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玄衣及 发表于 2021-8-11 13:12:18

楼市下半场,为确定性而战

我个人很喜欢黄仁宇先生的一本书,《万历十五年》。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旧篇章的尽头。


十年后,如果有人写一部关于中国楼市的纪录史。


那么——


2020-2021,就是中国楼市旧篇章的“万历十五年”。


2020-2021,就是旧篇章的终结。


诸多改变中国楼市走向的政策,都深埋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集中爆破了。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ee0967c2e304bbca5c8d7e4137a8d9c



信贷权上交。


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


严控银行涉房贷款规模;


严格规定各类银行涉房贷款占比上限。


自此之后,中国的房地产贷款规模进入“强监管模式”。


过去想贷多少,银行说了算。


现在能贷多少,高层说了算。


楼市热度过高了,高层就把房贷额度红线压一压;


信贷额度压低了,资质审核严格了,房贷利率上去了,贷款就难了,热度就下来了。


“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刚出台时,很多人逼逼:屁大点事,不值一提。


现在呢?


上半年楼市过热的重点城市,无一例外被严控房贷,无一例外出现了额度紧缺。


二手房停贷、缓贷开始出现。


杠杆,暂时加不上去了。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65acc0f3d3b4f77b26839b72cb2338c



二手房价格被击散,一二手倒挂被击散。


2021年2月8日,深圳出台《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嘴上说的是“以二手网签价格为基础,结合周边新房价格”。


实际操作中,只结合价格更低的限价新房,不参考二手。
几乎每一个小区的官方参考价,都比实际成交价要低;


部分红盘的官方参考价,要比实际成交价低50%,甚至能达到100%。


紧接着,深圳各家银行全部以二手指导价,作为房贷批复的依据。


深圳二手指导价出台后,千万总价的房子,首套首付被干到了7成,二套首付被干到了8.5成。


华润城82㎡的两房,市场成交价1500万,正常首付3成450万。


现在指导价1082万,银行按指导价评估,最多只能贷款757万,首付直接被干到5成。


一个二手房指导价,直接打掉了二手房的杠杆。


二手房指导价落地了5个月,二手房杠杆也被打掉了5个月。


五个月之后,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快速下滑。


紧接着,二手房价格也进入下跌区间。


不仅二手房进入下跌区间,甚至——


二手房濒临绝境之后,也把新房拖入了深渊。


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出台之后——


二手房的杠杆被打断了,价格跌了,一二手倒挂空间缩小了,套利空间也缩小了。


于是——


曾经抢到爆的新房市场,也不那么香了。


曾经横行全国的“一二手倒挂,狂摇限价新房套利”,现如今被一个二手房指导价直接打断了脊梁。


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陆续出台二手房指导价。


比如,2020年5月,“摇号打新重镇”成都已经落地“二手房指导价”。


成都二手房指导价落地一个月,二手房成交量直接腰斩。


即将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还有无锡、东莞、西安、郑州、苏州……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3346e6b55a947aaadcaca45e7b1817d



地权上交,捂地惜售推高地价被击散。


2021年2月26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土地出让“两集中”政策——


全国22个重点城市,“集中发布土地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土地出让活动”。


一年发布住宅土拍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


以前是想拍多少地,想怎么拍,地方说了算。


现在是想拍多少地,想怎么拍,高层说了算。


过去地方城市如果想抬地价,不是捂地不出,就是挤着牙膏出,反正就是不按用地计划出。


半年憋出三块地,一堆憨批房企,抢着拍。


现在——


全年就给你三次土拍机会。


集中公告,集中拍卖,列了计划就要严格执行。


更狠的是,部分城市的土地集中出让公告中,还直接限定死了以下内容——


土拍楼面价、土拍溢价率、住宅销售均价、住宅销售最高价、住宅销售最低价、施工工艺、精装品质、物业服务……


一年卖多少地、土地卖多少钱、未来房子卖多少钱、最高能卖多少钱、精装多少钱……通通都是高层说了算。


控制了地价,就控制了房价上涨最重要的成本中枢。


一个土地出让集中管理,直接把地权收归高层,甚至把定价权也收归高层。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facb3d1e2e894f8fa8e384fd809cf06a



土地归税,烧钱扩张没钱拍地被击散。


2021年6月6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土地出让金,划转给税务部门征收。


以前的卖地收入,一直是地方上收,地方上用。


所谓的土地财政,就是地方的小金库。


收了多少,用了多少,怎么用的,高层几乎不知道。


现在的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三年前,税务部门经历了国地税的改革合并,中央直插地方。


