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rpetahack 发表于 2024-1-13 08:03:28

交汇点评︱“职场黑话”刷屏,我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正在热映中的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凭借对职场生态的深入观察和辛辣讽刺,成为开年第一部黑马影片。在影片中,一系列“职场黑话”营造了大量笑点,“先把颗粒度对齐一下”“形成一个垂直矩阵”“打通底层逻辑”……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话术,让主人公胡健林云里雾里,也成为影片刻画职场生态的一个生动切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职场黑话”。

说起“黑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侠小说里各帮会之间的切口和暗语,只有对上暗号,才能确认是自己人。一些经典的作品,比如在《林海雪原》中,描写杨子荣潜入“威虎山”时,就有“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类的黑话记录。对各行业来说,“职场黑话”本质上也是一种业内“行话”,是在某个职场领域里专门使用的一套语言体系。比如京剧挂的胡子不叫胡子,叫“髯口”,服装叫“行头”;相声里说“棒槌”,意思是完全什么都不懂,没有专业背景知识就不容易理解。在电影中,正是男主角从“工厂”进入“大厂”,不懂“大厂黑话”,所以才闹出了一系列“错位”笑话。

有人说,学习“黑话”是职场“小白”蜕变为行业“老炮”的必修课。话糙理不糙。新人学习必备术语,一定程度上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熟悉内部用语,也是融入集体并成为互联网人的一种“通过仪式”。问题在于,频频被吐槽的“职场黑话”,似乎并没有成为圈内人沟通的桥梁,反而让很多人听了感到不适。某脱口秀节目中,就有选手调侃:“我们现在给嘉宾写稿,不叫写稿,叫赋能,段子讲出来没人笑,不叫不好笑,叫延迟满足,他说门卫大爷掉头发,那叫掉头发吗,那叫去中心化。”这些普通的生活场景,套用了“高深”的互联网行业黑话后,啼笑皆非之余,不免让人思考,很多人对“职场黑话”的不满从何处起?

一是故作高深。在互联网初露锋芒的世纪初,所谓黑话还只是一些程序的专业术语,但在近十年,这些黑话从专业术语变成故弄玄虚的“高端话语”。而事实上,这些话语只不过是将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复杂化。比如,“在网上卖”可以说成是“抓住流量风口,布局线上新零售”,“有销售经验”可以说成是“对裂变增长有较完整的方法论及实战经验”,等等,艰深、晦涩、自以为是的高级感,非但不利于提高沟通效率,反而为交流增添了阻碍,甚至让黑话变成了某些“八股文”报告的作料。

二是华而不实。高深、晦涩不等于专业,“职场黑话”极具迷惑性。同样的工作内容,用“黑话”包装一下,似乎就显得高大上;一些工作,可能本身没有什么实际必要,又非得做不可,“抽象化”就可以掩人耳目。动不动就找个“抓手”,搞个“闭环”,令很多职场人无奈却又无解。西方社会学家齐泽克曾批判过一些知识分子的黑话,看似说的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标签化了的语言。应该说,人们反感黑话,正是因为语言成了一种标签,标新立异、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掩盖了实质性内容。

三是权力话语。语言生态反映社会生态。一些企业将“黑话”用得好不好当作能力高低、入行早晚的标准,将“黑话”长短当作绩效多少的标志。福柯说,“话语即权力”,他认为话语的权力渗透于社会实践的主体之中,难以被人感知却又无处不在,这种支配性的力量管理着社会实践主体,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旦“行话”被强制使用,它将支配人们消除个体差异、改变思维习惯,进而产生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制约干实事、出实绩的热情,一些“职场黑话”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黑化。

语言学家叶斯柏森对什么是好的语言给出了两个标准。一是这个语言记忆的负担比较轻,也就是易学易记;二是好的语言要准确,不产生歧义,即这种语言表达意思非常精准。以此对照,“职场黑话”显然不是“好的语言”。语言自带门槛,不该自造门槛。用刻意修建的围墙拒圈外人于千里之外,分圈内人为三六九等,这样封闭的语言注定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各行各业也不必都大白话。应该承认,像“赋能”等词语,由于契合人们表达习惯又能准确定义新事物的词汇,正渐渐留存下来,成为汉语和人们日常交流的一部分。对此,我们不妨静观之,但对眼下人们所反感的部分“职场黑话”,我们还是建议,从业者能够多使用一些朴素实在的语言,少一些门槛高筑的“花架子”。

(魏晓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汇点评︱“职场黑话”刷屏,我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