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丨现在的高层住宅,未来的贫民窟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b9e08afac354dc9bdf0491a6054eae7说普通人有关的城市发展与商业变迁
"正视先生"
很多伙伴都在问,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到底买什么样的房子才是最值得买的。我的建议一直都是:
在同等地段和经济能力足够的条件下,相对高层,买别墅,非叠拼的那种。
主要原因为:
一、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25-30年,尽管刨去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影响,超过20年的房产居住体验已经开始下滑,超过30年的房产,其基础配置更是不能满足当下城市的发展,各种建筑的问题也会暴露。从银行金融上来讲,超过30年房龄的房产,银行几乎是不贷款的;因此,超过30年的房产,在市面上的价值也会变得很低;有条件的人员更是不可能选择这种房产,因此,在买卖市场上,这种产品也会逐渐被抛弃;无法出售,或者非常低的价格出售给一些低收入人群;
二、由于房龄的增加,房子的维护成本也会逐年增加,物业的管理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而这时候,已经有条件选择置换的人群已经搬离,将大龄房产进行出售给低收入人群或者是租赁;进一步导致房屋维护的难度。面临物业难以管理,物业退出等问题;
三、另一方面,随着房龄的增加,房屋维修基金不可覆盖,可能面临业主自筹维修基金的可能性。已经搬离的业主,低收入的业主可能不一定认同出资修缮。说白了,一栋楼的修缮行为需要全体业主的支持。如果你楼上很富有,他可以已经搬离,出租给别人,又或者你楼下很穷,已经无力出资修缮。都会导致修缮工作的停滞。
四、在房龄不断增加,修缮不断停滞的情况下,政府出面介入,以拆迁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这也是当代的拆迁工作。这时候,楼宇的形态就决定拆迁工作的进行难度。高层建筑的问题也将这个时候成倍爆出。
1、高层建筑(超过18层)的修缮成本更高,修缮的难度更大;会导致修缮工作无法进行;
2、高层建筑的拆迁价值不高,甚至是极低,18层的建筑拆迁,可能要用36层的建筑来覆盖拆迁的成本;(原拆原迁面积+建安成本+土地续期费用+楼宇拆迁费用+税费)。如果已经是33层的建筑呢?你一定很少遇到高层建筑的拆迁吧。
但是,如果是低楼层建筑,如小洋房,叠拼,别墅等建筑。就可以规避以上问题。比如,可以选择政府拆迁、土地二次征收来解决,也可以选择修缮来解决房屋的老化;如果是别墅,在未来旧改的不断开放,由于无其他业主的不同意见影响,业主向建设单位、物业公司等权责部门申报自行修缮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而对于政府来说,如果一个区域的超高层建筑群密度太高,在未来20年这里可能是黄金地段,但在未来30年后,由于整个区域的修缮成本、拆迁成本等导致土地再利用的成本过高无法负载,政府一定会选择采用新城建设的逻辑来转移城市核心。
这也就形成了,可能某些郊区的房价超过的市区。
这种情况将再一次导致,低收入人群被挤进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因为这些楼宇因为房龄的增长,无论是售价和房租都足以让穷人接手。贫民窟自此而生。
也许你说地段的优势不可转移。这个观点本身没错。但是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证明,城市核心十年一个转移是不争的事实。你可能会说,现在城市的老破小还是很值钱,那是因为他们还不是高层高房龄住宅群,又或者城市的更新密度还不够。可能只是部分楼群是高层,部分楼群还是矮建筑。
说白了,高层建筑随着房龄的增加,居住体验下降,有置换能力的人群已经选择置换,没有置换能力的人无能力置换只能留守,又因为建筑本身的维护和修缮成本较高,业主繁多复杂无法意见统一,导致修缮本身工作难以统一,进一步破坏楼宇的品质,又驱逐能力次之的业主搬离,希望新的低收入人群接盘,而搬离的业主更加不配合修缮工作,只能由政府牵头,但由于高层建筑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极致,导致二次拆迁带来的效益无法覆盖拆迁成本,导致拆迁的可能性极低,修缮又无法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贫民窟。只能待楼宇的业主经过几代汰换,甚至无主、荒废后选择土地再征收利用。
现在的房价还算是稳定。很多人不一定会太在意这些东西。
但十年后,房子一定归属变成真正的消费品,变成和车子一样会贬值、要保养、要维护以及不断的投入,高层住宅将尤为明显。因为越是高楼,越意味着个体的力量有限,合作的成本提高,组织的难度加大。
如果你已经意识,房子只是消费品,买什么产品其实也都所谓。高层住宅的消费体验确实不错。
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建议你,选择别墅产品,至少,你对这块土地上的建筑,有一定的、相对安全的组织权。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政策没有发生震荡的变化。
庆幸的是,国家层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开始限制一些城市的建筑高度。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