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无忧 发表于 2022-9-14 20:46:00

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央视播出:记录深圳母亲河的华丽蝶变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7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李丹)8月29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联合出品,深圳影业摄制的4集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据了解,该纪录片根据深圳商报/读创记者赵川的长篇报告文学《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记忆》一书改编摄制而成。作为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的总撰稿及主创人员之一,赵川全程参与脚本打造、摄制及后期打磨。“在为期近一年的时间内,摄制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现在是作品接受观众评点的时候了。”赵川说道。

原汁原味的故事、温情的画面、真实的细节……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引爆全网,收获点赞无数。在《深圳商报》融媒体矩阵深圳商报官网、官微、企鹅号等同步推送专访稿件后,在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随后,读特APP、《宝安日报》、深圳新闻网等纷纷跟进,今日头条、ZAKER、搜狐网等重点新媒体平台也加持推送。一时间形成强大舆论冲击波。

“看完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苦治水的日子。”“作为本地人看到茅洲河水质变好很开心!”“不少朋友看完想要加入我们一起保护茅洲河。”……线上刷屏的同时,纪录片也在治水一线工作人员、深圳市民、环保公益人士中掀起一股“茅洲河”风暴,好评如潮。

“纪录片的摄制实事求是反映了茅洲河治水过程。尤其是暗涵部分,让市民看到了城市的另一面。画面十分真实,让我回忆起在治水一线的往事。”看完纪录片,时任央企中电建茅洲河治理副总指挥的陶明感慨万千。“跳出治水角度,我觉得这部纪录片非常棒。在内容上以人物群像和鲜活故事构架文本,从环境哲学的维度剖析河流的生态意义与人文价值,发人深思。”

茅洲河被称为深圳的母亲河,流经宝安区、光明区。她见证了深圳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也承受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沉痛代价——曾被认为是“中国最脏的河流”。2016年至2019年,深圳举全市之力开展河流治污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部河流及水体“不黑不臭”,创下“用4年努力,偿还40年生态欠账”的世间奇迹。

陶明是这场奇迹的见证者,也是这场奇迹的缔造者之一。他坦言,“治水工作其实非常艰苦、繁琐。为了抢进度每天都是高强度作战状态。”如今看到茅洲河从黑臭水体到碧水蓝天,看到治水成果在央视展示并受到赞扬,他表示和所有治水人一样,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到茅洲河又重新变得美丽干净,我和朋友们都觉得很高兴。”居住在宝安区沙井老街的石泰康是一位作家。据他介绍,儿时印象中的茅洲河鱼虾成群,水质干净。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茅洲河慢慢变得脏污不堪。“现在河两岸绿植繁茂,水中鱼虾成群,让我觉得记忆中的茅洲河又回来了。”

据了解,在结识赵川后,他便带着这位资深记者遍访村中老人,从他们口中回望河流沿岸美好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纪录片中不少受访者均为这位热情的本地人“牵线搭桥”。

“纪录片中没有官腔,也没有宏大叙事,平民百姓的视角显得平易近人又极具烟火气息。”虽然来深圳才不到5年,家住燕罗街道的李女士也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纪录片。“茅洲河碧道很美,是我和家人经常散步的地方。原来这份美丽背后有这么多人的付出。我也打算让孩子一起看看纪录片,用真实的例子教育他要从小爱护环境。”

记者从多渠道获悉,4集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的播出在普通观众中引发持续回响,不少没及时收看的市民通过有线电视进行回看。由一本书“引出”一部纪录片,再引发了一场关于“城市母亲河”的热议,这一现象在近年来实不多见。来源:深圳商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央视播出:记录深圳母亲河的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