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7、8月份的楼市到底发生了什么,为啥那么惨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b6c393d82f44edeab88971854ba20646月份开始的楼市惨案是全国性的,普遍各个城市都发生了,包括很多公认市场很好的一二线城市,7月份比6月份成交腰斩,8月份比7月份更加腰斩的惨象,次生灾害就是楼市的降价大跳水和土地的流拍。
发生了啥情况?大家都很好奇
这篇就是琢磨下到底是啥原因。
一、背景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腰斩又腰斩之前已经有了很多隐忧。
2021年小阳春有2个特征
特征1:3-5月恐慌性放量
无论是济南、武汉这类二线城市,还是浙江的三四线们,都迎来了一波超级牛市,有库存的清库存,没库存的涨房价,“恐慌”两字重出江湖,带走了一批人以踩踏的方式提前入市。
特征2:刚需比例越来越少
我们可以看到,小阳春的表现中,改善盘非常耀眼,刚需盘其实反而乏善可陈,远郊刚需盘还是一个比一个难卖,市区的高单价高总价的改善盘反而难抢。所以,改善为主导的市场,本身就有其波动性——改善的购买并不如刚需那样急迫,可以观望。
二、更大的背景
“目前,老百姓的住房得到了全面的改善,现在城镇住房居民家庭拥有率达到了96%,其中最穷的低收入的家庭,他们的住房拥有率也达到了89.1%,可以说当年我们所设想的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摘自网上的报道,是一个官员2020年在博鳌论坛上说的。
也可以理解为,房地产全面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大部分人都有了房(背上了负债),未来只能是结构化的市场和行情。
三、对背景的总结
没有刚需筑底,未来的行情大概率就是大起大落。情绪来了就疯一下,情绪走了就掉回去,掉落的深度取决于当地的居民财富能力,财富能力强的地方稳得住,弱的地方从哪来回哪去。
四、直接原因:6、7月份的政策鞭挞、特别是金融口收紧
可以讲,如果没有政策强压,量不会掉的那么惨,总是会有一定的平滑度。毕竟3-5月小阳春普遍都很强,居民的热情很高,是有一定惯性的。腰斩又腰斩,一定是用了力度的。
力度就是:限制需求及地产和金融脱钩。
房价的规律其实很简单,供应少了、房价涨了,杠杆高了、房价涨了。
土地供应和新房供应的确有滞后性,而且18亿亩红线在,没法敞开供应土地,所以就搞了需求端,比如浙江的全面限购进程。
而杠杆这块的主动权在政府手中,全面抽杠杆,一是控银行,给银行也2条红线,二是控居民,严查你的首付和流水,要求和实际匹配。实质性是通过“规范”的方式降低了居民的购买力,6月前本来可以通过首付借钱、流水作假,往上撑购买力的,现在都不行了,这就排除了一大批的客户。
银行房贷不行了,那经营贷呢?特别是浙江,有一堆中小企业,要流水有流水、要税收有税收,房产又是强力抵押品,按小微去做贷款利率2%可能都不到,天然的炒房天堂(房价一旦涨了,越贷越多,甚至贷的比原来买的房价还多,利率还低)。但是,被限购了呀,那种人都不止3套房,一个限购对付足矣。
而且房贷利率也高了,作为一个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也有分量。
五、次生原因:心态变化
买涨不买跌是天性,股市亦然、楼市亦然。
只要不涨,就不想买了。
如果跌了,就想卖了。
跌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理由,来给自己营造恐慌的感觉,就如同涨的时候也有很多很多理由,来给自己营造恐慌的感觉。
六、政策鞭挞后的案场反应
案场人少了,有些人发现自己没了资格,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流水不够了,有些人发现自己资信不好被销售鄙视了。
为了收拢残存的客户,特别是那些还算优质的,但是被打的首付不够的客户,案场只能采取主动降价或者首付分期的策略。
而且,客户变得越来越稀缺,各个楼盘都在抢。
房价一旦下降到了价格战阶段,那就失控了,客户在不断等待各个楼盘的最近报价,在不断降价中失去了买房的乐趣——毕竟不会涨了,后面跌多少未知,那还不如继续观望。
建议刚需还是先上车,原材料暴涨房价却没涨,不就是因为疫情影响到了经济吗?不早点下手等房价涨回来再买? 刚有点秋意,隆冬尚远。 挺火爆的啊 150万起买合院 宁海一个小县城房价2万多,真的是什么? 有消费者惨吗 惨个毛线,个个早就赚肥了,把真正做实体企业逼死。 转发了 最穷的低收入家庭的房子在农村,他们可能在城里干活,租住城中村,常年蜗居,过年的时候回家住大屋。不少城市新市民也这样,不是没有房,是房子在农村。 这些年除了盖房,还是盖房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