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职场人,RPD决策模型帮你彻底摆脱低效魔咒

13
回复
485
查看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465

帖子

7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50
发表于 2020-3-10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期即将结束,在假期中出现了特别多的事情,但是每个事情的发生,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一点儿,没有直接真相的能力,我们很难在拥有高效的人生,甚至还会被一些舆论带偏。比如前几天有人说,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病毒,导致短短数小时就被抢断货,更有甚者竟然购买猫狗用的双黄连。



当然还有板蓝根和一些预防感冒的药物。大家对防疫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切不可道听途说,听风都是雨。

其实生活中处处皆选择,时时刻刻皆决策,那如何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关乎我们的未来,在假期中我翻阅不少关于决策和选择的书籍,其中在《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一书中提到的一个RPD决策模型对我印象特别深,接下来我们就从群体时代决策的重要性、高效地思考和决策及高效决策的关键点、以及最有效的决策思维:RPD决策模型。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高效决策有个更深刻的理解,并切实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团队决策,毕竟协同办公是当前最常见的办公方式。
01

群体时代决策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时时刻刻在收到周围人的影响,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这里有个著名的实验叫“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这个实验的出发点尽管是“从众心理”,但它也折射出群体决策的“缺失”,这一严重问题。

在马拉西亚作家维申·拉克雅礼的《生而不凡:迈向卓越的10个颠覆性思维》一书中,作者给出的第一个颠覆性思维就是超越朴实规则,学会质疑我们所处世界的种种规则。

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是幸福随之而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职业、爱情、财务和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使我们落到这步田地的不仅仅是因为外界环境的作用,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被身边的种种规则束缚着。



为生活所迫,和盲从设定好的你必须怎样生活的规则,这两件事儿大相径庭。创出一片天地的秘诀之一就是我们要知道哪些规则要遵循,哪些需要被打破,哪些人值得相信,哪些人需要被忽略。

除了物理定律和法律法规,所有的规则都值得我们质疑

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这的确也许让人望而却步,因为你可能会被摔得很惨。但我不断地注意到,每一次的摔倒,就像一份礼物,装着智慧和学习的机会;爬起后,生命的质量飞速提高。但是对于摔倒所带来的暂时性痛苦,你要勇敢面对,我保证这终将值得。
02

高效的思考和决策

高效的思考和决策似乎是我们提升生活质量的基础,但生活中的我们总是被琐事牵绊,忙碌的焦头烂额,能够把事情做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怎么还敢奢求高效呢?

美国漫画家比尔·沃特森: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做所有想做的无聊的事情。

为了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不少人都在寻求时间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最终却进入了另一个死胡同,为了所谓的高效的方法论而忙碌不已。




美国作家蒂莫西•费里斯说:对于时间管理,只需要一句话:“忘了它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应该每天都想着如何去做的更多,也不应该让每一分钟都充满了工作的烦恼。但“我正忙”目前已经成为逃避非常重要却令人不适的行动的伪装,而且原因也数不胜数。但想要高效的思考,我们必须要进入另一个世界-精简的世界。

作为职员来讲,提高工作效率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增加我们谈判的砝码,从而达到两个目的:加薪和远程工作。提升了自身价值让公司宁愿接受你的加薪或者远程工作也不愿意解雇你,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一旦目的达到,你就可以不受“外界”的干预而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做到高效必须牢记两条真理:

1、不重要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会变得重要。

2、耗时的工作并不等同于重要的工作。

从此刻开始,请记住:做些什么当然比如何去做更为重要,有效应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是用在正确的事情上,有效益也是徒劳的。

找到正确的事情,才是我们需要走进的花园。

所谓的高效决策和高效思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聚焦!执行始于专注,将自己最好的经历集中到一两个重要的目标上来,而非平均地放在十几个目标上去,这一两个目标应该是能够使你得到革命性结果的事情。
03

找到高效决策的关键点

说道高效决策,通常来讲都是专业人士所做的事情,比如在面临火灾时,普通人很很难给出高效的决策,甚至在突发情况下,连基本的常识都会忘掉。但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出来的专业人士就很容易排除外界干扰,集中精力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

在《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一书中,作者不止一次的强调他们在早期进行的一些采访中,他们会刻意的让受访者(消防员)会议工作中的一些特殊案例,以及他们在其中运用了哪些特殊的专业知识。通过受访者的实际经历,来不断的去挖掘他们突发事件下的“决策关键点”,即是消防员面临多种行为选择的时间点在哪里。

我们生活中做出的高效决策也大多源自于经验,比如一个架构师对系统的应用程序做架构,那他多数会考虑到之前的项目经验,进而做出的高效决策,主要以下几个关键点:

