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809 发表于 2019-12-28 14:25:59

孩子"懂事"到底好不好?"假懂事"的孩子,学会表达需求很重要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家长们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懂事乖巧,这样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便于管教让人放心,但是在孩子“懂事”的背后,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吗?孩子懂事对家长而言是一件欣慰的事,那么孩子才“懂事”中又能获得什么?来自家长的认同,或许也仅此而已,除此之外,来自孩子自身的满足感却少的可怜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47d8fe65-205f-4e63-855e-a17b20b3a8c5

孩子懂事与否更多体现在父母视角

很多家长眼中懂事的孩子应该是这样的:在商场看到想要的玩具,但是能克制住自己不去买,在看到邻居家小朋友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克制住自己不去和家长撒娇。体谅大人、不提过分的要求,让亲子关系保持“和谐”被看过是懂事的象征,但是孩子为此有时候需要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的诉求因为“懂事”被限制,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的懂事仅仅是压抑真实自我的表现。

这一代的家长更重视教育和科学性,智力、才艺,生活习惯、道德建设,虽然看似方方面面的教育都比以前要好的多,但是不可否认的家长最希望的还是教育出“懂事”的孩子。

即便到了现在,家长间的聊天还经常能听到类似“你们家孩子真懂事”之类的夸赞,客套的成分暂时不去计较,但是潜意识下懂事依旧是家长对孩子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父母对“懂事的孩子”乐在其中,但是孩子却无法从懂事中收获多少快乐,更有甚者,过分懂事对孩子的心理建设还会造成不利影响。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7bc7ffb3-0667-496f-bc33-086c441ddad1

过分“懂事”对孩子的危害

自我认同感降低,以迎合他人获取肯定

很多孩子在做着“懂事”行为的时候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在进行懂事行为的时候他们并不是遵照自己内心想法行事,更多地还是考虑到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最常见的就是家长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某件事能让家长开心,那么这件事就是“懂事”的事。看到商场的新奇玩具,虽然自己想要,但是孩子为了不让家长为难主动说不要了,在家里哥哥谦让弟弟,这些都是父母希望看到的“懂事”举动。

孩子以此为行事规范的时候内心得不到满足,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发形成的快乐是有限的,唯一能让内心获得慰藉的大概就是来自父母的赞扬,当然也仅此而已。懂事的孩子需要他人的认同来强化自我认同感,以此为不好的开端,未来孩子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自卑心理。

“懂事”的孩子以习惯为力量,缺乏创造力

孩子表现出的懂事大多是父母灌输的“正确”做法影响的,比如日常教育中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谦让家中的弟弟妹妹,外出尽量不要给家长添麻烦,看到玩具要克制等等,这些来自父母设立的规矩会让孩子从小束缚在框架内生活,缺乏了自主的想法和提出质疑的能力。

家长的意志就是行事标准,久而久之,孩子在这方面缺乏主动思考,认为存在即合理。当主动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创造力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退化,丧失殆尽。创造力在于思想的活跃,如果从小就被束缚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会愈发的被动缺乏主动性。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35d575f1-7225-4df9-8408-4b61d4c1941a

懂事让孩子失去应有的幸福感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本该经历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一些家长把成人的思想提前灌输给孩子,让他们在此影响下成为了家长希望看到的“懂事”的孩子,为此他们需要放下一些本该拥有,享受到的快乐。

阿德勒曾说:"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太过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家长在教育中更倾向于塑造他人视角下的完美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诉求。

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小时候父母朋友带着自家小孩来家里做客。小孩看到家里的玩具自然表现的兴趣十足,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大方地把玩具给小朋友玩,最后甚至会将玩具送给对方让小朋友带回家。

这时候作为玩具的主人,孩子的内心一定是不愿意的,明明是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要给别人。但是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被家长贴上“小气”,有过经验教训后部分孩子可能会选择妥协,但是内心的委屈感只有自己知道。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9e2ffb66-df1c-4bc3-9ce5-d17e8bfae27f

父母如何正确看待懂事教养

理解科学的懂事教养

在《奇葩说》一期以懂事为话题的内容中,肖骁的一段话让人看到了“懂事”背后的讽刺:"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他最好不向我提,任何能力范围以外的要求,他懂事!所以呢,别人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满的一家子,我们家是无比懂事的一家子。"

幼儿像成人一样思考,以舍弃自己获得感和满足感为代价来成就别人眼中“懂事”的自己,这显然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成熟、懂事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父母要做的是在保持孩子真我的情况下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利他需要建立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而非牺牲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

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所谓的利他其实就是在了解别人内心需求后作出满足他人感受的行为,而换一种角度,以理解为基础更能够对他人的想法感同身受,这样孩子表现出的懂事才会发自内心,而不是以牺牲自己的快乐为代价。

比如小朋友喜欢抢玩具这件事,如果大孩子明白分享和一起游戏的乐趣,那么他们会更乐意用自己手上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交换,以此为沟通纽带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培养共情力,让孩子懂得分享,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来了解他人的内心,这样再去做“懂事”的事既是对他人的满足,自己也会因此而收获快乐。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81db8542-b865-4992-9f5d-87d9cb88db02

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孩子内心想要获得满足感其实目的很简单,当内心对某件事或某个东西有需求之后就会天然表现,这时候家长可以具体的判断这些需求自己应不应该满足他们,比如家里来客人的,家长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孩子身上,这时候孩子表现的焦躁闹腾,希望以此获得注意。

这时候家长的训斥怒骂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内心,其实更好的做法,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大大的拥抱都能很好地安抚孩子的内心。孩子一些看似不懂事的行为其实就是在表达内心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满足或说服孩子,不要让孩子一味地做“懂事”的行为。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4bcbd737-28f7-4c5a-9412-0f6cff9a52c0

以实践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不合理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很多情况家长的说教,大吼大叫都是无用的,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大道理,对家长的遵从意愿也降到了低。这时候更好的选择是让孩子承担行为后果进行直接的感受。

比如孩子在饭桌上吵闹把碗筷摔在地上。那么以没有餐具为由让他饿上一顿,或者要求他自己捡起来清洗干净再吃饭。一次逻辑正确又深刻的教训能让孩子明白行为的界限,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教育不是一味地强压也不是一味地纵容,所以懂事这件事也需要有界限。懂事的孩子便于管教家长都知道,但是如果懂事过度了,也会让孩子迷失自我,无法找寻内心真正的自己。

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尽可能去理解他人,想让孩子做到如此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为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引导,同时也要求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明白他们的需求。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恩恩石头 发表于 2019-12-29 08:37:35

顶一下

流尨 发表于 2019-12-29 19:01:25

哎,看着很无语

llovelove 发表于 2019-12-31 02:27:02

看到真的很羡慕

zx457091976 发表于 2019-12-31 14:16:08

学习了

@Xizi_xUsDVbId 发表于 2019-12-31 20:43:24

很有道理

江湖糨糊 发表于 2020-1-1 16:13:25

顶一下

欧阳浩明 发表于 2020-1-3 04:10:17

很有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懂事"到底好不好?"假懂事"的孩子,学会表达需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