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母亲发自肺腑的话:是什么让我实现这三点转变?
上一次母亲研学回来写的文章反响很好,她自己也很受鼓舞。没想到母亲最近又发给了我一篇文章,而且主动地在标题下面标注了 “二”,似乎她还会写第三、第四、第五篇……我跟母亲说,你继续写,我们爱看,如果写得多了,我就帮你整理成一本研学书。母亲笑眯眯地对我点点头,虽然没有回复说“是”或“否” ,但是我想她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感谢大家再次阅读我母亲的研学心得。作为母亲的一名普通读者,我读着她的文章也很受启发。我邀请大家继续支持这位80岁的高龄外婆,继续寻找她生命中的闪光点。
其实,母亲也是被这个公号“点亮”的一位作者,起先是我转载了她的两篇早就写出的书稿,之后她开始关注起我的公号。研学之后,她真的开始行动了,因此现在也成为“点亮”我们读者的新作者了。
因为母亲的这篇文章,我决定给所有投稿分享自己生活的作者一个新的称号——“点亮作者”!希望能读到更多“点亮作者”的精彩生活。
——静洁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67e0365a65042b4aebe622e2ba0f636
我的母亲-点亮作者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9a5d51ec3a747ad985349ea6bd6ba7f
▲ 母亲在古寨城门口, 左手搭着拐杖做好爬山的准备
1.
游古寨意外收获登山杖
能有机会跟随女儿参加“黔行亲子夏令营”活动,令我心潮澎湃。到了贵阳入住酒店的第二天,女儿试探地问我,明天将安排跟随古建筑设计工程师,去到有二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古寨为亲子营活动打前阵,并说“要爬山的咯”!我鼓着勇气,硬着头皮回应:“好!没问题。”
深信爬山是个拼体力的事,所以那天我早早睡觉养精蓄锐,做好不退缩的心理准备。次日,一行人乘车行驶约40公里路程,进山时路途陡峭,盘山公路曲曲弯弯,车子一个转弯接一个转弯,绕行着爬上山坡;沿途风景瞬间略过,目不暇接,我酣畅贪婪地眺望远山,真是美不胜收!
车子最后徐徐地开到古寨城门口前的广场上,营员们下车做了短暂休整准备爬山。
我看着城门口的阶梯,正要起步攀登,同行的雷迦老师取出一根伸缩拐杖交给我:“外婆,你登山上台阶可用!”
我思想上从没考虑过用拐杖,因为对我们上了年纪的人而言,手持拐杖象征着衰老的颓态,实在不得已才会启用。
想到自己刚到八旬,现在用拐杖,好像过早。女儿在旁连忙解释:“这不是拐杖,是登山杖,运动员登山使用的工具。”雷老师也随声附和,确实是登山杖。
大家一番诚意打动了我,我接过登山杖,用手掂下重量,不重!遂收下了这份浓浓的情意。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ab6f72b47464726a6a3d9ed84748040
▲ 母亲借力拐杖爬高坡、下台阶 我为母亲拍照鼓劲
初拿登山杖掌握不到使用要领,有点无所适从。我安慰自己,好事多磨,既然运动员都选择用,必定有它的优势。我坚持使用,并琢磨怎么用才能借力支撑;很专心地体验上台阶下台阶,发挥登山杖身为第三种支撑点的作用,稳固自己的重心。我慢慢地适应,逐渐得心应手起来。
实践证明:这根登山杖一直陪伴我登上高坡、平坡村、云山屯古寨、黄果树大瀑布、夜郎谷,攀登无数高低错落的台阶,不仅为我添了一份安全保障,还让我增加了“跟上团队旅途的节奏,不用搀扶,不拖后腿,不添麻烦”的信心和力量,心情非常高兴。
这段“从抗拒到接纳拐杖”的小插曲,也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守旧思想,激发我用新思维解决难题的勇气。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cd4b221f96a400f972213387022c3b2
其实,关于拐杖还有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那天我在山寨的门口看到了这支登山杖,立马花了65元买下,但是顾虑到母亲会不同意使用它,便立即找了雷迦老师来商量。我们一致决定由雷迦来出面提议,然后大家一起努力说服母亲接受一个新的“帮手”。没想到这一招非常管用,母亲立即被众人“说服”了,即使她有保留意见,也放在心里,用着用着,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养育的“第三种力量”也可以用在其他的实践活动中,尤其是与长辈的日常交往中。
2.
