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 坚守清流技术内核,锻炼结...
https://www.z4a.net/images/2024/01/30/120de3b8c58c25c12.jpg邵勃 Paul SHAO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主任
在当下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在有利于民族复兴的长远利益、兼顾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合理诉求,谋求全球经济共赢发展的问题面前,对全球化的深刻理解、开放包容心态,成为管理者们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大势所趋。
“中美之间稳定的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算是双赢的局面。”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去年11月旧金山“APEC” 非正式会议,所释放出的最强有力的回暖信号和转折点。
作为国内办学历史最长的EMBA项目,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负责人邵勃,进一步证实了中美合作的工商管理项目在未来阶段将会产生更紧密的链接模式。
经济回暖迹象显着未来立足三大经济体
在APEC之前,这一类国际合作项目似乎笼罩了一层深深的迷雾。
据了解,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学员中,30%以上的学员具有美资企业高管背景。但由于中美贸易原因,后又遇到三年疫情,对于以中美合作为主要优势的国际商学项目而言,犹如雪上加霜,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寒武纪。一时之间,美方教授受病毒阻挠无法入境,而中方学生也无法出国,许多独家优势的环节只能被国内的本土活动、讲座平替,错失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实地参访交流机会,这让大部分学员遗憾叹息之余,更生出了一些对未来的不确定。
而今,APEC接二连三透传出的友好信号,包括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今年将会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破冰的消息,对于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来说,实属重大利好。
“完全有理由期待遇见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未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项目会把注意力,聚焦投注在中国、印度、美国三大经济体市场合作上。” 邵勃老师说,随着开放的步伐日益明朗,项目将全面恢复欧洲、美国移动课堂模块。除此之外,未来的合作战略上还会立足于三大经济体,计划加码印度、美国的多元文化深度交流机会,助力学员探索新兴市场及成熟市场,找到未来事业、生意兼容并蓄发展的可能性和成长性。
EMBA中的清流技术硬核锻炼结构化思维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始终坚守着硬实力内核。
即便在过去困难的三年里,项目始终以“难啃的骨头,但是啃完就是蜕变”的原则,坚持治学之本。尽管无法出境,但与本土项目作深度绑定,始终贯彻“学术型”商学气质,成为复旦管院乃至国内大部分商学院项目中,特色最鲜明的存在。
“我们项目最独特的优势,依然是在课程内容上。”邵勃介绍,和大部分知名国际商学项目相比较,奥林的课程属于技术流。无论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成本分析等课程,都会要求学员利用各种理论工具,深度剖析、挖掘案例本质,而非浮于表面的理解和应用。尽管有些管理理论可以拿来主义直接套用,但这种短期有效非长期主义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奥林商学院所提倡的。学院认为只有扎实的基础和夯实的实践才能培养未来的企业领袖。
“我们大部分作业都需要更多实践与操练,才能掌握和理解。这一系列课程吃透的话,对于整体结构化思维的能力能达到现象级的提升。”邵勃表示,复旦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合作所培养出的EMBA学员,更像理科生。即便是领导力这样的课程,通过教授们的抽丝剥茧,发掘出理性的一面和底层逻辑。
“和市面上大部分的领导力课程不一样,我们的‘非正式’领导力是非常独到的,很多企业高管学员都会被这门课中的案例与真实管理世界的相似度所震撼。这些案例又随着他们阅历的积累而增添新的实践意义。”
https://www.z4a.net/images/2024/01/30/223971fde484c7bd9.jpg
据邵勃介绍,这门课程不仅会对个人商学理念进行体系化梳理,同时会授予学员实用的软硬技能,包括人才盘点、组织架构等。这些知识理念对于大部分线性思维的外企人来说,如同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曾有一届校友学员,在学完后,直接将方法论实践应用在公司管理上,就企业的人才配置到领导成员的绩效目标,进行了通盘考虑与规划,最终将销售业绩从7亿提升到了30多亿。而这样鲜活实效的管理案例,在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的学员中,几乎不胜枚举。
