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asnoz 发表于 2023-2-28 09:49:19

全球云计算一日千里,阿里云仍需不断追赶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包括阿里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巨头都在忙于如何利用海量用户,赚取更多利润。华为被舆论认为是“中国智慧在打造标杆”,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传统技术和产品思维。
对照亚马逊等西方企业在云计算方面的进展,中国企业的视野和格局、创新活力以及生态凝聚力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企业应该火爆炒作当下的商业浮躁,消除表面的繁荣和自我陶醉,以更广阔的思维、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的云计算浪潮。
云计算推动的这一产业、商业、政府和社会变革,波及的范围超过了我们迄今为止所认识到的。它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创新,远远超出了一个技术、一个企业。
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高举云计算大旗。遗憾的是,与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相比,以阿里云未代表的这些中国企业,在创新领域和生态水平发与之还有差距。
刚突破盈利界限,未来的道路还很长
飞轮效应中,只有突破临界点之后,才能以稳定输出很小的力让飞轮保持快速转动的状态,这一点在云计算领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云计算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前期需要建设大量基础设施,比如数据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服务器、电力设备、温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还有水电费、场地费、人工费等源源不断的开支,后续还得维持规模化发展,并通过持续投入研发保持创新活力。因此,目前全球云计算玩家中能实现盈利的凤毛麟角。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5e8ad53e0f240d99c5d4a0b18d1e54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910691&x-signature=FMZm1vJa5EW8dNyEmzUuYv7Tcso%3D

目前,公开财报数据显示,只有AWS、微软智能云和AlibabaCloud (以下称阿里云)超过了盈利门槛。从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来看,综合Gartner和IDC提供的数据,这三家云企业也正好名列前三,占据了全球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同属第一梯队,但AWS和阿里云在全球云市场的份额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Gartner表示,AWS市场份额为38.92%,阿里云只有9.55%。但在亚太地区,阿里云以25.53%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在中国国内,阿里云更是占据了几乎一半的江山。
另一方面,海外云市场成熟度高,用户支付意愿也比较强,AWS与主要竞争对手微软等在服务内容上存在差异。国内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用户尚未养成支付习惯,而且云服务同质化严重,限制了阿里云的利润增长。
前期的阿里云以明显的价格和技术优势,在国内云市场占据主场优势。实现年利润对阿里云来说是重要的拐点,意味着跨越了最难的门槛。
未来,阿里云必然要走国际化的道路,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令人意外的是,亚马逊将面临来自阿里云的价格战。
阿里云,走的是“打深基础”的技术路线,背后的逻辑是基于云的特点构建整个基础体系。
以飞天操作系统为核心,阿里云构建了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件一体的全新计算架构
近年来,阿里云的技术革新是可能的。特别是在芯片方面,阿里巴巴经济区块跨越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全球化等场景,拥有用户规模庞大、极具挑战性的丰富计算场景、网络阿里巴巴连续开发李天710、玄铁RISC-V系列、AI含光800等多种芯片。
据悉,平头哥已经攻克了5纳米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的开发,进入了中国一流芯片公司的阵营。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74003b8d76b4c6499cea7e94af3c93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910691&x-signature=C2ZQXy6U0y0zfWgW9pIuliMtcPE%3D

值得注意的是,AWS是最早开始布局芯片的云计算企业,目前已建立了三条自研芯片业务线。亚马逊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介绍了云计算企业致力于芯片研发的原因。“底层发生的创新往往是最卓越的。自研芯片创新将成为改变云计算游戏规则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从研发投入来看,阿里云与亚马逊云的差距仍然很大。公开数据显示,亚马逊2021年研发支出达到5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0亿元),营收约为12%。
阿里巴巴2021年的技术相关成本超过1200亿,占2022年度营收的比例为14.07%。虽然其研发投资规模还不到亚马逊的三分之一,但收益占有率已经超过了亚马逊。
从技术路线来看,无论是AWS还是阿里云,都不约而同地纵向“搭建深厚的根基”,横向“创新突破”。但是,AWS起步更早,技术广度、成熟度高,从IaaS、PaaS到SaaS的覆盖范围也很广。
虽然阿里云稍逊一筹,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在IaaS层确立了优势,PaaS和SaaS层布局完善,前景值得期待。
做好生态,或是阿里云破局方向
生态是云计算的天生特征之一。云生态一般衍生自内部业务,然后整合到垂直面和相关面。
AWS和阿里云的生态系统都是如此,在自身的电子商务孵化后,通过云平台整合垂直领域的企业,在服务链聚集的公司足够多的时候,将产业上下游的企业联系起来,实现生态耦合所有在国内创建云的企业都将目标瞄准AWS。这不是禁忌。
亚马逊是世界上最早在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物流和产业链连接领域同步开拓的平台,其语言环境、技术接口和商务逻辑建立在欧美商务文化之上,具有强大的国际市场生命力。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0344f7d5e464eb094fa294dffd6108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910691&x-signature=nRCwbxT6ZBwuG5BGQ8qrFueuokI%3D