孔学堂里拓展新视野
在贵阳南郊十里河滩,坐落着中华文化研修地孔学堂。7月16日这天,女儿邀请我去孔学堂参观,以及参加她的新书《时间的格局》开笔发布会。我不曾料到,在千里迢迢的异乡会有这样的佳事。
孔学堂派来接客人的游览车,我和女儿随车进入孔学堂园区。在缓慢的行进途中,路过高高耸立的 “孔子贤祖”塑像,有一块露天的“杏壇”馆前草地,散放着72块大小不一的石头,象征孔子72个弟子的座席。我也下车坐在石座上留影,去感受古人求学若渴的心境。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7f0ea64e70842fb987a70590d4a9322
▲ 我邀母亲参加《时间的格局》开笔发布会
我们进入“明伦堂”的楼上,在“对话孔学堂”的会议室前,竖立着醒目的“黄静洁讲座”布告牌;许多前来听讲座的家长们,上前簇拥着女儿静洁。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e49100598df40e89d9ae787f633ecd4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a6c414d973740858e7ff4c603f349a9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32bfdd71c4c743bb800089b702f58e38
▲ 我的《时间的格局》开笔发布会现场
女儿讲课二个小时,中间休息15分钟,演讲内容新颖,用时间心理学和社会发展心理学来探索孩子身心发展与时间认知关联的课题。课后互动提问解答,家长们十分活跃,大家都期盼着“格局系列”的第三部书早点出版。我是第一次听女儿演讲,内心也暗暗替她高兴,她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ff5ffbeac72747fda946d7a25ab523a4
▲ 《时间的格局》开笔发布会圆满结束, 感谢母亲和伙伴们
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一位新朋友王碧蓉老师,她是孔学堂聘请的国际事务顾问,举手投足都让我十分欣赏。王老师文静儒雅,笑容可掬,待人亲切和蔼,仪表体态优雅,举止恭谦,气质高贵,我打心眼里佩服她到了退休年龄,还能来贵州参与协助地方志编撰和弘扬国学的工作,非常敬业。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e70b6208cd454260b3f40865733ba610
▲ 母亲与王碧蓉老师(左一)成为好友
我到她的客房做客,客厅透出迷人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制作山间干枝野花的插花,散发着田园余香;墙上挂着工艺饰品、画作,琳琅满目,她画的瓷瓶画和书法作品均是佳作,可圈可点;和她交流,有共同的话题。她之后还为我送来各种颜料和画纸,督促我笔耕不息。
王老师是我认识的中年女性讲究仪表衣饰的典范,让我意识到即使人上了年纪,人的审美观也要保持年轻态,不要未老先衰,不修边幅,放弃追求!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0cf7f7c1ee6d44db9b267f42a369554a
王碧蓉老师就住在我和母亲的房间隔壁,我们抵达贵阳的第一天,她就为母亲送来了画纸和颜料,并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自从王老师给我母亲看了她在喝完了酒的空酒瓶上和丝质的扇子上画的丙烯画,顿时母亲像上了发条一样地充满了动力。她竟然每天画一幅画,送给周围的新朋友。
母亲虽然年长,但是她仍然需要社交,需要在小群体里与朋友们互动,当她看到自己的画被大家喜爱,她所感受到的是千金难买的喜悦。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中,因为我有一位独立自主的母亲。
3.
夜郎谷奇遇山林艺术家
研学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夜郎谷行走,奇遇一位隐身山林的艺术家宋培伦先生,震撼我的心灵。
根据史料记载,夜郎,又称作夜郎国,是中国汉朝时西南夷中的一个国家,之后入朝,武帝封之为夜郎王。夜郎古国的贵州,是一个多山、多林、多雨的地区,而宋培伦先生将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境内一条小峡谷命名为“夜郎谷”,把自己对夜郎的梦境演化为黔山秀水间的一件杰作。
当走进山谷的大门,远远地看到用砖石堆砌、五彩相嵌口鼻眼的巨人雕像,而且每座雕像都有不一样的表情,怪异荒诞却又生动可爱。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70bb4185be46488b987151ad909034dd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62a90f1342294677b06feb2e028946e0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97a4f91e0a34c978754c26905db13fb
▲ 夜郎谷里随处可见砖石堆砌的巨人雕像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石头多,夜郎谷主宋老先生利用石头和废弃的陶罐等材料,把傩戏脸谱元素和传统夜郎文化结合,创作出一件件自然与文化融合的作品,营造出超凡脱俗的夜郎谷神话。
方圆300亩田园山水清秀,小桥似玉带牵携着夜郎随河水气雾升腾,带来美的享受,让人遐想连翩。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6d1f5e62e804454b49ae18abc158395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3fbc8704d3664bc392b9e585df5fac9e
▲ 与母亲和研学队友 拜访艺术家、谷主宋培伦老先生
我们与宋老先生交谈,进一步了解了他建造夜郎谷的艰辛历程。宋培伦先生,生于1940年,是贵州遵义市湄潭县人,小时候看废弃的古堡和傩戏,便对神秘的夜郎古国充满了好奇;之后他当过画家,也曾在大学任教,是位高知、高薪人士;后来有次在美国参观了纪念印第安人的“疯马山”后,他跑回贵州立志建造一座梦想中的夜郎城堡。
1996年,他辞去大学工作,花尽积蓄在花溪地域购入300亩土地;带领附近村寨部分村民,用20多年时间,把荒山野岭打造成夜郎谷,奉献给乡亲一个快乐王国,给家乡留下珍贵的艺术“遗产”。
宋老先生现已近82岁,身体健朗、思路清晰,他说,“夜郎谷现在需要有专门的人来经营管理”,而他也正在筹划将夜郎谷捐赠给就近的贵州财经大学,因为“捐出夜郎谷,是这件艺术作品最好的归宿” 。
宋老先生捐出夜郎谷作品,然后也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多做几件其他的艺术创作。他在创作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体现出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值得弘扬,更令我钦佩!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23e593aaa42d42e6aa8032dcc1a0bf81
与宋老师见面那天,母亲听得特别认真,因为听力不好,所以她特别坐到了宋老师的一旁。他们俩的年龄相仿,相信母亲看宋老师更有一份同辈之间的欣赏和羡慕。一方面欣赏宋老师的胸怀大度;另一方面羡慕宋老师的才情豪迈,总之母亲又发现了一位自己可以崇拜和学习的人。
研学路上,我们邀约了各路英杰,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其中的收获绝对堪比山水美景。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f58020e44a64606b91a2661627fd7cd
▲ 研学队友们与宋老先生在夜郎谷合影留念
在夜郎谷的会议室里,全体研学成员召开了一场生动的交流会,歌唱家尤燕子还为大家演唱了苗族民歌,她甜美的歌声动人心弦,迎来阵阵喝彩声。每位研学队员上台发言,谈体会,讲收获,情真意切。我也上台,感谢大家为我的生命活力充电加油! 老年人也要有自己的新生活 看到真的很羡慕 说的跟真的一样 学到了,哈哈 哎,看着很无语 学到了,哈哈 哎,看着很无语 顶一下 看到真的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