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一次只做一件事?工作只有一个年头的时候,往往潜藏危机

19
回复
509
查看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328

帖子

9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94
发表于 2020-3-6 22: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结果和效能

去年上海书展上,胡歌第一次亲自做PPT并演讲,台下一片赞叹。

正当打开第一张PPT,讲述南极冰川时,演示文稿忽然缩小,场面瞬间有些尴尬。幸好胡歌风趣回应“冰川的确退缩得厉害”,缓解了现场氛围。

后续报道透露,胡歌前一天夜里在酒店熬夜,精心准备了本次演讲,PPT素材均是他亲手收集的一手资料。尽管PPT出了一点小小的瑕疵,但并未妨碍胡歌环保倡议辐射效应,粉丝纷纷表示支持胡歌,支持环保。

胡歌亲自做PPT,不过是想强调对环保主题的重视,这也是那次演讲的出发点,结果达到了。胡歌不愧为口碑演艺人,懂得工作最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而非如何把PPT做漂亮。












现实职场中,往往有人更关注“怎么做”,而忘记工作效能、结果的考量。

去年年终,朋友频频抱怨公司强制加班。朋友在一家零售企业做商务,年底公司为了冲业绩,鼓励大家努力一把,加班做KPI。

行政接到任务,想方设法让大家加班,对准时下班的员工,进行绩效考勤项扣分。最后,多个部门的员工为了不被扣分,即便下班前能干完的工作,也拖到下班后。执行一个月,业绩没见涨,倒是怨声载道。

行政只专注于一个念头:让员工加班,而忘记了鼓励加班的目的,其实是提升业绩。

这种现象并非个案,通常周期较长的工作,碰上卡壳,往往会纠缠在卡住的地方,影响整体进度。就如参加考试,会被难题绊住,从而失去拿更高总分的机会。












工作只管一件事,忽略的可能是整个目标

一次只做一件事,能大大提高当下工作效率,但并非始终只做一件事,每项工作任务背后,隐含的是工作目标,效能。

1. 过于专注一个念头,为工作全局埋下隐患

《爱情公寓5》上线,其中一集,吕子乔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没有耐心的人,问万能小黑找来《清明上河图》的拼图,闷头就开始拼。

来来回回拼了好几天,仍旧在边边角角打转,找不到章法。小黑提醒他,拼图首先要定主题,框外围,并根据拼图背面的数字来。吕子乔并不听,他为了证明自己有耐心,直接盲拼。

随是搞笑的桥段,但这样的心态,正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带来的弊端:困于细节止步不前。












法国哲学家埃米尔·卡蒂埃提出了卡蒂埃定理,该定理指出:当你内心只有一个念头时,这个念头也许是最危险的念头。

简单说就是,当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必然会失去对全局、其他预案的思考,从而陷入思维局限。

邻居工作是模型设计,时而接活在家做。神奇的是这哥们工作时可以忘记一切,只沉浸在自己手上的事里。

再一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明火,点燃道具后,观察火焰动向,检测装置风向。由于太专注,点燃火苗后,并未按装置预想的方向旋转燃烧,这哥居然用手拨弄火焰,最后灼伤自己。除了这样极端的例子,这样唯一的念头,常常也能将职场人带入坑里。

比如自己坚持的想法和领导意思不一致,依旧和领导争论想法本身,忽略提议的目的;或者对某次上司找你谈话耿耿于怀,而忽略了他话语背后真正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有效建议。

工作上,太专注于某个念头,就像失去余光的双眼,看到的总是有限。

2. 太专注于节点,可能引起目标置换效应

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地主临出门前,交代仆人,看好家里的门,以及院子里的驴。

仆人听了连连点头,主人走后,仆人听见邻村戏班子唱戏,特别想看。于是拆下门板,绑在驴背上,赶着驴去看戏。

主人回来,发现家中失窃,重要的财物全部被盗走。

仆人觉得委屈,自己明明听话照做,为何还是惹得主人不高兴。

这则小故事中,仆人确实很“尽职”,但其中透露出的,其实就是只关注“如何做”,忽略了“为什么”。

这与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卡那提出的“目标置换效应”不谋而合。

目标置换效应,是指只关注如何完成工作,逐渐让方法、技巧、程序的问题占据了心思,反而忘了整个目标的追求的现象

前公司负责客户网络维护的同事,是个技术狂。一次给客户处理机房故障的过程中,主因是客户设备老化,而此时客户着急用网络,并表示愿意更换新的设备,同事非得给人看设备问题,磨蹭半天,耽误了业务,反被投诉。

太专注于操作层,往往会顾此失彼,丢失工作效能,忽视工作最终的目标。同事执迷于技术优化,却不知客户最关心的是维持业务正常运行,而非设备本身的问题。

3. 只关注某个点,必然忽略别的点

刷知乎看到网友发布的一个问题:我是个底层HR,我招不到人,快饿死了怎么办?

