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黄欣伟:新冠疫情,祸及城市殃及楼市

0
回复
235
查看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288

帖子

8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74
发表于 2020-2-16 18: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可回避的新冠疫情,之前所有关于鼠年楼市的预期都将需要被重新评估。

谁还“坚持我之前的判断”,要么他是神仙,要么他是懒政。

之前关于“一线城市保流量、二线城市有看点、三四线看城市群”的算命预计,是时候调整它、分析它、拆穿它、细化它。






(一)不能用SARS的经历来刻舟求剑

其实理解做市场研究的同行们,在面对【疫情之后的楼市肿么走】这个命题上的素材匮乏,因为本就是不可预估、非市场性,当然面临着参数少的最大难度。

目光可及的对标,也的确只有2003年的非典事件可以用来分析,但时过境迁,“不能因为没有其他参数,就认为现有的参与一定具备参考性”。

写过报告的人都心知肚明,多数报告是“先确定了一个大致的结论,然后去找素材来予以佐证”的倒叙作业法,当然这个主观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在得出这个主观结论之前,一定是来源于一些客观素材或碎片的参照分析。






抛开对研究同行的目的及方式揣测,用2003年案例来参照至少有三个明显的不匹配:

1、时长不同了:

不是说两者有17年差距就有代沟,而是SARS之于今天的研究成果而言,是“时间长度已知”背景下做静态延展动态的分析;本次疫情至少从目前而言,无法判断的因素很多,包括时间长度、波及范围,而(负面)影响有多大,也直接影响到楼市承接的态度和应变手段。

2、楼市基本面不同了:

当年的楼市属于在喷发前的助跑期,消费群体主观开始接受买房这个现实和准备;而清淡了至少两年的今日楼市,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值得过高期待,再加上疫情这个突发事件,(供需)两者之间到底最终形成对冲还是叠加效应,应该结局不同。

3、政策的脸色变了:

如果没有记错,第一次宏观调控是2005年3月份,所以SARS期间,楼市的敌人只有疫情而没有政策,而在市场本身蠢蠢欲动向上的过程中,“没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如今的“五限”政策和“房住不炒”舆论之下,楼市未来面对的“营救局面”是截然不同的。

至于其他的当年和现在的不同:居民购买力、住宅消费力、人均居住面积、购房(或未购房)群体状态,包括物价、货币、金融,都已经完全不同了。

写作本文的溯源,在于昨天有同行问:“怎么看疫情之后的楼市”?

我基于自己尚未思考过的内因,本能说出的唯一观点就是:“至少不同意用SARS来对标的作业法”。






(二)楼市一定会受到较大的波及和影响

春节之后,我们率先看到的是各大开发商的应对,纷纷推出的线上看房、销售员在线咨询等服务,客观来看,这些举措更多是“尽人事”,只是完善服务保障工作不停止的举措,但真正成交一定是线下实地看房+面对面洽谈沟通+一对一签约登记备案;

从互联网+开始鼓吹的“房地产互联网化”的泡沫,在会议室里都合理,但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几百万的“一生一套”就VAR一下,选定了?埋单了?签约了?

说到底,买房这么慎重的事情,如果线上就可以完成,不是技术上达不到,而是全员信用层面,不可靠。至少在中国,“楼市还是线下(为主)的事”。






再来看看线下,事实往往是可以推演的——

首先,看时间。一季度外出都困难,谈何看房买房?




从目前的“延长假期自觉在家隔离”到“消费者被准许并且主动去售楼处”的前提条件,是疫情稳定并减弱之后,目前给不出具体的时间表;




其次,一季度的低迷成交,到(最快)二季度的逐步恢复,受到指标压力的开发企业,势必会通过各种价格游戏、优惠措施,来实现“尽早人气回升”的竞争,所以价格战是可以预期到的;




再者,就算甲方摆出相对的低姿态,消费者在“整体市场低迷、各家都有优惠、足够项目可选择”的三大背景下,还是会拉长成交周期,对楼市的波及影响可能是半年乃至更长的影响。




最后,过去三四年,楼市中无往不利的“渠道”,因为其必须面对面、必须沟通、必须反复沟通、必须建立一对一的人际信任基础之上,所以想必本次疫情之后,出于对疫情后续的忌惮,中介、分销等渠道方式,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三)敢不敢应对,都必须应对并作出应变

按照本能反应,业内对应变的措施都比较苍白。

无非是搪塞式的出招:“健康住宅”将要大行其道了!

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智商,是不是能被所谓的“健康住宅”所蛊惑,取决于推广上的出新,当然首先是产品亮点真实存在并加持。

但稍微梳理一下,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抛砖迎玉的细枝末节:

1、道理都是浅显的,关键在执行

其实好像N多原始道理都是雷同的,就像本次疫情,专家给出的防护建议,也无非是“勤洗手、多喝水、做好个人卫生”这些看起来老调重弹,但正因为我们的执行力关键是内心认知不足,导致人和人的不同,也直接会导致“房和房的不同”。

“别墅好是废话,问题是有几个买得起别墅?!”

对于户型的通风、采光、层高、密度这些基础要求,看似在今日房地产开发水平高度同质化基础上无须赘述,但事实上因为受到价格关系,购房者的购房往往是——妥协工程,而非完美工程。

2、“医区房”的辩证思考

倒是可以举一个真实的SARS期间案例:当时的公司代理了闸北医院周边一个项目,但当时传出说法是该院收治了疑似病人,所以(至少在当时)去化率不理想,后来开发商给折扣,后来公司鼓励内部员工购买。

这个案例不是想说明所谓的“是危也是机”,而是这些年我们对“医区房”的盲目迷信需要被细化分析——什么等级的医院、距离有多远、利大还是弊大,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具体医院也要具体盘算。

3、从细节到软件,曾经被忽视的买房选项。

比如购房者(甚至开发商拿地评估)都会更加重视环境,由此衍生的密度参数;

比如对电梯配置的关注,关注建筑密度之后,要关注——人群或业主密度;

比如对物业管理的升级要求,不仅仅是保安保洁,而是物业的专业服务范畴、应对危机时候的第一反应,物业管理真的是一种管理学问。

4、策划条线,要从“文案、活动、周报、流程”中跳脱出来

一方面,是对于新的推广方式和内容,或许更多的线上需求被激发,但一拥而上的抄袭之风不可肃杀,导致了方式之外的内容出新;

另一方面,对产品设计的前期策划将要被重新重视,别说什么标准化,标准化就是能满足“排得下”,对于单位产品的设置、产品要素的添加、对周边配套的“内应”,都是需要人脑来辨析的,迷信标准化是另一种经验主义。






综合以上,“因为城市所以楼市”,调低预期是主流,分化是各自看点:




1、一线城市人口拥挤的缺点会被放大和反思,所以一线城市能守住价格或流量已经是最好结果,而这其中:管理界面要价格,开发商要流量,这个矛盾如何协议平仓;




2、二三线城市,买房者会重新审视“配套”,包括医疗、学校、环境,“越热闹越好”的地段判断法则,会打一个问号;




3、其他下属的地县级城市,自身配套的匮乏缺陷将进一步被放大,“故乡置业”会被“就近置业”替代,距离伤不过疏离;




4、“三无”城市会被彻底抛弃,除非其索性封闭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产业城市。




而站在从业者的主动行为而言,最大限度的在“(充分并理性地)尽人事”基础上,“让每一个做法都可以说出理由”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