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rpetahack 发表于 2023-1-30 17:03:59

论隋唐时期琵琶艺术发展盛况及其形制演变

前言

在中国古典乐器中,琵琶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如果说“琴”是君子乐,那么“琵琶”就一定是那“一笑倾人国,再笑倾人城”的绝世美姬。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67fc78134fa4f13a6a86de647fe573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8oJJt%2BdULbPn2A9IkMUfqvYvCkk%3D

琵琶自古与美人相配,无论是《昭君出塞图》里昭君抱着琵琶的经典场景,还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都可以说将“琵琶”赋予了一种女性色彩。

受制于古代环境的影响,普通家庭并不具备学习乐理的条件,而有钱人的家里比之琵琶,会更愿意让孩子学习古琴,因此这也就造成了琵琶多出现于烟花柳巷、红粉堆里。

既满足了文人骚客的附庸风雅,又提升了自身价值。抛开这部分误入风尘的人不谈,也有不少乐理大家对琵琶表示喜爱的。

但是究其根本,古代琵琶的盛行主要还是依靠文人墨客对于琵琶的吹捧。
01 琵琶——中华音乐之瑰宝

作为九年义务受益者,谁没有背过白居易的《琵琶行》。

曾经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bb4b3380a774c81a755b9f88d00f3a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agwMFOv7yerOaaJbW8F5nWjMIoA%3D

又难为住了谁?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曾经,面对书本上对于琵琶的琵琶更是“只见其形,不闻其声”,也无法体会士人对于琵琶声的钟情。但是在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中,琵琶的出现只多不少。

有关琵琶的诗句自古有之,没有上千也有上百,不提白居易、苏轼等耳熟能详的大文豪,一些不那么为大家所知的诗人,也留有众多脍炙人口的有关琵琶的诗词佳作。

比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昌龄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作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王翰、王昌龄的诗句中没有了在描述琵琶时的“艳色”,而是回归乐器本身的抒情。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6dd9461ca524279af035339a66c9b0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iaI4a1BpxbY9heEyULgLxbkWKV8%3D

琵琶作为古时候的主要流行乐器,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市井小民,谁没有听过几曲,《十面埋伏》《阳春白雪》更是千古名作。

但是琵琶最初并非中原本土乐器,而是从西域传承过来,是来自马背上的乐器。《隋书·音乐志》中就记载着关于琵琶的来源。

琵琶在秦汉至隋唐时期并不是指单一乐器,而是对于弹弦乐器的统称,对于琵琶的种类也是依靠形制进行区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6943e64228f44b5bcef6094cd801b9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Ke%2BrNYGs9Wa8JfL%2BbNa8uHJJWqw%3D

到了唐朝,民族文化发展至巅峰,文娱蓬勃发展,琵琶的形制也随着社会的要求而改变,单靠“琵琶”进行弦乐区分已经不行了。

直至宋朝,弦乐发展到一定高度,琵琶的形制也随之增加,为了方便称呼,“琵琶”就必须做出割舍。至此,琵琶也成了“四弦曲项琵琶”的特定称呼。

琵琶之美不在于演奏者身份地位如何,而是无论坐在高堂雅阁还是勾栏茶舍中,都能体会那“大珠小珠落玉盘。”

之美,从而忘却归意。从《十面埋伏》的跌宕起伏、《塞上曲》的哀切悲婉、《阳春白雪》的蓬勃生气中,不难发现琵琶艺术在发展传承至今的两千年里,从未止步不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dda6da7cbe748e78cd437c113b8856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thv%2Ba7INtFVWnjdB8hq3h%2Bx%2FtNw%3D

武曲、文曲、文武曲的不断更新、改进和创新,都是琵琶为了适应时代脚步做出的努力。
02 隋唐琵琶艺术发展之繁盛

隋唐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由于时间节点的过于接近,在早期唐朝文化中会看到很多隋朝的影子,甚至是直接照搬的隋朝制度。

而琵琶也不例外,所以琵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区分得并不明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节点是琵琶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

隋文帝力图恢复华夏正统,开展全民教化,制定礼乐,政治经济的多方面加成造就了“开皇之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dde7cb93de446b29b3cc98070055c3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YZ6gDxTELyTnJJqJ92tH%2BoFLuBg%3D

琵琶在当时作为西域乐器,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展来到了中原。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之下,琵琶对西域音乐与本土音乐的结合成为了它的特色,在当时广受好评。

虽然隋文帝大力推行华夏礼乐,摒弃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胡乐”,但是隋朝立国不足四十年,无法彻底改变早已成风的音乐文化。

民间流行的乐舞多是西域乐舞,也就是后来的唐朝“燕乐”的前身。而隋朝统治者推行的音乐体系仅在社会高层流传,雅乐也只在宫廷之中奏响。

唐朝延续隋朝建立的音乐制度,建立“七部乐”“九部乐”,但是更加开明的政治观点使得“燕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社会主流乐舞。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60fd2695e714358a543a3272233f56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RUYNsrSxc57TpTHl%2F8F63mhUQdI%3D

琵琶作为燕乐的主要乐器之一得到了进一步传播,成为民间主流乐器之一,备受吹捧。唐玄宗时期,开设宫廷教坊、梨园,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琵琶作为重要的宫廷乐器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