由税务部门征收,其实就是由高层征收。


虽然土拍收入的所有权和分配权还归地方,但是——


高层却通过征收权的调整,清晰的掌握了土地出让金的收支明细。


卖一笔收一笔,收了多少钱,我了如指掌。


花一笔报一笔,花了多少钱,我也了如指掌。


钱你还能花,但你不敢乱花。


这一次的征收权调整,相当于——


高层直接把手,一杆子插到了收钱和花钱的环节。


在土拍的收钱和花钱环节,安装了一个监控探头。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为什么要把地权回收?


既怕地方乱花,又怕地方花完了乱收!


更怕地方在乱收乱花的过程中,嗷嗷卖地推高地价,推高房价!


一个土地出让集中管理,再加上一个土地出让金征收权调整——


不仅把控你卖多少地,还把控你怎么花卖地的钱。


你想控地惜售,但因为集中供地,土地出让权在我手里,卖多少地我说了算。


你想烧钱扩张,但因为征收权转移,土地出让金也在我手里,花多少钱我也能把控。


地方,正活成一个小时候过年刚拿到压岁钱的我们。


既不敢嗷嗷扩张烧钱,又不敢烧完钱就推高地价卖地。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49db3c4dfee4329a83302251fb09ad7



教育体制改革,向学区房开刀。


自2020年开始,由高层牵头,北京率先落地,沪杭等重点城市跟进,启动了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


幼升小/小升初严格多校划片、取消点招。


公民同招、取消锁区、重点高中名额面向全市分配。


这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核心点:


所有的教育体制改革政策,都在增加学区房的不确定性。


学区房这玩意儿,价值共识在于确定性。


为什么,我们愿意为顶级学区支付更高溢价?


原因很简单——


买了顶级学区,大概率能上顶级学校;上完顶级学校,大概率还能以更高的价格出手。


既能确定性上学,还有确定性收益。


教育和房产,教育品质和学区房价格,牢牢捆绑在一起。


2020年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政策,终极目标就是把“学区房的确定性价值”击散。


怎么击散?


制造更大的不确定性!
买了顶级学区,一个多校划片,可能上不了;


不仅上不了,还可能一场改制,学区没了,房砸手里;


即便不买顶级学区,也可能被划入顶级初中;


即便不上顶级初中,也可能进入顶级高中。


确定性被打破了,家长选择更多了。


学区房的价值共识和大涨预期,被逐步击散了。


以不确定性,让房子和教育脱钩。


以不确定性,让资产和教育脱钩。


这就是未来的大趋势。


大趋势之下,学区房一定是逐步利空。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06a22cc0d8e244e897d7492745a02f88



一年之内,曾经搅动楼市的诸多确定性被击散了。


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愿意去炒楼?


为什么我们如此笃定“随便买房,一定暴击”?


因为过往的楼市中,存在着诸多确定性的价值共识。


比如,土地财政对地价的确定性推涨。


所谓的土地财政,无非就是下面四句话——


有钱时,烧钱扩张;没钱时,嗷嗷卖地;调控时,捂地惜售;卖房时,因城施策。


既然笃定地方这么玩,那普通人绝壁照猫画虎,跟着地方拍地节奏撸——


调控时,抄底楼市;放开时,嗷嗷暴击;大涨时,咔咔出货;横盘时,嗷嗷买进。


反正笃定你会保地价,反正笃定你会保楼市。


现在一个“土地出让两集中”,再加上一个“土地收入归税”,直接卡死了捂地惜售推地价。


到最后——


拍地和推高地价的确定性被打断了。


地价和房价的确定性,也被打断了。


再比如,信贷政策对房价的确定性推涨。


信贷这玩意儿,就像是楼市里的洪水。


为什么过去一年的楼市,从一线到二线星火燎原?


