了四个。
记忆加载完毕。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