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停贷”,楼市又要转向了?
01昨天文章《一夜净赚200万》推送后,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这事怪我,希望理财干货尽量简短直白,别老被人说啰嗦,结果只写了实操知识,三观部分没怎么提。
争议主要有三。
一是拿“房住不炒”大帽子压我,说我变相鼓励炒房,政治不正确。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e8111c9cdbf9437980c4b286ff191c5b
我:???
后来我临时加了条置顶留言补丁,说房住不炒是大方针,国家一直反对炒房,我也一直反对。
炒房炒房,是被人为抬价抬上去的,是空中楼阁,纯粹泡沫,零和博弈,往大里说,于实体经济无益,往小里说,炒房客自身也风险巨大。别说“炒房”,我甚至都不建议大家“炒股”,只推荐“投资股市”。
“炒作”和“投资”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真实价值和市场需求的支撑。
我过去文章无数次说过,中国早就过了炒房致富的历史阶段。所谓楼市打新套利,是当前楼市调控政策下的制度性套利机会,本质和我们日常说的港股打新、可转债打新或LOF基金套利是一回事。
况且地方政府也制定了详细周全的新房认购政策来遏制炒房行为,受益的主要还是刚需自住客。
没人说打新股或基金套利的“思想很危险”,却对楼市打新这么严苛?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房子议题太敏感。
争议二是直接对我发起道德审判,说我这么有钱还研究这种“歪门邪道”,不给小青年活路。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e2378a759a449eab4960fd5378a2944
我:???
没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我靠理财技巧,凭本事赚钱,和我心系天下,热心慈善,矛盾吗?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故事了解一下?
归根到底,这种道德审判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就像我每次写打新债,都有一堆评论吐槽,说力哥你别再说了,可转债已经很内卷了,你再说,我以后更难中……
自己上车了,就想把车门焊死,不让后来人上车分肉。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6210ea1a40741e9a758143a707a3039
你觉得自己利益受损就发起道德审判,我也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吐槽你的想法不道德呀,这样扯下去就没完没了啦~
从点赞数对比能明显看出,没听说过的,不太懂的门外汉还是多数,我昨天文章推送后,会员群里不少人也蠢蠢欲动,想参与楼市打新。
02
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是第三个争议:认为“打新套利”一词不准确。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f29a6751824407890f1e9f899d64711
理由有三:
1、为遏制炒作,上海规定新房入手5年内不能上市交易,意味着流动性至少锁死5年,没法像打新股那样迅速套利走人。
2、虽然买新房便宜20%+,但以现在高压调控政策看,5年后二手房价格大概率没太大变化,意味着5年回报总共20%+,加上首套房35%首付的杠杆,扣除利息,实际综合回报也不超过60%,平均年化回报不到10%,真不如买基金或股市打新收益高。
3、不能只看新房价格打了几折,要看二手房市场有多少成交量,再便宜的新房,二手市场不好卖,一样白搭。
这三条反驳理由,都很棒。
前两条本质在说一件事:炒房客滚蛋!
单从投资收益率角度看,打新房不见得是最佳选择。
所以我一直推荐身边刚需或改善族,只要积分够,一定优先打新。
房子买了自己住,比买二手省七位数,从“聪明消费”角度说,压根不用考虑5年限售和实际收益率问题,怎么看都赚大了啊!
至于我自己想打新,也是从长期抗通胀和大类资产配置角度考虑的,二三十年内压根不考虑出售,和我这两年多次购买年金险一个道理。
如果只从短期收益率出发,买年金的都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
但如果能有远见,预见到30年后中国和世界的面貌,也有财力为那时的养老需求提前布局,买年金可能反而是最聪明的选择。
上海户口已婚最多买2套(现在假离婚没用),去年我买了套顶复,加上现在住的房子,房票已满,搬家后,准备现在住的房子置换成新房。
一是把新房折价套出来,二是现在住的房子,房龄16年,稍微有点老,没电梯,没地下停车场,停车超紧张,这样的房子长期看,升值空间肯定不如新房/次新房。
再说一遍:手里有老破的,不管大小,最好尽早出手或置换。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c7788fc28b0a4d81aa58bf50fc85ca26
尤其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龄化时代,老人逐渐老死,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这种老破小区会被越来越多年轻人嫌弃,很多年轻人哪怕地段差一点也要选新一点的房子,长期看,升值潜力一定会越拉越大,而且也不好出手。
每次说这条建议,总有一些手里有老破小的小伙伴不服气:力哥,现在的新房,20年后不也一样是老破吗?
