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评审会参会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31日讯(记者 潘润华)日前,留仙七街坊配套学校、桃源中学、桃源小学、高新中学、后海小学、前海小学等六校建筑设计方案在深圳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公示结束。“南山百校焕新·新校园篇”的六所学校将进入设计深化阶段,以实践呈现“校园城市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人文主张。
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新校园篇——“校园城市主义六校实践展”由南山区委区政府部署,区建筑工务署统筹,市规自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支持,协同区发改局 、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文体局、市规自局南山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共同推出。
评审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147家设计机构参赛,倡导校园空间设计新主张
“六校实践展”作为深圳“走向新校园”总序列第4季,依旧延续新校园建筑实践展机制,持续推动校园设计管理的创新。
此次“六校实践展”共计147家设计机构提交的232份报名文件,其中,28家设计单位30个方案层层突围,最终入围终评。评审委员会由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顾大庆担任主席,朱荣远、刘家琨、王维仁、龚维敏、华黎、李兴钢、刘珩、董功、曾群等来自全国建筑学界和城市设计学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超强评审委员会阵容。
最终,深圳都市实践、深圳华汇设计、长物建筑设计(广州)、香港元远建筑以及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五所建筑设计机构中标。
“从2017年至今,高密度城市下的深圳新校园行动设计和管理创新实验,得益于五湖四海的设计大咖和新锐设计师的合力共筑,为深圳带来了一批极具文化使命和实验精神的当代新型校园,以空间变革赋能城市教育,更引领了全国校园设计探索的实践,以及各种政策的迭代和规范的更新。”实践展总策划人和总统筹人周红玫表示,“新的校园联展计划制定时,其重要的议题是如何理解、延续与再议这一传统。校园城市主义包含了多重含义,如当代新型校园建筑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公共集体生活建设、公共艺术介入、公众共同创造等。”在她看来,校园城市主义,契合当下社会发展迫切所需。“学校作为与公众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教育基础设施,理应传递我们的社会理想和人文主张,其设计更应该是面向未来的。”
多样化策略,凝聚校园空间的共识
评审委员会表示,“六校实践展”重点关注塑造可持续发展、多样性的城市生境;呈现社区记忆,拓展地方历史与城市历史; 促进校园开放、共享与自治; 推动低邻里影响、舒适耐久、低碳环保的技术应用等在内的七大议题。同时,每个项目在落地性上,专家组也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建筑功能、结构系统、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桃园小学效果图(主办方供图)
其中,桃源小学改扩建方案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长物建筑。设计团队选择充分利用箱涵退线及场地高差整合校园布局,消解由于密度翻倍带来的压迫感。树木积极介入空间营造,与建筑、田径场、场地高差、城市界面融合,成为营造校园空间的关键元素。主创建筑师蔡长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创新路径的探索。新校园计划给年轻的本土建筑师团队创造了机会,也提供了一个与同行、前辈分享、交流、学习的平台。”
后海小学效果图(主办方供图)
而后海小学,香港元远建筑团队则保留了后海小学南部的校舍。新建筑在其北侧展开。演艺、运动、阅览、集会这些功能将在社区小学西侧实现,并与社区共享。值得一提的是,首层多区域架空开放,创造性地把广场变成有遮顶的廊道,夏季带来清凉的穿堂风。
除中标方案,很多设计方案也具有类型创新的价值。以郭廖辉工作室的前海小学设计方案为例,在设计条件非常极限的情况下,同时关注了空间类型的创新和腾挪建造的可实施性。他根据学校场地上的既有树木,创设了5个各有特点的内向庭院。郭廖辉表示,“在设计策略层面对类型、建构和语言的创新是我们着重关注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高密度校园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从解决当下的学位之痛,到预判校园空间的未来
继福田“8+1建筑联展”(第1季)、福田“新校园新社区五联展”(第2季)、龙岗“书院营造六联展”(第3季)之后,深圳“走向新校园”总序列第4季的“六校实践展”立于南山的独特区位与人文历史,提出全新的“校园城市主义”议题,带来各种先锋多元的概念和思想的呈现和碰撞。
此前“六校实践展”启动会上,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署长杨利君介绍道,2022年3月,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首创“修缮类”学校集群矩阵激活存量校园新模式,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六校实践展”将在现行运行机制基础上继续迭代升级,还将传承南山区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为复杂而现实的挑战寻找创新的解题思路,不断探索创新社/校共建共享的新类型。
如果前几届“走向新校园”是直面城市高密度的当下,那么第四季则不仅是打造高品质的教育空间、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解决深圳学位之痛,更是预判校园空间的未来需求,探索多元化的边界设计,以学校这一城市节点为突破口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担任此次终审评审的香港大学教授王维仁表示,“前几届主要讨论校园规范的突破与创新,现在将解决当下问题转向对深圳学校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考虑,探讨校园空间的城市化发展,并以校园为锚点解决城市空间中的生态和人文问题。”来源:深圳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