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rpetahack 发表于 2022-6-11 13:56:36

“卖房、卖地”还是不见起色,楼市的“财富幻觉”时代结束了

房地产放松的脚步,正在加速。
《中国新闻周刊》6月9日的报道,各地在5月份发布涉及楼市松绑政策达140余次,比前一个月翻番。
杭州、南京、太原等约18个强二线城市放松了限购条件,用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给予补贴等措施拉动需求。
问题是,效果似乎不大。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其重点监测的30个城市5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4%,同比仍下降59%,与上月基本持平。
土地市场方面,5月份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仅为660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5.6%,同比降幅再度扩大至六成以上。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de4c9178fe0440baec7dca1fea267f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289099&x-signature=N3py7tzYKmtw1ogBDI4Mink%2Bkxk%3D

也就是说,不管卖房,还是卖地,都对宽松措施“熟视无睹”,楼市还是冷的出奇。
一边是不断降低的首付、利率、购房门槛,另一边,是人们对房子的冷静态度。
房子只是一个侧面,这似乎昭示了:
大家的生活态度,越来越保守。
各位可以看看社零,也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
4月社零总额29483亿元,同比降了11.1%,结构很有意思。
像化妆品、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和服装鞋帽这些可选消费,降幅都超过了20%。
唯独粮油、食品、中西药品、饮料这些必选消费,增幅都接近10%。
前几天看过《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
西二旗网约车司机的单量,比过去少了30%。
在这个以互联网大厂带动的食物链里,员工们的收入和流动,影响着司机的生计。
而司机们的聚散,又影响了周边的烟酒、饮料、水果摊、大米盒饭小推车的生意好坏。
管中窥豹,人们对房贷的态度,也算是一种情绪折射。
楼市“低欲望”阶段背后,是经济周期的扩张与收缩。
2015-2020年,是居民部门加杠杆速度最快的时间。
2020年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是62.2%,比2015年末提升23个百分点。
这个杠杆率,是包含购房贷款,也就是中长贷影响的。
那些年,房价的上涨,带动整个社会出现了财富幻觉,以至于出现一个现象:
不光是买房,人们的消费、投资、负债意愿,都在前所未有的放大。
比如,2015-2020年末,居民部门非购房类贷款余额,从12.84万亿增加到28.74万亿,年复合增长17.49%。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d28136d90ad48a28c51c5e001e8190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289099&x-signature=XrkGORU9G1zygeeI5Sz%2BCjBZkNc%3D

月薪3000,十几张卡挨个透支,拆东墙补西墙,活得逍遥自在。
我记得2019年的时候,李迅雷说了一句话:房价上涨,才是拉动消费的真正动力。
当时被很多人喷,其实忽视了他这句话的语境。
其实,在财富幻觉年代,房价对消费起到了两个作用:
一是刺激消费,二是挤压消费。
这两者并不矛盾。
姜超有个分类,居民购买力的收入来源,有三个部分:
一是与企业盈利相关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拿工资或者做生意。
二是与资产价格相关的财产性收入,房子就是典型。
三是与政策相关的转移性收入,比如退税、补贴和救济。
2017年房价涨幅最猛的时候,家电、家具和建材增速也非常猛。
财产性收入上涨,又带动非必需品、奢侈品的消费,比如金银珠宝,出国旅游,甚至去澳门一掷千金。
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居民消费伤害非常大的挤出效应。
比如,2014-2016年,这个阶段是一二线城市在领涨,京沪广深涨幅全部超过50%,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涨幅,只有15%。
城市越大,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越小,反之同理。
姜超举了两个例子。
北京的房价收入比是23,每上涨1%,只会带来消费增速上涨0.2%。
呼和浩特房价收入比在10以内,每上涨1%,会带来7.9%的消费增速。
这当然是一把双刃剑。
大城市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人来人往,金钱不眠,对房价波动的容忍度很高。
小城市一旦出现巨大的涨幅,短期的过度繁荣终将反噬,为将来的剧烈下行埋下伏笔。
华泰宏观张瑜提供了一个角度,房子与理财的关系。
不管首套还是二套,所有人的购房行为,都存在“择时”的考量。
当下的情况是,买房不如买理财,借贷不如靠本钱。
截止到3月份,房价同比涨幅是0.7%,房贷利率5.49%,理财收益率2.85%。
房价同比涨幅,明显低于房贷利率和理财收益率。
他把购房收益减去购房成本,再除以购房本金,得出的结果,再减去理财收益率,得出一个指标:
叫购房额外收益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eed810ea9b54b7280f09b8ae0c8d74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289099&x-signature=5WInOF%2FXtFXBQMY%2Bo6IzTuAkqUQ%3D

按现在的4.25%房贷利率,全年房价同比,必须回到3.1%左右的同比增速,对应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必须超过6%,尤其是一线城市,核心城区的涨幅会非常高。
这种情况下,居民购房额外购房收益率,才有可能回正,才能唤醒人们买房的欲望。
所以,从居住角度,从来不存在什么刚需。
房子和土地迟迟卖不动,是“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200”的预期,和“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口子越开越大之间的博弈。
至少现在我们看到的,还是“你,我,200”占上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卖房、卖地”还是不见起色,楼市的“财富幻觉”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