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聪明人,从不拼命工作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所谓天才并非天资超群,而是在某件事上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普通人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10000小时有多长?
按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5个工作日换算,大概是5年。
如果把这个时间延长到8年、10年、15年……那我们身边应该有不少人会成为其所在领域的专家,特别是那些勤勤恳恳、拼命工作的人。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常常陷入没有意义的瞎忙,拼命努力却没能换来成长,升职加薪更无从谈起。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f36014dd9dcc400eb4a4eab2c1621f2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14977044&x-signature=dXDS2pE9g3ssqVrMKSKBqB%2F1f8s%3D
30岁,我还在公司底层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话题——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在公司最底层?“稍等,我去问一下。”30岁的子琪苦笑道:差不多,平时我也是这么说的。
30岁没成为管理层,这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如果30岁还像个新人一样,做着一些底层的打杂工作,就必须警惕了。这正是子琪面临的困境。
从普通一本到211的研究生,她的教育背景并不算差。可到她毕业时,有些成绩没她好的本科同学,已经奋斗到了小主管的职位上;研究生同学呢,有人本硕阶段都是重点高校,毕业后比她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相比之下,子琪的学历不上不下,也没有任何实习经验,因此临近毕业时才收到一份普通的offer,公司一般,专业不对口,薪资待遇更是毫无亮点。
毕业一年的同学会,子琪听到同学的月薪,一下子绷不住了。她想过大家的收入会有差异,但没想到会差这么多。而且横向比较一下,她的工资差不多是最低的。
之后几年,子琪的职业发展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对工作不满意→裸辞→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草率入职→对工作不满意→跳槽……短短5年,现在已经是她的第4份工作,中间的空窗期加起来也有一年多。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ba5635f34bd448ab37187ef9659776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14977044&x-signature=pWTGOJY%2Bhr5Jl5CqSfdpJkijv2E%3D
是她不够勤奋?
人力资源师、全媒体运营师、python培训班、ChatGPT培训班……工作不顺心,子琪就在业余时间努力,花钱花精力考证、上培训班。然而,这些努力对子琪的职业发展几乎没有帮助。
毫无方向的勤奋,投入后又看不到结果,最后只能是越努力越焦虑。
准点下班后,我升职了
表妹贝妮刚进入职场时,几乎天天加班。
对此,她抱怨连天,可她妈妈却一边劝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边跟亲戚们夸赞女儿,说她这么忙肯定是倍受领导重视,才被委以重任。
某天跟贝妮闲聊,我问她每天加班都在忙着什么。
她跟我倒苦水:领导交给她一大堆数据表,让她分类汇总,整个过程既繁琐又枯燥。
“听起来好像也没那么复杂吧?”我很疑惑,“execl就有自动查重的功能啊,分类汇总也可以试试数据透视表。”
“什么?透视什么?”她似乎比我还要疑惑。
我这才知道,每天她都要对照着两台显示屏、一摞打印纸来回看,挑出里面重复的信息,再慢慢地手工分类,整理成表格……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db0eeea370a45089fd74e8af60225a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14977044&x-signature=nuMm2w0tJVaPjBLmis1HCzpAW4o%3D
在我的建议下,她先靠百度速成了几个工作中常用的公式,之后又系统地学习了office办公软件。短短几个月后,她不再需要加班了,还成了办公室里的“效率达人”。
后来再跟她聊起这件事,她感慨:“我妈常说多吃苦才有前途,可我之前天天加班,还特别被领导看不上,总说我效率低、不够聪明。现在花了点小心思提升自己,每天准点下班,大家反而觉得我能力提高得很快,还安排我做内部分享。可见有些苦注定是弯路,傻傻吃苦绝对不可能成功。”
确实,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讲效率,人工智能都能协作、绘画,从事创意工作了。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认为苦劳就是功劳,加班必有回报,那么早晚会被技术,或者被熟练应用技术的那批人淘汰。
职场赢家,赢在信息差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好像她做什么都很顺,干什么都能成?
Vivi就是我身边这样的朋友,毕业十多年来,她职业发展的速度就像坐火箭,刚毕业时进入当时最火的房地产企业做管培生,几年后跳槽到最热门的互联网名企,如今又在资本争相追逐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里工作。
好像每一次换工作,她都是离开一个发展放缓的行业,又幸运地进入下一个风口行业。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8538387f393d41ff8fb467addee362b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14977044&x-signature=DNRjbPCCMER%2Fja2IHS8aL16bVUI%3D
能进入热门行业的头部企业工作,Vivi当然是勤奋的。职场上稳步提升的同时,朋友圈里的她也格外自律,每月都会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近期书单和阅读笔记,隔段时间就来一场马拉松。
一个读书会上,我问她是怎么规划职业发展的,Vivi笑着说:
“也算不上什么规划,只是我发现很多人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思考真正关键的事。比如跳槽,我身边很多朋友觉得另一家公司的薪水比现在高一点,根本不做调研就跳过去了,然后就踩了坑。
但我有个习惯,每次找工作之前都会找相关的政策解读,找这个行业的报告,找做猎头的朋友,甚至找到在这个行业、在这家公司的人去聊聊,把我关心的问题了解个七八成,心里有底了才会做选择。”
不仅换工作这样谨慎,Vivi在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认真。
她的策略是,不盲目开工,而是动手之前动脑先行,先抓住关键问题,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才开始有目标有节奏地展开行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ca6a165388c49309d0bf2376f1780e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14977044&x-signature=fe9iaWaMzmIOwF6LM5bco34fz8Y%3D
最低品质的勤奋者有两类。
一类就像是玻璃杯里失去方向感的苍蝇,既迷茫又拼命,实则是拼命试错,越努力越是撞得头破血流。
我刚毕业时,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只知道自己自己不喜欢钱少、事多、离家远、氛围差的工作。但我会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市场上有什么岗位适合我,完全是一问三不知。恨不得在简历中体现我的方方面面,然后让心仪公司的HR帮我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
当然,天降馅饼是不可能的,于是迷茫的我随便找了一份能糊口的工作,彻底掉进坑里。
好在换工作时,我没有像子琪一样草率地选择下家,而是沉下心来,花了大半年时间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然后拒绝了9个坑,接受了一份短时间薪资低,但平台大、提升快,氛围也不错的工作,自此踏上职业发展的正轨。
另一类低水平的奋斗者就跟贝妮转变前一样,只顾着用最原始、最低效的方法埋头瞎忙,试图用战术的勤奋来证明自己的努力,完全不动脑筋去考虑有没有更聪明、更高效的解决方案。结果忙得累死累活,身心俱疲,公司裁员时却是第一个被优化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113e33c4d3a4b698300f5d80382926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14977044&x-signature=vnqh8ZxK4ndCLNP7VfFlVjRxdp0%3D
稍微聪明点的职场人,是会“偷懒”着勤奋的,这类人明白职场中有80%的工作都是重复的、琐碎的,因此会动些脑筋提升效率,免于让自己陷入琐碎。
但他们的问题是,未必能做好真正关键的那20%,因为投入产出比高的工作,往往带着高风险、高挑战的面具,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接受挑战,另一方面也总有人虎头蛇尾,最后陷入长时间的水平停滞期,错过了下一个机会。
最高品质的勤奋者是Vivi这样的“极少数”,平时保持自律,一边匀速提升自己,一边观察外部环境。到达下一个拐点前,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能够做出最具胜算的决定,帮助自己大跨步式的提升,站在风口上放大自己的能力。
如果最高品质的勤奋有规律可循,那一定是:稳定的方向×持久的磨炼×明智的选择。
作者 | 婉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