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无忧 发表于 2022-11-14 21:36:46

中国超大城市中 深圳能耗碳排强度最低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1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鹏城11月,天气微凉。漫步大沙河畔,水清岸绿,赛艇竞渡;骑行于深圳湾滨海长廊,酣畅淋漓、惬意无限……深圳的秋天,宛若一幅渐次展开的城市画卷。

11月12日,在埃及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深圳参加了“中国角”社区日——多方参与共建近零碳社区边会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介绍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工作经验,分享建设美丽城市的实践与探索。深圳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

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新 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在11月12日举办的气候大会“中国角”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在美丽中国案例推介活动中分享深圳经验。

会场内,参与代表们或分享经验,或提建议。会场外,气候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话题,引发公众关注。

“红树林作为深圳最早的‘原住民’,不仅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作为国际候鸟迁飞通道健康持续的演进。”张亚立说,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期间,城市的腹地——深圳湾畔,有超过300公顷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超过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其中,有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白琵鹭、黑嘴鸥等2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各种鸟类约200种。

就在不久前,深晚记者在深圳湾记录到今年候鸟季以来首支抵达的鸬鹚“大军”,数量高达2000只左右。今年11月初,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区鱼塘监测到超过1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组团打卡”。有工作人员还在黑脸琵鹭群中,发现约15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这是保护区近年来首次记录到这么大群的白琵鹭。如此多的珍稀鸟类齐聚深圳湾,仿佛是专门为大会的召开“暖场”。

致力绿色低碳发展 深圳绿色竞争力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居首位

碳达峰、碳中和是此次大会关注的热点。张亚立介绍,深圳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以更低环境代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近日,深晚记者在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大道一间研发楼里看到,研发楼灯火通明。在超16万平方米的楼顶上,放眼望去,一排排蓝色的光伏发电板高效运转,绿色能源源源不断地输出,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846吨,减少二氧化碳1.89万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深圳绿色企业忙得不可开交。张亚立说,深圳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淘汰了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业用煤,清洁电源装机占比约77%,在中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

与此同时,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建民用和工业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和占比稳居全国前列。

此外,深圳还加快低碳试点示范,建设28个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高标准推进试点建设,形成一系列集成绿色低碳技术的新模式、新场景。去年年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倡议成立的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深圳绿色竞争力在中国289个主要城市中居首位,这是深圳绿色低碳发展成果的有力佐证。

提出面向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 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张亚立介绍说,深圳致力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多元参与的政策制度。围绕“双碳”目标,深圳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能力建设、公众参与等领域也在不懈探索创新。

在政策法规体系方面,深圳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内容,出台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同时,出台《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2025年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推进“双碳”的过程中,深圳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率先编制《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出台《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落实国家碳评估监测试点,开展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红树林碳汇监测及重点企业温室气体监测;推动碳普惠工作,试点建设国内首个碳币服务平台,建立绿色出行、低碳用电等普惠应用场景;推出“低碳星球”碳普惠程序,注册用户超百万,逐步构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机制。

张亚立表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必须高度关注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面向未来,深圳将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以本届大会为契机,加强与全球城市的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来源:深圳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超大城市中 深圳能耗碳排强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