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科技展团亮相第二十四届高交会 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为重要发展新动能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16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芳)11月15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市拉开帷幕。本届高交会,光明区以“科学之城创享光明”为主题,带领辖区优秀企业及展品组团亮相,全面展示光明区及光明科学城在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和阶段性建设成果,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资有机结合、助推光明区产业创新发展以及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体验国内首台全自动眼底相机;品尝全发酵、非勾兑、无添加低嘌呤啤酒;参观无机械轴承,无需润滑油的磁悬浮无轴承泵……在1号馆1D42号光明展厅人头攒动,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2家科研单位,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力凯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优质科技企业,为观众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和高科技产品。
硬核“黑科技”吸睛
光明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光明展区热闹非凡,展区从“走进光明”“科学之城”“奋斗光明”“扬帆光明”四大板块全面介绍了光明区发展成果。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方位全角度为观众展示光明科学城“硬核”科技基础设施、“高端”高新科技产业、“顶配”人才配套服务,体现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信心与决心。
光明展位现场,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将活蹦乱跳的金鱼放进-196℃的液氮中冻僵,然后在常温下将其神奇“复活”,引发全场关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项细胞冷冻技术目前广泛用于生物细胞储存中,人们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将自己体内或者新生儿脐带、胎盘组织中年轻健康的干细胞进行冻存,多年后身体需要时用于身体调理、疾病治疗等。
“将眼睛对准黑色的大圈,无需操作员的任何技能要求,一键触摸即可捕捉高质量眼底图像”,现场深圳湾实验室带来的展品——中国首台全自动眼底照相机吸引不少观众前来体验。据现场工作人员黄先生介绍,这台机器可三维自动定位、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创新和先进的光学技术采用柔和的曝光可减少眼睛不适,确保相同质量的眼底图像,无需专业医师,实现大范围社区筛查。
一个底座类似于正方形的仪器格外引人关注,这是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GentleFlex全密闭自动化细胞处理设备,该设备可精准控制液量,针对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行多种细胞处理,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行业中各大制药企业、生物研究中心、病理科研机构、医院和高校等。
“本届光明区参展展品真是科技性、展示性、互动性、趣味性兼具,我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BIAI脑控眼镜,因为它可精准定量视觉注意力与疲劳度,可保护小孩视力并提升学习效率。”现场观展的肖女士表示。
加速布局创新生态链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当前,光明区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努力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热土,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9个大科学装置、10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所研究型高校共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推动形成国际化前沿技术研发机构群,策源原始创新,加快形成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光明科学城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从光明展厅了解到,承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大科学装置的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预计今年底开展科研设备联调联试,计划明年投入使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皆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在孕育新的产业变革,接下来两个大设施的投入使用,将为光明科学城注入更多创新源泉,助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在这里,重大创新载体正加快建设。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材料基因组设施预计明年投入使用。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正加快推进,年内将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等设施正加快前期工作。
在这里,科技创新力量正加速壮大。深圳湾实验室已入驻科研团队100余支、科研人员1200余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已组建12支科研团队。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等3个国家质检中心高效运行。3个信息平台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国际创新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正加快建设。各大高校积极建设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南科大牵头)、智能传感国际研究院(深圳大学牵头)、深圳市临床医学研究院(中山大学牵头)等科研机构平台都在这里落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入驻1万余名师生;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已投入使用,永久校区正加快建设。
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
催生创新成果新范式
企业家、科学家持续看好光明、选择光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光明先行科研经济的特色发展路径。在这里,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兴业、干事创业,开创共赢局面。
光明科学城更加注重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实践在产业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的新范式,推动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光明科学城在信息、生命、新材料领域集中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既对学术界共享,也对产业界开放。
“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是光明先行科研经济探索出的示范样本,已于2021年7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面向全国推广。依托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构建全国首个“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该综合体聚焦合成生物领域,科研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同一栋大楼的楼上楼下工作,发挥要素集聚优势,激发化学反应,构建“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培育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还在教育、医疗、住房、文体等民生领域发力,吸引更多的高精尖稀缺人才来到光明、扎根光明。为打造人才高地,光明区编制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打造“规划+计划+办法”人才政策体系,全区人才数量翻倍。数据显示,光明科学城陆续进驻创新团队150余支,院士团队20余支,高水平科研人员超3000人。
在2022年人才服务提升行动工作部署会议上,光明区梳理出人才关心关注的10个方面累计22个服务项目,形成人才“住房无忧”“教育无忧”“生活无忧”等事项清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人才宜居宜业的“梦家园”。
推窗见绿,诗意栖居。自然之美、都市之美、科学之美在光明交相辉映,一座座“科学重器”掩映山水间,一个个科技园区创新涌动,一座屹立于湾区之巅的科学之城、未来之城正加速崛起。来源:深圳商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