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模式pp风险
工人们正在粉碎收获的青贮玉米。彭文洁/图去年效益这么好,我想今年把田都种上青贮玉米。1月18日,东宝区仙居乡发旺村1组农民杨井权赶到养殖场签订新一年的订单合同。作为我市首批试种青贮玉米的示范户,杨井权水改旱后,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获得亩平1600元的收益。
杨井权种了7亩田,这几年连续干旱,河沟子里的水越来越少,即便这样,他也不愿意改种旱作物。改种玉米,一亩田收400公斤,按市场价2.2元/公斤算,才收入880元,再加上收玉米全靠人工,算下来赚不到什么钱。
去年,市区两级农业部门联合市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在发旺村开展青贮玉米订单种植,首次试种200亩。得知这一消息后,杨井权决定试一试。
油菜收获后,杨井权从市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领来种子种下,仅仅只过了80天,该公司就通知,可以收获玉米交给公司了。当时玉米刚灌浆。杨井权说,一亩田玉米和秸秆一共收了5000公斤左右,每亩收益1600元。
青贮玉米和我们日常种的玉米不一样,只需要七成熟就可以收割、贮藏、发酵。市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潘典进说,目前选种的品种在种植方法上基本与原来种植的玉米一样,只是少了采收、晾晒的过程,减少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效益。
现在采用贮藏、发酵的方式,有利于饲料的保存,去年收储的80万公斤饲料吃一年不会坏,今年我们计划签订1000亩的订单。荆门市香龙山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大新说,经过5个月的试用,发现青贮玉米比一般秸秆、牧草更适肉羊口味,利于其生长。
种植青贮玉米不仅解决了水改旱后农民收益问题,更解决了粮食安全、人畜争粮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种植养殖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潘典进说,今年我市农业专家将进一步从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力图研究出一套适宜长江中游或南方区域应用的青饲玉米夏植高产栽培及保营养窖藏技术。
短评:
解决农民水改旱难的妙方
连续5年的干旱,让农民备受缺水的困扰,即便如此,不到万不得已农民也不愿意轻易改种旱田。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农民认为改种效益高的旱作物需要相关技术,但技术难学;改种不需要复杂技术的旱作物,效益太低。在众多水改旱的品种中,玉米是种得最多,技术含量低、需要大量人工,而且效益不太高的品种。
不确定的天气情况,逼着农民必须做出选择!是硬着头皮继续种水田?北京酒渣鼻医院那个好还是改种旱作物?多数农民像抓阄一样,凭着运气选择种植方向。
此次青贮玉米的试种成功,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像种常规玉米一样种植,技术简单;不需要分类收割,果实、秸秆一次性收割,减少人工;亩产5000公斤以上,效益可观。再加上我市草食畜牧发展迅速,饲料需求量大,销售不愁。
尽管新模式优点多多,也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按需推广,让好的种植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给农民带来实惠。(记者彭文洁)
原标题:我市试种青贮玉米获得成功
页:
[1]