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318f000e009fc4e20e61~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7073913&x-signature=CIeRT%2Bl9bYB3dltTW%2BPDRkONPhw%3D自贡网讯(记者 周姝)14日,市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汇东春华广场拉开帷幕。通过非遗及民俗展演、非遗项目技艺展示、非遗项目精品展、非遗美食展销四大板块活动,全面展示了近年来自贡非遗的生动实践和保护成果。
据悉,此次活动由市文化广电影视新闻出版局主办,自贡市文化馆承办。自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众多,从国家级到市县级传承有序,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四川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名,自贡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8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318f000e00a0ea470e17~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7073913&x-signature=aasmOMmN9%2FB30%2FHVFCDBx3BebHk%3D
在春华广场的舞台上,历经六代传承的《高桌狮灯》通过传承人卓忠旗对舞狮动作、套路的创新,将这一民间技艺,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度,惊险刺激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宁听唢呐一响,不要黄金万两”,说的是民间对童寺唢呐的热爱。现场表演的《童寺唢呐》将浓郁欢快的乡村风情揉进唢呐吹奏中,兼具了可看性和艺术性。8位小学生带来了精彩的荣县竹琴表演,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仅7岁,最大的也不过10岁,成为本场民俗展演中年龄最小的队伍,让观众们感受到非遗的勃勃生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31980000c4bce815e73d~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7073913&x-signature=joGWfEwsjs6GGPE9IccDVVnBkJ8%3D
广场四周,自贡龚扇、自贡扎染、荣县土陶等8项非遗项目,进行了现场的技艺展示。只见,一位年轻工匠坐在陶泥面前,脚推转盘、手当抹刀,不一会儿工夫,一只土陶罐就成了形。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很多还不停追问感兴趣的问题。荣县土陶第八代传承人黄斌滔滔不绝地向观众介绍到:“荣县土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陶泥资源得天独厚,土陶泡菜坛能使泡菜香脆可口,土陶泡的茶好几天也不会变味……”黄斌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荣县土陶,传承发扬,让荣县土陶也能走向世界。
在非遗美食展区,有让盐都人最为骄傲的各式各样系列盐产品,美味的富顺豆花,片薄如纸的火边子牛肉,还有荣县苕丝糖、五宝挂面等等。五宝手工空心挂面技艺已经传承了400多年了,有和面、开条、盘条等24道纯手工工序,历时36个小时才能完成。“我们这些年轻人希望把这门技艺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它延续下去,能够让这种非遗产品更好地回馈消费者,回馈市民,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自贡醇香记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26岁的王富海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