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年来,安徽合肥房价涨幅引起各方关注。4月8日,住建部专门约谈包括合肥在内的5个城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要求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精准调控,遏制投机炒房。合肥市随后印发《关于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刚需购房人”限定为年龄35周岁以下,引发众多质疑。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近日回应称,并未排除35周岁以上人士的购房资格,他们可参加普通摇号购房。该局还称,必要时将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
楼市调控不能为年龄歧视推波助澜
购房政策向刚需群体倾斜,已是当前楼市调控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合肥市对刚需群体购房附加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质疑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一者,纵观全国各地的楼市调控政策,对刚需群体进行年龄限制的做法罕有先例;二来,它与保障刚需群体的住房需求相悖逆。要真正过滤掉炒房客,在当前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不需要额外增设年龄限制。再退一步讲,它对于抑制热点楼盘过热现象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但却真真切切影响到了部分35岁以上刚需群体的购房需求。这一做法也明显带有年龄歧视。在当前35岁门槛现象日益引发社会关注的大环境下,连政府楼市调控都祭出35岁以下的要求,这无疑是为社会年龄歧视推波助澜。
35周岁以上的无房群体,恰恰最具有购房刚需。从需求本身看,一家老小挤在一起不免有些麻烦,也面临学区分配等现实问题;在实现需求的层面,通常人到中年有了一些积蓄,才能够开始考虑买房安家。而购房新政把这部分人从“刚需购房人”的群体中剔除,让他们要么与非刚需购房者一起竞争数量有限的热门房源,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要么不得不挑选非热门房源,很可能不方便照顾老人、子女求学——房产调控新政的确没有“排除”35周岁以上购房者购房资格,却在无形中给全部35周岁以上的人“一刀切”地增设了购房障碍。
制定公共政策应保障基本公平
在很大程度上讲,对刚需群体进行年龄限制,表面上是抑制炒房客,但其背后更可能蕴藏着“抢夺”年轻人的“小九九”。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年轻人口的重要性,如一般城市的人才政策都有明确的年龄要求。但是,在购房资格上也拿年龄说事,并以此来筛选年轻人,让人看到的恰恰是“狭隘”而不是引人最需要的“开放”,之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必是好事。
制定公共政策应保障基本公平,展现出对人群的无差别待遇。将买房资格与年龄条件特别是“35岁”捆绑,将加剧社会“35岁+人群沦为人力成本”的焦虑情绪。“35岁以下购房”的政策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想要减缓城市老龄化速度、减轻城市抚养比的意图。但是,简单地将35岁以上劳动者排除在买房资格之外,并没有真正解决城市老年化问题,这种只图“人口红利”、不管负面效应的做法,无形中暴露了一些城市对于中年劳动者的排斥。
不要走偏了城市发展之路
“35岁歧视”实际折射了用人理念的误区,即注重劳动力“便宜、好用”,而忽视了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高质量发展背后所需要的人力支撑、资源经验储备。这样的用人导向,很容易陷入“内卷”恶性循环。对企业发展如此,对城市发展亦是如此。在房价一再上涨的当下,抑制炒房需求是很多城市的共同探索,不少城市也出台了相应细则去区别刚需和炒房人群,为楼市降温仍然任重道远。但是,满足无房刚需人群的住房需求,更是城市责无旁贷的使命,不要用“35岁歧视”去伤害城市劳动者的安居乐业的心,更不要走偏了城市发展之路。
城市的发展需要年轻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住房政策上给予倾斜是吸引年轻人定居的可行方法。然而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要落到让所有人的生活更加舒适、更有尊严,不单单是年轻人或者其他某一部分人的。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将全体居民利益都纳入考虑,避免顾此失彼。解决住房问题是长期任务,不能指望一剂猛药就能去掉痼疾,更不能病急乱投医。回应群众“把合肥还给刚需”的呼声,需要政府真正地精准施策、久久为功。
微言大义:
@王班长频道:看到合肥的购房政策,不禁哈哈一笑,真不知道35岁以上的人得罪了谁!
@苗苗miyo:听不到真正刚需人的声音,拍拍脑门政策就下发了?这事干得“真漂亮”!
@--小柳:制造了又一轮群体性焦虑……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国家要求遏制投机炒房,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刚需群体的购房需求,而合肥房产新政中却出现了罕见的年龄限制,直接针对刚需资格设置缺乏科学依据的条件,这既是懒政的表现,也与楼市调控的目标南辕北辙,还人为增加了社会焦虑。“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打造宜居宜业人民城市,是合肥在“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楼市调控上如何精准施策并取得最大公约数,这道城市发展的大考题主政者必须答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