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制造”瞄准“全球领先”
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工业增加值不断跃升,相继突破8000亿元、9000亿元、1万亿元大关,并不断向高端制造、先进制造跃升。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1月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先进制造,深圳领跑。去年新晋世界500强的比亚迪昨日最新披露,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86万辆,同比增长208.64%,领跑全球。此前,深圳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华为宣布,2022年全年销售收入预计6369亿元,实现正增长。
作为深圳先进制造业的两大标杆,一个是全球通信产业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这样的成绩单,无疑给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信心、活力。
前不久举行的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由此,深圳制造业锚定“全球领先”,目标更加高远而笃定。
深圳正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坚持制造业当家的要求,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强大的制造能力、创造能力、要素保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态系统,不断巩固提升深圳制造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持续增强深圳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先进制造底气足 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圳有着充足的产业底气。
从工业基础来看,深圳用40多年的时间,构筑了雄厚的产业根基,形成梯次型现代工业和制造业体系。华为、比亚迪、中集、TCL华星等大批先进制造企业,早已成为国际产业巨头;迈瑞、大疆、德方纳米、奥比中光、云天励飞等众多创新型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枝繁叶茂。
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工业增加值不断跃升,相继突破8000亿元、9000亿元、1万亿元大关,并不断向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跃升。
深圳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1.3万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特别是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涵盖了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重要领域,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的“源头活水”。2022年,深圳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20个,累计达67个,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新增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总数达442家。
深圳制造,铿锵前行,特别是先进制造的城市名片正在打响。一批龙头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深圳优势产业链,合力推动深圳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1-11月,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02.7%、119.3%、29.9%、30.4%。
更重要的是,深圳拥有一支先进制造业“国家队”。工信部2022年公布了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深圳占据四席。其中,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覆盖通信、材料、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代表先进制造的产业方向,不断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挺进,为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贡献“深圳力量”。
注入创新驱动活力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深圳拥有服装、钟表、家具、眼镜、珠宝等多个优势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看似“传统”,实际上是深圳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纵队”。
针对传统产业的制造效率短板,深圳正加大技改投入,以5G技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赋能传统制造业,推动整个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深圳“时间谷”,云集深圳主要钟表品牌企业。这些企业主动拥抱智能化,以自身精密制造技术优势,与苹果、三星、华为等研发智能手表的企业合作,成为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主要硬件生产提供商,占全球智能手表近9成份额。
同样的变化,正在眼镜、黄金珠宝、家具、自行车等制造领域发生。喜德盛公司将手机开锁、导航、GPS通信等功能应用在自行车上,智能化产品引领市场潮流;雅视司徕柏光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一款智能眼镜搭载华为鸿蒙系统变得更“聪明”,从而走俏市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表示,从传统制造延展开来,站在全球视野,以及更深层次上看,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从而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产品附加值。
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技术高端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高端化,这对深圳优势传统产业而言,恰逢其时。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侯克鹏表示,深圳正成为我国家具行业的产品研发设计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文化创意中心、高端产品展示体验中心,以及品牌运营中心,深圳家具行业正不断向价值链、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特别是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圳品牌家具产品走俏全球市场。
只有建设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制造业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深圳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建设更多制造业创新载体和公共、半公共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深圳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增长引擎。根据规划,深圳实施“灯塔工厂”示范工程,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每年遴选100个重点工业园区推进网络升级改造,每年为20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发力原始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好地为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动能。目前,深圳拥有创新载体超过3140家,3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3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一批省级、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创新中心梯队培育体系,助推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
大手笔提前布局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面向未来,深圳制造如何行稳致远?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建议,深圳需要主动作为,在产业布局方面注重本土化和内部化,构建更加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
谋定而后动。深圳正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集聚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圳大手笔加快打造“20+8”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壮大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深圳“20+8”产业集群政策,以及5个“30条”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形成强力“组合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制造业基本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瞄准制造业为根基的现代产业,深圳加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投资力度,特别是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开工或投产,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光明燃机电厂、深圳东部电厂二期等重大能源项目,贝特瑞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迈瑞医疗器械标杆制造基地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相继开工;联想南方基地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相继投产。
目前,深圳加快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按照集中连片、产住分离的原则,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合理划定先进制造业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按照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计划,风生水起。从2022年起,深圳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5年向企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全力推进“20+8”产业集群落地生根,把制造业的根基扎得更牢、更稳,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来源:深圳特区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