点开问题描述才知道,这位大哥从毕业到现在,做过流水线、会计以及各种杂活,当下做的是一家小公司的HR。

从没有招聘经验,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即便每天发布招聘公告,约面试,只关注“招人”这个动作,自然会忽略其他的点,如:岗位分析、候选人甄别、胜任力判断、面谈答疑准备等。

美国罗文斯坦提出,当人只关注某一时刻某个点的偏好,原来的偏好就会出问题,这种现象,罗文斯坦教授称之为窄化效应

丹尼尔·西蒙斯在《看不见的大猩猩》一书中,提出“开车时不能打电话”的论断,无论手持接电话还是蓝牙耳机,开车时打电话,潜意识都会被电话里的事情牵引,进而忽略路况,甚至“看不见”路上的猩猩。

工作中也一样,一门心思关注某个点,一定是危险的信号。

比如为客户体验型产品设置量化KPI,就可能致使员工追逐KPI完成量,忽略客户体验。

过于关注单个注意点、节点中的某个点,必然意味着对工作其他节点的忽略。









控制节点,实时反馈,用项目管理思维应对复杂工作

专注对于工作来说本是珍贵的态度,但过于专注节点,可能忽略全局、置换目标、忽略其他节点。

如何才能既解决了“怎么做”,同时达成目标呢?

1. 利用韦伯定理思维,察觉“单一念头”。

曾经的前前公司,客户是B端企业、公共部门,但大BOSS非要搞“互联网化”,搭建全媒体平台。

当时不惜成本,花钱送员工出去培训,雇人建立和维护自媒体矩阵,没人敢问领导做这个工作的愿景、目的,只是听安排,照做。

几个月后,账号定位不明,内容乱,粉丝量与数据都很惨淡。这很显然,无利益相关的普通读者,凭啥要关注你发的这些大政策、专业文章转载。

经过几个月尝试,企业媒体矩阵号不得不暂停,耗费的人力、时间成了沉没成本。

受大趋势影响,老板的决策难说对错,恢复理性却在几个月后,这也是由于沉湎于搭建和运行新媒体矩阵,赶一波互联网的潮流。

若早早察觉这一念头,不必要的支出就可大大避免。

物理心理学奠基人韦伯,曾在研究中发现了感觉差别与刺激量之间的关系:感觉差别阈限随原来的刺激量变化而变化,其中感觉量S=kIgI+c。

其中S是感觉量,K、C均为常数,I为物理量。简单说就是,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用到沉浸式工作察觉中,其实就是增加对沉浸状态有效的物理刺激。

如前前公司铺开新媒体矩阵工作,领导有效物理刺激可以是数据分析、预算。

这个场景下,感觉量即是对决策的敏感度,物理量即是对这个决策起到支撑或反正作用的因素。












2. 运用“99-50-1”节点控制法则,跳出执念式工作

节点控制“99-50-1”模型,通常用于项目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用于保证交付质量,同样适用。

01 当工作还剩99%的时候,检查决策是否正确,以及进度是否拖拉;

02 当工作剩下50%的时候,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有无跑偏;

03 当工作剩下1%的时候,检查交付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大学舍友在一家信息安全公司工作,前段时间由于换领导,老领导带走了一拨人。新来的员工急需进行业务培训,一个月内迅速上岗。












舍友负责带这批新员工,这个过程,运用节点控制法则,可以这样落地:

第一步:制定培训计划:

第1周:业务流程熟悉(集中讲解+参观体验)

第2-3周:上岗实习,参与实操。

第4周:巩固、业务考核。

第二步:节点控制

▲ 工作还剩99%时,回顾决策是否正确,易执行。

回顾时间节点:培训计划制定完成后,提交上级审核,以保证培训计划尽可能落地、有保障;

▲ 工作还剩50%时,检验新员工学习进度。

检验时间节点:第二周最后一天或第三周第一个工作日,可以通过工作日报、谈话的形式,保证全体新员工培训效果有反馈。

▲ 工作还剩1%时,检验结果是否达成。直接设置新员工月度实习绩效考核表,并进行结果考核。

99-50-1节点控制模型,不仅可以兼顾节点完成度,同时保证了过程不偏离计划,结果可靠,可以运用到工作分解、执行效果控制上,大大杜绝了单一信念带来的过程拖沓。












3. 引入第三方监督,强化激励

当人们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时,会倍加努力。英国管理学家赫勒提出的赫勒法则,正说明了第三方监督,对工作效能有这天然激励作用。

舍友带新员工上岗这个案例中,倘若让新员工知道,公司大领导会不定时抽查他们的业务学习情况,并对表现优异的小伙伴给与奖励、表现靠后的,也将被记录。

这样的情况下,新员工的学习热情一定会加码,更好地完成业务学习。

第三方监督,需要注意的点:

▲ 权威性。监督方一定要有一定的权威或者影响力,或者是上级,或者是利益攸关者。

▲ 客观性。对执行效能的监督,必须保持中立。

▲ 相关性。检查导向,需与结果和目标强相关。

真正强悍的执行力,不仅仅关注“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目标是否达成。

当内心只有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可能是危险的,它可能致使忽略目标,甚至忽略其他重要的相关节点。

跳出专注盲区,则需要警觉“执念式”工作状态,进行节点化管理,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75
发表于 2020-3-7 0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704
发表于 2020-3-7 12: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442
发表于 2020-3-8 09: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真的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141
发表于 2020-3-9 0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479
发表于 2020-3-9 19: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真的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0
发表于 2020-3-10 0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50
发表于 2020-3-10 05: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5067
发表于 2020-3-11 21: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0667
发表于 2020-3-11 22: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