说白了,还不是钱放多了。


虽然,高层一直喊的是,要严控涉房信贷。


但是,架不住各家银行把房贷作为优质业务,嗷嗷叫的往里干。


你喊十遍“房住不炒、严控信贷”,但依旧架不住他红印盖上,房贷就批过去
了。


货币加着杠杆,以合规和不合规的方式嗷嗷灌到楼市里。


既然银行都这么玩,那普通人绝壁也“照猫画虎”,跟着银行灌钱的节奏撸——


信贷收紧,憋着不动;信贷宽松,杠杆撸房。


反正笃定你会放水,反正笃定只要放水房价必涨。


现在一个“涉房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直接卡死了房贷规模。


到最后——


信贷和房价的确定性,被打断了。


又比如,一二手倒挂对新房的确定性套利。


自2017年全国第一轮宏观调控到来,诸多城市都启动了“新房限价”。


新房的价格的确是限制住了,每年最多只能涨10%。


但是,二手房的价格却始终控制不住。


限价新房和不限价二手房的剪刀差,越拉越大。


既然倒挂这么狠,那普通人绝壁更“照猫画虎”,跟着倒挂套利的节奏撸——


二手嗷嗷涨,新房嗷嗷摇;摇不中新房,嗷嗷干二手;二手涨不停,打新打不停。


反正笃定一二手倒挂,反正笃定摇中就赚上百万。


现在一个“二手房指导价”,打断了二手杠杆,卡死了二手价格,更逐步消磨一二手倒挂。


到最后——


二手房的价格跌了,一二手倒挂的确定性,被打断了。


还比如,学区政策对学区房的确定性捆绑。


炒学区炒学区,炒得是什么?


炒的无非就是“买房一定能上学,上完卖掉一定能赚钱”。


现在一揽子的教育制度改革,陆续出台了——


买了房不一定能上好学校,买到手不一定能卖得掉。


到最后——


学区房必涨的确定性,被打断了。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政策梳理,你会发现过去楼市的诸多确定性共识都被击散了。


土地、信贷、二手房、学区……


这些确定性共识被击散的同时,中国楼市的最大问题出现了——


确定性,消失了。


中国楼市的价值之锚,消失了。


跟着土拍去买房的逻辑,失效了。


跟着信贷去买房的逻辑,失效了。


跟着学区去买房的逻辑,失效了。


跟着一二手倒挂去买房的逻辑,也失效了。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3fbde04a214748df841595e25fe2e85b



楼市,从未如此混乱。


以前的楼市,其实很简单。


以前的楼市,玩的是什么?


玩的就是,“背靠确定性价值,利用周期搏暴击”。


既然价值是确定的,那就利用周期波动,低吸高抛。


调控进来的时候,需求短期压制,房价的确横盘。


调控退出的时候,地方嗷嗷拍地,我们嗷嗷抢房。


抢什么房?


抢学区房、抢倒挂房、抢地王周边等搞确定价值的标的。


因为他们确定性足够高,因为他们是中国楼市的价值之锚。


只要确定性还在,价值之锚就还在。只要价值之锚还在,震荡下跌就是加仓猛干的好机会。


干!满杠杆就是干!


现在呢,不仅震荡波动消失了。确定性的价值之锚,也消失了。


怎么办?


当学区、倒挂、土地、信贷等确定性投机价值消弭之后,楼市只剩下唯一的确定价值。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老话,再次要送给大家——


一二线楼市的价值,只剩下真实的居住价值。


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基础,不是地价泡沫,也不是信贷泡沫,更不是学区泡沫,而是切切实实的居住需求。


什么叫真实的居住价值?
只要这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足够好,就一定会有足够多且结构足够好的人口流入;


只要这个城市的配套结构足够好,这些流入的人口就一定会留下来;


只要这些人留下来,这个城市的楼市就始终有价值。


这句话我说了很多遍,但一直没有机会告诉大家——

飘渺九月 发表于 2021-8-11 13:13:09

分析的很到位[赞]

内托体头 发表于 2021-8-11 13:13:27

不破不立!

因醉鞭名马幌 发表于 2021-8-11 13:14:11

比实际成交价低百分之百是多少啊?

白云追月素 发表于 2021-8-11 13:14:46

2020~2021楼市走向!

内托体头 发表于 2021-8-11 13:15:08

四五线的什么动静

愿为素心人 发表于 2021-8-11 13:16:04

一二线只剩下居住价值的话,那三四五线普通城市六七八九级普通县城还剩下什么[马思纯的微笑]

poney 发表于 2021-8-11 13:16:58

终于有好办法了!

勇敢的树袋熊1 发表于 2021-8-11 13:17:06

把排序在改改

侬去斯 发表于 2021-8-11 13:17:24

呵呵,理想很丰满,现实是这样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楼市下半场,为确定性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