国内所有做云的企业,对标的都是AWS,这个毋需避讳。亚马逊是全球最早在电商、跨境支付、物流和产业链联通领域同步开拓的平台,其语言环境、技术接口和商业逻辑建立在欧美商业文化之上,具有强大的国际市场生命力。

“做好生态”也是阿里云的重要战略。近日,阿里云宣布生态战略调整,重申“整合”战略,同时成立专业团队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丰富行业解决方案,实现合作伙伴收入占比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7个地区运营着84个可用区,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云基础架构。仅在2021年,阿里云( 阿里云 )就新增了5个数据中心: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和德国。
阿里云将国内电子商务国际化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技术、商业技术和商业双重服务能力,在市场认知、技术标准、物流供应链和金融体系上不断国际化。
但对国内、国际两大服务体系进行阿里云将带来运营成本、套利空间和合规性风险。相对而言,亚马逊是在欧美的监管体系下发展起来的。无需切换线路,从一开始就对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非常严格,技术集中度和合规性更充分,避免了绕道和回头的成本。
阿里云追赶亚马逊云,挑战依然巨大
受新冠影响,以阿里钉钉为代表的远程办公一度成为最火爆的APP,企业对云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直播的爆发将企业云化、在线化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云服务。
在疫情加大云服务需求的同时,中国又堂而皇之地启动了新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云计算作为新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基础,无形中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核心,传统企业、政府的“上云”潮再次开启,云计算市场也将迎来巨大的新红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6370e4ccf8c49eb8608ae57d90c302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910691&x-signature=JoSaVJtH4yJzvCIU9lZ3SAIKXV4%3D

阿里云作为国内最大的云提供商,在国内云计算头部效应日益显著的大趋势下,阿里云也掀起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在政务、零售、金融、工业四大云服务未来需求增长潜力最大的行业,阿里云已经获得行业第一,其细分行业优势也日益凸显。
2018年,只有10.1%的中国传统企业使用云服务,远低于美国的49.2%。未来五年中国传统企业云服务行业增长率将达到29.7%,这意味着未来由阿里云主导的中国云服务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相比之下,在亚马逊AWS主导的美国市场上,云服务正在走向饱和。
和中美市场一样,亚太市场的云服务饱和度也远远低于欧美市场的饱和度。这意味着亚太市场云服务市场的增长将大大超过欧美市场云服务市场的增长。
作为亚太市场排名第一的云服务制造商,阿里云在亚太市场的份额越来越高,未来亚太市场云服务的增长也将远远超过其他云服务制造商相比之下,尽管目前亚马逊在欧美云服务市场占主导地位,但市场增量非常小,未来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因此,亚马逊云服务增长速度放缓,收益也不及分析师预期。
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速度看,亚太地区经济增速远高于欧美地区经济增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未来几年欧美经济增速将加速放缓。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新添加的企业越来越少,对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少。
结语
很明显,随着亚太地区经济区块的日益发达,新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对云服务有需求的企业也在增加。不过,面对国际云服务巨头的竞争,国内云服务厂商的追赶,阿里云计算未来的发展,必然长期承压。
不过,虽然目前阿里云与亚马逊还有一定差距,但以亚太云服务市场为主导的阿里云未来的成长性,明显强于以欧美云服务市场为主导的亚马逊,未来阿里云超越亚马逊云,并非没有机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云计算一日千里,阿里云仍需不断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