1、重点针对情境进行评断,并判断先前是否处理过类似情形;而不会在不同选项之间进行比较。

2、快速评估行动方案是否可行的方法,是在头脑中模拟其实施情况;而不是拘谨的分析与比较。

3、决策者每次仅会构思并评价一种行动方案,而不会将其与其他方案进行优缺点的比较。

4、通过在脑海中模拟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决策者可以及时发现其疏漏所在并予以避免,借此进一步优化行动方案。
04

RPD决策模型

RPD决策模型也称识别启动决策模型,这一模型融合了两种认知过程:一是决策者衡量当前情境,以识别哪种行动方案较为合理;二是通过心理模拟,评价各种行动方案。



这种决策模型跟我们之前介绍过的MECE分析法类似,就是将尽可能的类别方式,都列举出来,然后在当前的情景下给出什么样的具体方式进行应对。这样的决策对于经验丰富的人来说相当高效,毕竟他们积累了相当多的情景,甚至可以将其归结为某一典型类别。决策者即可识别出哪些行动的方案效果最佳。

对于情景识别,主要包括了“潜在目标”、“相关线索”、“预期”和“典型行动”的识别,也就是说,决策者最为重要的并非目标或者预期,而是去思量当前情况的本质。






作者在研究此模型的时候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所以他们对此RPD的决策模型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接下来给大家梳理下:

1、数据可靠:对数据进行的编码比较保守,数据量比较大,只要受访对象体现出任何比较多个选项的迹象,甚至只是一瞬间,作者都会将其编码为“比较性评价”,而且还会将其编码为“识别策略点”。

2、关注的决策最艰难:在建立RPD决策模式的时候研究的关注点都是非常艰难的决策,假设面对的决策非常困难而且突发事件比较多,接近现实情况,这样的案例建立的模型,必定适用的场景更为广泛。

3、广为接受:识别启动决策模型同时也被其他决策者们广泛接受。研究结果越是看起来平平无奇,就越具有深远的效力。当然识别启动策略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决策方式。

华罗庚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想到先前广为人知的詹尼斯和曼于1977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分析事物会带来压力,所以人类都会竭力避免去进行决策。进而呢,詹尼斯和曼指出了提升决策质量的方法:这里咱们也可以一起学习下:
    充分考虑到多种可能选项。大范围地调查目标。审慎地衡量各个选项的代价、风险和优点。及时吸收全部新信息。重新审视每个选项的积极与消极结果。

詹尼斯和曼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充分代表了所谓的“理性选择策略”:首先是确定和评价各种纬度,并且设定维度的权重大小。其次,衡量下每个选项在所在维度的得分,再乘以权重,得出总分数借此来确定一个最佳选项。



问题在于,理性选择策略的前提假设过于苛刻,决策者很少有如此丰富的时间和信息来实践此方法,此外如果我们并不信任某人可以做出重要决策,那么有他们使用理性觉得所做出的小决策,又如何得到信赖呢?显然理性决策本身并不适用于新手做出优质决策,哪怕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人来说亦是如此。但是团队可以采取次策略,依照每个人对不同选项优缺点的 认知,对最终的决策进行调整。
05

说到最后

本文也是通过身边的一些现象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并结合在假期中阅读的一些书籍给大家进行了关于高效决策的梳理。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传播的方式,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音频、视频,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是呈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被不同的群体所接受。

看待一个事物也应该如此,事物表现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事物背后所遵循的规律是不变的,作为成年人,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更应该去学习那些背后不变的规律,掌握更多的思维模型、决策模型。




正如混沌大学的那句话:“没有好的思维模型,再多的知识积累也是低水平的重复”,成人学习的目的不是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而是学习更好的思维模型。

对于学习我一直都持有“革新”的态度,不断的去学习心的模拟,否定原来的自己,倒逼自己进行自我革新。这种文章的写作方式,不晓得各位朋友能够接受,但希望通过本文能让大家对高效决策有个深刻的认识。也欢迎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我是@杨子翔 ,前上市公司高级工程师,欢迎关注我,专注于思维模型的研究和学习,每天都会有职场干货输出,欢迎评论和转发,职场中一起进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0
发表于 2020-3-10 18: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5712
发表于 2020-3-11 1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跟真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352
发表于 2020-3-12 1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真的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252
发表于 2020-3-12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910
发表于 2020-3-13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704
发表于 2020-3-13 09: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0667
发表于 2020-3-16 0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5540
发表于 2020-3-17 04: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真的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772
发表于 2020-3-17 04: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真的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