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asnoz 发表于 2022-8-6 13:32:42

大人物都失去了对未来的把控

转自米宅
作者百夫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158b1b7d56a4cd49ab7f2a9368c212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5126163&x-signature=kwwgPnMpfBgIr3EjQVwiE%2BYpqjc%3D



普通人,把握不住就算了。


如果连大人物对未来的走向都失去了把控,那说明很多事情确实已经脱轨,疫情还会不会来?什么时候结束?经济什么时候是底?什么时候开始反弹?楼市什么时候能救起来?生活还会好起来吗?


苦,不怕。未知的,最可怕。


因为你完全不知道方向在哪,没有方向感的努力,让人很无力。



1


楼市,遇到了前所未来的困境。


站在当下看过去,站在当下看未来,都充满了无力感,我们出台了大半年的利好,地方政府、银行、高层、开发商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抢救,但是效果还是不尽如意人。


甚至,一些事情还在持续恶化中。


比如:


劣币驱逐良币,4个逻辑逐渐形成了。


1、上千万套的二手房降价,正在驱逐倒挂大火的打新城市。


2、同城市、同板块的新房,正在驱逐销售好、产品好的楼盘。


3、同一小区内,户型好、装修好、楼层好的房源正在被驱逐。


4、优质的城市,正在被人口流失、市场极差的城市驱逐。


阵地正在失守。


好东西不能占领阵地,就会被坏东西占领阵地。


2
杭州是最典型的案例。


最近6年IP最强、网红最热的城市,非杭州莫属,5年卖地1.3万亿,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的威力,西湖美景的小资,拥江发展的大刀阔斧,动辄万人抢房的魄力与魅力,都在加强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以前是北上广深,未来是北上深杭。


但是,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狂飙突进的杭州,软肋也逐渐显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总挂牌数量超过20万套的二手房。


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累加。


最关键的是,大量的二手房市场正在踩踏式降价,持续不断地降价,正在冲击整个杭州市场的新房市场,尤其是倒挂市场。


新房倒挂,杭州市场的命根子。


这是杭州能在过去6年以及未来数年持续火热的根本原因,但是现在,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极大的逆转。


比如未来科技城。


全国人民都知道未来科技城的倒挂非常厉害,很多楼盘的倒挂动辄1万以上,然后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炒房客去打新,甚至杭州出现了100多个月的社保巨子。


很多人乌央乌央去买,都以为市场的利好会在几年后兑现,一旦能够交易就是百十万的变现红利。但是,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远洋西溪公馆,当年打新多热啊,从2019年持续到2021年的交房,今年陆续出来的二手房价格也震惊了所有人:


有些房源不到4万。


与此同时,整个小区的挂牌量是在105套,非常非常多,我相信这个数据还会持续加深:


价格会不断下降。
挂牌量会持续增多。
价格体系逐渐崩溃。
新房倒挂受挫。


3


城市内部也在内卷。


同城市、同板块内的新房,正在驱逐销售好、产品好的楼盘。


上个月,我们去了一趟浙江。


在绍兴的镜湖板块,我们看到市场最惨烈的一面。


整个绍兴,大概分为3大板块:


1、老城板块。纯自住,市场关注不大。
2、柯桥板块。成熟新区,IP最强,楼盘不多。
3、市府镜湖板块。半成熟,楼盘超级多。


我们要谈的就是市府板块。


这个板块的规划逼格非常高,环境也非常好,二手房市场的底子也非常强,市府搬迁了,地铁也通车了,北部还有绍兴北站,东部就是袍江工业园,这是最完美的板块。


方向,对了。
产业,对了。
环境,对了。
产品好,对了。
市府,对了。


按理说市场会非常不错吧。


但是,实际上市场却恰恰相反。


在市场中,整个镜湖板块已经面世的楼盘有至少有20个,非常集中,而且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龙湖、保利就在旁边,元垄、中交紧邻,融创和中海紧邻,同质化的竞品非常严重。


最关键的是价格。


在同一区域内,整个板块被分成了3个:


价格第一梯队,拿地最高的万科,楼面价高达2万8以上,2万8以上啊,未来售价至少4万以上,最关键的是中海楼盘,售价至少3万以上,全部都是大户型,单价非常高高,总价非常高。


价格第二梯队,就是龙湖、中交、保利、元垄这些第二梯队的楼盘,楼盘都是中规中矩,但是供应量却非常大,因此去化都比较一般。


价格第三梯队,最典型的就是宝能藏珑,对外的价格是2万6,但是实际上最低价格能却能做到2万2,如果市场再差点,这个价格会更低。


镜湖板块只最典型的板块。


结论也就来了:


最好的市府板块,去化很一般。
整个绍兴市场,去化很一般。
地王项目,溢价和去化完全上不去。


4


城市之间的内卷。


优质的城市,正在被人口流失、市场极差的城市驱逐。


北京的吸血,天津不行了,河北不行了。
上海市场不错,但是环沪市场却在面临价格挤兑。
成都市场不错,却在新津等板块的拉低上,市场不断下滑。
东北市场的差,是一个两个城市的问题吗?
非也,是整个环境都在面临巨大的挑战。


这一次在浙江,我就遇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逻辑,那就是整个长三角的价格战会非常严重。


徐州2万。
盐城2万。
南通2万。
金华2万。
绍兴2万。
无锡经开区3万+,
温州稍好点3万+,
杭州限价比较低的3万+,
除了园区,周边一圈限价3万+,
南通滨江中创3万,
南京江北3万+,
合肥最高限价3万,
宁波限价4万+,
杭州一堆的4万+,
上海一堆的4万+,
南京核心南、南部新城4万+,


客户越来越少,哪怕是长三角41城也在面临巨大的考验,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放松限购、限售的门槛,甚至上海已经开启了第一波抢房浪潮。
要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市场了。


5


2022年的大放水、大救市,非常厉害。


但是跟去年的去杠杆、大调控,完全相反。一个极左,一个极右,本质上的态度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你的内心一定受到了鼓动,但凡有50万的,200万的,500万的,一旦被市场的恐慌情绪裹挟前进,心里肯定想赶紧上车吧,赶紧先买一套房吧,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越容易买错,我相信乱中买错的概率还是非常非常高的:


你以为新区一定会挣大钱。
你以为大城市/城市群一定会挣大钱。
你以为打新一定会挣大钱。
你以为买学区房一定会挣大钱。


真实情况却是:


80%的倒挂不挣钱。
大部分的学区先涨后跌,不挣钱。
很多城市的新区,赔光了。
先涨后跌的三四线不挣钱。


一旦买错,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限售,至少都是3-5年,加起来持有周期至少5-7年,这么长的周期,难道只能看这么几年吗?时隔6年,2022又要重演大行情?


再复习一下这个逻辑:


驱逐。恶化。连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人物都失去了对未来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