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黄文华:古稀老人的“孝”与“悌”
在海南五指山毛道乡红运村村民们的记忆里,黄文华是个瘦瘦小小、慈眉善目的老人,他曾经是红运村委会的老干部,退下来后依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热心人”,当地村民无不称赞。更广为称道的是,他在古稀之年长期悉心照料年已过百的老母亲和有智力障碍的弟弟,不离不弃、守护相助,实为不易,不仅温暖了亲人,更感动了周围的邻里乡亲。“他为人很不错,随和亲切,乐于助人,村里救灾抢险和组织活动都积极参与。”五指山毛道乡红运村党支部书记黄定和告诉记者,他认识黄文华二十多年了,在工作中,退而不休的黄文华也曾给过他不少帮助。
2020年,因长期劳累且突发疾病,黄文华卸下重担,永远合上了眼睛,享年72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AbDmZA8pRI7dX~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148241&x-signature=CVPLVhynJm%2Fb7HikX78k%2BopQBo0%3D
年过七旬的黄文华(已去世)。(五指山文明办供图)
桑榆暮景,任劳任怨至诚守护期颐老母
如今,黄文华的老母亲已经104岁了,身体依然健朗,可以在院子里坐着聊聊天,偶尔也能走走。这离不开黄文华多年的悉心照顾。
为了帮扶家人和弟弟,作为家中长子的黄文华一直没有离乡发展。毛道乡红运村曾是海南的定点帮扶贫困村,黄文华的家庭并不富裕,黄定和印象中的他,常在夏天穿着同一身背心和中筒裤,衣服都褪色了。
黄文华省吃俭用,对自己的老母亲却慷慨大方,舍得付出。“爸爸每天一大早就到奶奶和叔叔屋里看望,帮他们煮饭、洗衣服,陪他们聊天。”在小儿子黄召武的印象里,奶奶很挑食,从稀饭的口感到营养的搭配,父亲在奶奶的三餐上花了不少心思。
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负担,性格有些孤僻。黄文华就尽量多和老母亲聊些家常里短,用亲情与陪伴帮她建立安全感。尽管母亲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黄文华也不计较,从无一句怨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AbDmZnH2jQpyh~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148241&x-signature=5V0orM7zLF0aV23L%2FzGnqrOUVTI%3D
年过七旬的黄文华(已去世)为百岁老母亲洗脚。(五指山文明办供图)
长兄如父,悉心照顾智力残障弟弟50年
“小叔是父亲从小带到大的,一直带在身边。”黄召武告诉记者。
黄文华的弟弟智力上天生有些缺陷,生活自理能力差,但是黄文华从来没有嫌弃过自己的智障弟弟。“为了教叔叔与人沟通,父亲经常和他说话。他听不进去,父亲就一遍又一遍地教。叔叔大小便经常弄得一身脏,只要一脏,父亲就给他洗澡换衣服,叔叔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在黄召武眼里,黄文华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对身边人都很好,虽瘦小但伟大。
成年后的弟弟曾受村里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会了抽烟喝酒。这一度让黄文华很是头疼,弟弟的精神状况本来就不好,学会喝酒后的他情绪更是不稳定,常常在酗酒后因为小事与他人争吵,黄文华只能一再拉开弟弟,不停地给别人赔礼道歉。但暴躁的弟弟并没有了解哥哥的苦心,有时喝酒后甚至还要对哥哥嫂子动手。
直到有一次,弟弟病情发作离家出走,黄文华多方寻找无果。在他一度想放弃时,弟弟自己回到了家中。自此,黄文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弟弟的病治好,最起码让弟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黄文华将弟弟带到五指山市平山医院接受治疗,在医生的治疗和药物的作用下,弟弟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戒掉了烟酒的不良嗜好,还能自己煮饭、上山放牛。
黄文华照顾智力残疾的弟弟近50多年,如今,虽然他去世了,但在耳濡目染下,长子黄照云主动接替了照料奶奶和叔叔的职责。
言传身教,孝老爱亲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父亲是个很要强的人,病了也不讲,”回忆起父亲的离世,在海口打工的小儿子黄召武觉得情况来的很突然,“起先他只说是感冒了,吃吃药、打打针就好。我突然接到电话赶回去时,他已经不行了。”病情恶化的太急,去世前,已经72岁的黄文华仍然坚持悉心照料老母亲和弟弟。
黄文华的言传身教,在黄家形成了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他的四个子女,三个孙子都对长辈极其尊重和关心。“以前,父亲去看奶奶、叔叔,都会带着我们这些孩子,也教我们如何照顾他们,帮助他们。”父亲的叮嘱言犹在耳,如今,黄召武也时常打电话询问奶奶和叔叔的状况。“我很荣幸有这样的父亲,也希望下辈子继续做他的儿子。”黄召武说。
黄文华的一举一动都在黄家的下一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一个党员对后辈的特殊教育和家风传承,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今年5月30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黄文华名列其中。“淳朴之心善待他人,心怀感恩孝老爱亲”,人们以此作为他的一生的注脚,也用以激励后人孝顺父母、友悌弟兄、待人有信,让家风教育成为无字的典籍,世代相传。
(光明网记者 张璋)
来源: 光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