存量市场之外登陆才是出海的灯塔
这几年,被谈论最多的无外乎于“出海”。据邵勃描述,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前些年一部分外企高管因内卷而来深造,如今逐渐演变成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本土企业家前来积极求学。虽然他们不具备外企的经历,但是他们不乏语言能力,更渴望通过出海寻求存量以外的发展。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就一定要去那个地方。”这不仅来源于邵勃这几年的亲身感受,这也是他对于本土企业家、管理者走向全球化的建议。
由于疫情原因,这几年他也只能隔着屏幕和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的教授们沟通。自疫情全面放开以后,被耽误留美交流的两届学员,终于得以在去年10月,前往圣路易斯再到华盛顿特区,进行参访、游学等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大家感触最深的是,这几年美国变化很大。国家的通胀依然高居不下,本地的创业人士明显也陷入到存量市场的迷茫和内卷困扰中。正如黑格尔所说“历史就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前进的”。美国也在寻求新的出路和方向,即便创新蓬勃,美国民众依然对国家策略、经济动力产生摇摆与不确定。
而对于中国国内企业来说,在面对存量饱和、甚至供给过剩的局面,也逐渐开始走向出海谋求新的市场空间。但是出海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必须有全球化的体验,以及对他国文化的理解。
“假如你想开拓美国市场,你就需要非常近距离地了解美国经济结构和历史渊源,包括他们非常复杂的治理体系。你才可能真正感受到美国的创新活力和动能。”邵勃认为,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学员尽量全面认识真正的美国。毕竟很多时候,海外的文化理念和商业规则,与国内并不尽相同,因此全球化布局以及了解他人的游戏规则,是出海成功的重要前提。
90后逐渐成为主流全球化视野是大势所趋
如今,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学员越来越年轻化,班级里90后开始多了起来。尽管第一批90后也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从以往学员的平均年龄39岁来看,三十岁还处于职场青春期。
“疫情后的班级,已经逐渐成长出一种全新的文化。”据邵勃介绍,这部分人群的重要特征是他们先天不被条条框框束缚,对其他国家的看法更平视、平等,且包容性也更强。
https://www.z4a.net/images/2024/01/30/39362e4f4b791db00.jpg
提到包容性,教授们感受最为直接。特别是疫情前后的5个班级,学员里不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世界公民也越来越多。这不单单与项目成员的职业背景休戚相关,随着国家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在东西半球之间折返,并已成为他们常态的生活方式。
他们普遍更容易接受教授的观点与看法,对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制度、理念包容度极高,他们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尽管近几年“逆全球化”思潮凸显,但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依然遵循 “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全球经济力量也持续处在动态坐标中。
尤其在当下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在有利于民族复兴的长远利益、兼顾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合理诉求,谋求全球经济共赢发展的问题面前,对全球化的深刻理解、开放包容心态,成为管理者们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大势所趋。
邵勃认为,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的核心能力,就是帮助学员站在中美双边的角度,培养孵化新一代的职业经理人。无论你是外资还是民企的中高层,无论你是有出海诉求的创业者还是继承者,只要你拥有开放的心态,想扎扎实实打下坚实的商业地基,这个项目就是一个了解真实美国经济、世界格局的窗口。
据邵勃介绍,未来复旦管院和华盛顿奥林商学院双方,会从师资教研的深度、学员交流的紧密度两方面着手,不断创新链接模式与联动频次;尤其在科创方向上,会以全球最具潜力与实力的三大经济体为核心商学主阵地,作全面战略部署,为中国企业或企业家顺利出海走向世界助一臂之力。如果说,商业世界是企业领袖的星辰大海,那么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就是一艘坚挺与完善的方舟。以开阔的全球化视角,始终坚持“在中国培养顶级管理人员”的初心,为每一个学员了望冰山暗礁,实现“以领导和改变当今商业世界”软着陆的美好愿景。
复旦管院EMBA 复旦EMBA 复旦大学EMBA https://www.fdsm.fudan.edu.cn/emb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