如果你对现代住宅发展史有一定了解,就不会这么想了。
近10年建造的小区,无论材料、布局还是功能设置上,和30年前建造的有巨大区别,但和10年后建造的,反而差异不大。
03
最值得思考的,还是第三条反驳理由:二手房市场表现。
新房卖多少钱,本质上说的是政府和开发商能赚多少。
我们能赚多少,完全取决于二手房价格和成交活跃度。
所以打新一定要看城市和地段。
首先,中小城市新房,除非自住,否则千万别碰,再便宜也别碰。
因为人口流向决定了,这种房子以后很难出手。
其次,哪怕一二线,也要尽量找靠近市中心的成熟区域打。
越是成熟区域,土地越稀缺,潜在新房供应量越少。
即使北上广,郊区也还有大量闲置土地,新房成批成批建成,并没那么稀缺。
这世界,永远物以稀为贵。
比如在上海,最近有个内环内13万的新盘,抢破头皮;
远郊(奉贤)有个才卖3万的新房,乏人问津。
因为13万的新房,二手房挂16万,抢。
远郊3万的新房,没准几年后你挂2.5万都出不去。
所以我在上海打新有个大原则:除了大虹桥,外环外一律不碰。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69d7307e03a4fe5b17a3db67ed87d34
今天还不限购的房子,都没有什么长期投资价值。
但限购意味着必须有户口或交社保,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了。
尤其北上户口基本没戏,很多人挑来挑去,就找到了像杭州、成都这样的强二线。
比如杭州户口,只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花点小钱,2个月搞定,就拥有打新资格了。
长三角这边不少人没资格上海打新,都用这法子跑去杭州打新。
毕竟长期看,杭州城市地位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互联网巨头云集,甚至开的工资比上海还高,从长期持有的安全系数上,明显高于苏州、宁波。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759818943524ec088e1ddf85cbd752c
04
大家还要预见到,政府对楼市调控的精准度越来越高了。
最近网上都在说二手房贷收紧甚至停贷。
是耸人听闻,还是果真如此?
并非空穴来风。
我看了凤凰网最新的调查报道,最近两个月,全国有60个城市提高了房贷利率,杭州甚至不到1个月就两次上涨,大幅提高买房成本。
而像郑州、西安、合肥、深圳、南京、武汉等部分热点城市的部分银行,也的确暂停了二手房贷业务。
有些没明说停贷,但也表示没法保证放款时间。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43e1f5029aa046d39389c09c91070798
原因是去年底,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个新政,给银行对个人购房贷款和房企贷款占比划了条红线。
四大行的比例分别是40%和32.5%,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更低。
从去年底数据看,不少银行都超了红线,包括建行、邮储、招行、兴业、浦发、中信等。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aef83dd31454d50a61c0f3541c377e7
6月底银行又要考核了,所以最近收得特别紧,否则得挨揍。
额度就那么点,需求却那么大,银行自然挑挑拣拣。
比如优先给信用、资产、流水状况特别好的客户发贷款,进一步降低坏账率。
再比如放贷前,要你办信用卡买理财保险啥的,冲冲业绩。
还有更直接的,要给一笔“下款加急费”。
当然,银行肯定不会明着说,都是通过中介私下搞定的,肯定有腐败空间。
总之,加码楼市调控的结果,永远是买房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
不管是银行的“变相降息”,还是房贷加息和各种变相提高收益,银行的好日子,还远没有到头。
但持续高压调控,开发商的好日子,是真到头了。
连恒大苏宁都这样了,未来更多中小开发商,一定会死。
这也是我一直说优秀银行股还可以买,但地产股一律不碰的底层逻辑。
这种信贷大环境下,接下去一段时间,二手房市场应该会转冷,有些二手房会不怎么好卖,和新房差价也会有所收窄,从而降低市场打新热情。
不管是打新还是买二手房,都会迎来又一个上车时机。
但是要记住:买房不能再老想着赚快钱,也别老想着收益率有多高,一定要从长期资产配置角度考虑,一旦买下,尽量别折腾。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865d5d574e1147ffad7d2fdcf86a8438 跌的越多越好,买房压力减小,幸福指数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