唐朝虽然避免不了改朝换代带来的战争,但是整体政权相对稳固,社会安定,而海陆丝绸之路的开展更是给了唐朝高速发展的翅膀。

政权的稳固、经济的繁荣给了唐朝充足的底气,这也是唐朝对外族文化采取包容进取策略的原因,而这种政策也促进了与异族的交流融合,对于唐朝文化发展利大于弊。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20f3ade11834a2eaed46c2d24400c9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gqym750AsY8uuvGGQByq9rTtg7U%3D

去看唐朝时期的壁画、陶俑可以很容易找到“胡风”的痕迹,而胡风也可以说是当时潮流风向标,在此基础下,西域乐器在中原的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琵琶外,箜篌也是西域乐器。箜篌的整体外观跟西方大竖琴很相似,虽然音美,但是不方便携带,多是作为宫廷乐器使用,到了十四世纪就不再流行。

琵琶虽算不上小巧,但胜在方便携带,兼之艺术价值、国民关注度高,因此被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到了如今,琵琶依旧是中华古典弹拨乐器之首。
03 隋唐琵琶形制演变之历程

在上文中曾简单提过什么是琵琶,琵琶在最初是一种对于弹弦乐的泛称,早先也不叫“琵琶”,叫“批把”,在后汉刘熙 《释名-释乐器》中提到过,“枇杷,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却日把,像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81f66e828224326803adca4a265d2e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alcfJoDsU1tNcFy%2FeNGiz9GzqdE%3D

早期琵琶种类众多,可分为大琵琶、秦琵琶、五弦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等,但是随着文化的扩张融合,琵琶种类更是增多。

简单依靠“琵琶”概括弦乐已经不行了,因此琵琶类乐器做了细分,部分乐器重新命名独立出去,大家熟知的北京三弦就是其中一个。

隋唐流行的琵琶类别主要以四弦、五弦为主,在形制的选择上也多是曲项琵琶。但是在探究隋唐琵琶形制的演变上,主要还是从外观、材质、音律、弹奏方式及姿势上出发。

(一)在外观设计上

从后世发掘的唐代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琵琶是秦琵琶与曲项琵琶的结合。早期琵琶外形遵循的是秦琵琶,也就是后来的直项琵琶,长柄且带圆形音箱。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5d2192378084d868a7768648fa6c3a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9Ve3Ey%2Byae9K7IrLzsyy3rYCX6s%3D

直至龟兹琵琶也就是曲项琵琶传入中原,琵琶外形才得到充分发展。

龟兹琵琶多以曲颈、四弦、梨肚为主。至此,琵琶外观上有了直曲之分,音箱也是除了扁圆形外,拥有了半长梨形、半圆梨形和扁梅花形的选择。

(二)在材质选择上

琵琶最初作为马上的乐器,天然具备可方便携带的特性,在材质上也多是选择轻便为主的木材竹料。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制作琵琶的技艺日趋成熟,且社会对于琵琶的热爱都上升到了一定高度以后,琵琶的选材不再以便携为目标发展,而是朝着华美、精巧的方向转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50afebe5a2e460bb74dea0e309a04e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Zlvllarf%2Fd7XYIwPnNaNDMDKhj4%3D

在这样风气的推动下,使用紫檀木成了琵琶制作者的最优选择。他们认为这样做出的琵琶更能体现琵琶明亮、坚实的声音。虽然也有使用其他次一等木料或者干脆就用石头作为材料之一的,但是琵琶制作者依旧以紫檀木作为首选。

(三)在音律调节上

隋唐乐人在将秦琵琶与曲项琵琶结合起来时,有意保留两方的精华,比如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五弦琵琶的十柱。

曲项琵琶的发音取决于“相”,也就是琴头凸起的棱条。而五弦琵琶的十柱,则是传递整个声音的连接器。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里的“柱”也是一样的功能。因此,我们能看到唐代琵琶多以四相十柱的形式出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17365f6f6d24beb84b040e0f57750a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CFTNsXSTX7LJWqp5aVBscVjOrpw%3D

但是随着唐代琵琶曲目的高度发展,对于音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琵琶也从四相十柱逐渐演变成十二柱,到了最后更是变成了十四柱,用来满足演奏需求。

而由隋文帝制定,唐玄宗时期发展开来的燕乐二十八调及八十四调,在琵琶演奏中也多次被使用。

(四)在弹奏方式及姿势上

受限于早期琵琶的适用范围,在演奏时多以盘膝、跽坐为主,演奏者将琵琶左上方斜抱在身前,使用拨子进行弹奏,不做左右手区分。

到了隋唐时期,对于琵琶的弹奏方式及姿势更是有了新的创新。在抱琴姿势上,光是考古学者在石窟壁画中观察的环抱方式就有三种之多,什么倒抱、斜抱、横抱,可以说是做的花,玩得也挺花。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4abbccacbc6489483a5bdcbea0a481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0430738&x-signature=Xyk6zUhiMAiFfMnKYT%2BLC4jXnEw%3D

弹奏方式虽说还是以拨片为主,但是手指弹奏也出现了,甚至为了适应这种弹奏方式,在琴弦的选择上更是大胆地选择了蚕丝,虽然演奏效果不佳,但是敢于尝试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参考文献

徐欣熠. 隋唐宋汉族琵琶形制演变初探. 科技创新导报, 2007(21):132-133.

任双. 隋唐琵琶形制演变及其艺术繁盛. 郑州大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隋唐时期琵琶艺术发展盛况及其形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