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楼市,一个全新表态来了
#时事热点头条说#作者:余飞
01 | 楼市一个全新表态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了。年中的顶级会议,是对上半年经济发展做总结,同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
昨天的会议,首先对上半年的经济进行了归纳和定性: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表述,并且直接点明了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四大困扰:内需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基于四大困扰,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不是康庄大道,而是波浪式、曲折式的羊肠小道。
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表述,说明在高层心中,对当下的局势一目了然,且接下来会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各种修正维稳措施。
关于房地产,这一次也有一个全新的表述:
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0f9601058bb4ed5aabf4b33a428040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062335&x-signature=2vwHxdUxz%2Bvw49YjQeaL5XRwShg%3D
这段话有两个亮点:
第一,没有提及房住不炒。这一点被很多人拿来着重分析,似乎找到了流量稻草。
但本号认为,这一点不需要过度解读。房住不炒不说,是因为现在没必要说,完全是多余的,现在这环境都在降负债表,哪还有炒房的氛围。
第二,对房地产有了前所未有的新表述,“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02 |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背后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简单明了,我们的房地产市场走过了过去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周期,从过去的供小于求,转变为目前少数核心城市供需平衡,大多数城市供大于求的局面。
用房企的话说,就是房地产已经从黄金时代进入了黑铁时代。
这里的供求关系大变化,包括供应与需求。
第一,供应方面。
供应方面,过去二十多年房企高周转之下,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住宅建筑拔地而起。
黄奇帆曾透露,中国房子严重过剩,没有必要继续修建,没有需求了。20%的人口建造了全世界50%的房子。
今年3月份住建部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共有6亿栋建筑。
虽然这些建筑包括居住性质的住房和厂房、写字楼、机关单位等等,但一般来说,城市的住宅(商品房、住宅、小产权房、工业宿舍)占比都在一半以上,农村的建筑中绝大部分都是住宅。
以此估算,属于居住性质的房屋应该有4亿栋左右,换算成套数,就是个天文数字。
此外,泽平宏观披露的数据显示。各类城市的套户比中,只有一线城市低于1,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大于1。
所谓套户比,就是城市的房屋套数和户数之比,大于1说明,房子套数比户数还多,供大于求。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1392e2e22e24f6d97d303581e22437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062335&x-signature=djlpQzLsSBN8y1vo%2FmHUEVPP%2FGQ%3D
也就是说,目前只有一线城市还存在房屋短缺情况,其他城市都供大于求。
第二,需求方面。
需求方面持续萎缩。这里需要一分为二来说。
一方面,是大城市的有效需求越来越少。
理论上来说,大城市的购房需求还是很旺盛,毕竟大城市的房屋自有率都比较低,以深圳来说,深圳的房屋自有率才30%左右,也即还有70%左右的人没有自己的房子。
但空有需求有何用,买不起,这些需求就是无效需求。
高房价与低收入之下,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看不到买房的希望,更何况现在收入与就业都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
买不起房的人,比之前更多了。
另一方面,大多数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需求见顶。这种需求见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大多数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民众房屋自有率很高。
以直辖市重庆来说,公开消息显示,早在2015年重庆就有91.5%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c1e1925e03a44ba8a92f467184335d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062335&x-signature=%2FI7dClEwGVNLpYbSfeFMhz%2BlWec%3D
也即重庆近92%的人有自己的住房,这是中国新闻网的报道。
各城市的房租自有率数据,不好查询,目前公开资料可以查询到的只有浙江省与全国的整体情况。
浙江省方面,2022年,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调查数据:
2020年全省家庭户住房自有率为64.71%,其中,自建房占35.01%,自购房占28.63%。住房性质为租赁的家庭户比重为33.65%。分地区看,衢州市住房自有率最高,为90.04%,金华市住房自有率最低,为56.27%。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2e44df435fc4f5089b9cb70f11efb8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062335&x-signature=HDs11dM1yxIwz9Uah2YX7jqSQX4%3D
全国方面,2019年央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去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在2020年被公布:
中国城镇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自有率达到96%;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金融资产。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主要大国中,中国家庭住房自有率或达全球第一。
这里统计的房屋自有率应该算上了农村的房子,也即你在深圳没房,老家有房,也被计入在内。这样的数据意义不是很大,明显偏高了。
但从重庆市和浙江省公布的数据来看,大多数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房屋自有率还是很高。
自有率高,需求自然见顶。
2、心态变了。
今年的五一和端午旅游出行人数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旅游收入均相比于疫情之前的2019年还缩水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现在都爱旅游,即便是穷游。
口罩三年让大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追逐当下的快乐享受,追求吃喝玩乐,追求求神拜佛,追求佛系人生,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所以,现在出现了“绝代佳人”,也即没有房贷(不买房)、没有车贷(不买车)、没有后代(不结婚生子)。
这其实就是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初期阶段。
3、人口见顶,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减少。
需求见顶除了自有率高企外,还有人口形势变化所致。
去年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这是三年自然灾害之后,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伴随发生的则是,2022年全国已经公布人口数据的266个城市中,有143个城市人口在减少,人口减少的城市数量规模超过了一半。
而在减少的队伍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四大一线城市去年人口罕见集体减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e6413d2711447e2b98679959661f25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062335&x-signature=yrboR6l9QAGPII557l7B5n0gOM8%3D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人口见顶下降,城市化速率见顶放缓,新生儿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供大于求矛盾越来越大。
这就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背后暗藏的解释。
03 | 变化之后的解决办法
既然认清楚了当下的房地产市场重大变化,那么该如何解决?
会议中对房地产表述的后半段,指明了方向: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既然房地产形势大转向,那之前的所有不适应新形势的措施,必须一一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限购。
其暗含的意思可能就是,下半年限购会大放松。
这一点,其实从去年以来就明显发生了变化。
去年以来,福州、沈阳、佛山、东莞、廊坊等城市全面放开了限购,武汉、苏州、南京、杭州、郑州等城市大幅收缩了限购圈。
浙江省上周放开了除杭州市区以外的落户门槛,户籍与限购直接挂钩,也即直接放开了除杭州市区以外的所有限购。
如此来看,限购已经不适应房地产的新形势,但不是所有城市都会全面放开,至少一线城市不会,因为从供需结构来看,一线仍存在供需矛盾。
因此,本号猜测接下来各类城市的限购放松应该是:
1、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与杭州、苏州、南京等强二线城市,核心区保留限购,外围区放开。并且有可能放松“认房又认贷”,变更为“认房不认贷”。
2、二线城市及以下,可以全部放开限购。
关键问题来了,放开限购会推动房价上涨吗?
当然不会,房地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已经是对当下房地产市场的定性,大多数城市房屋供大于求,根本涨不动。
君不见,去年就放开限购的福州、沈阳、廊坊、佛山、东莞以及大幅收缩限购圈的武汉、苏州、南京、杭州、郑州等城市,并没有挡住房价下行。
放开限购,只是为了释放需求,让房价跌得慢一些而已。
本号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过:
人口见顶下降,城市化速率见顶放缓,新生儿人口一年比一年少,收入和就业不确定性加大,高房价与低收入的鸿沟没有缩小,供大于求。
这些利空因素,正在全面施压楼市,这一轮调整周期时间不会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